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崇祯:朕本天骄,中兴大明过分吗>第62章 皇上的家当

朱由检道:"那就准备打!我筹钱筹粮,你们该干啥的干啥。修整船只器械,整军备战。"

毛文龙满脸谄媚说道:"皇上,臣想求一样东西?"

朱由检:"什么东西?只要朕有的,都可以给你。"

毛文龙:"只怕皇上舍不得给。“

朱由检:"你说。"

毛文龙:"机关枪!"

袁可立和袁崇焕本来懒洋洋坐着,听到"机关枪“三个字,身子无不挺得笔直。

朱由检笑问:"你们是不是也想要。"

三人同声说是。

朱由检:"朕现在只有三挺,但不能给你们。"

三人齐声问:"为什么?"

朱由检道:"因为机关枪实在太厉害了!卢象昇就靠着一挺机关机,打死了几千建州兵。我把枪给你们,你们敢保证不弄丢吗?万一落到黄台吉手上怎么办?万一他仿制出十挺二十挺,那可怎么办?再假设流传到蒙古或者日本,那我还有安宁日子过吗?"

毛文龙说道:"皇上给臣一挺,臣用命护着,绝不会有事的。“

朱由检心里笑出鹅叫,你可拉倒吧,你手底下三个逼货,就是坏人中的极品,火器和大炮就是他们带给皇太极的,反过来打死了多少明军?

身怀利器,杀心陡起,我现在给你一把,你要是反过来打我怎么办?我不成了彻头彻尾的傻逼二货吗?

朱由检:"不是我舍不得给你们,实在是事关重大,不容丝毫有失。"

三个人悻悻地各自赴任去了。

朱由检上把毕自严叫过来,毕自严一听3500万,差点吓尿了。

"皇上,太多了!别说三个月,三年也筹不到这么多!户部、工部、太仓寺、太仆寺,加起来也拿不出500万两。"

"从银行能借多少?“

毕自严:"银行的可以短期拆借500万,但时间绝对不能超过一个月,不然碰到储户大额提款,银行兑不出银子来,那就坏事了。"

"再没有别的办法吗?"

毕自严:"无非是预征和加派,但一定会弄得鸡飞狗跳的,天启年间加派了690万两辽饷,惹出了多少事端,至今余波未平。"

外患还没解决,内乱就来了,看来预征和加派也是行不通的。

辽东问题拖一年九百万两银子就没了,拖十年九千万两银子就没了。

朱由检突然明白,崇祯帝为什么那么喜欢催人决战,因为真的是拖不起啊。

和,不许和。

战,没钱。

拖,拖不起。

这分明是个拧巴透顶的死局,朱由检感觉脑袋炸裂般地疼。

"发行国债怎么样?"

毕自严为难地摇头,"发行国债顶多能发行300万两银子,对于3500万的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朱由检说道:"着户工二部出一个一揽子计划,只要能筹到钱就行。向银行借款是一个办法,发行国债是一个办法,还可以出售皇庄,以及朕的行宫,还可以募捐一部分……总之,不论采取什么办法,都必须筹够3500万两白银。"

朱由检说得很轻松,毕自严却愁死了,问道:

“向银行借款,发行国债,拿什么还?皇庄卖谁买得起?募捐,又能捐到多少?"

朱由检恼了。

"办法总是人想的,活人能让尿憋死吗?发国债,发彩票,卖盐引、再加征茶税、酒税,不就凑齐了吗?\"

见皇上发火了,毕自严不敢吭声了。

朱由检回到坤宁宫,周后刚洗过头发,正坐在窗下吹风,湿漉漉的头发披在肩上,更显得身材曼妙。

朱由检悄悄走到她的身后,要逗逗她,撩起她的头发,放在鼻尖闻。

周后猛地一惊,\"谁?\"

袖子已经重重甩到了朱由检脸上。

朱由检冷不防挨了一下子,\"哎哟\"叫出声来。周后这才看清是皇上,嗔道:\"你吓死我了!我还以为谁吃了熊心豹子胆呢!\"

朱由检又去撩她头发,周后躲开了。

朱由检道:"宫里有些用不着的东西,我想卖了。"

周后问:"什么东西是用不着的?"

朱由检:"珍器、古玩、字画、珍珠、玛瑙、人参、貂皮,还有钟表、家具、衣服之类的,都可以拿出去卖。"

周后诧异问:"这是要干什么?"

朱由检:"我要筹很大一笔款子。"

周后哂笑,"真新鲜!堂堂皇帝,哪有把宫里面东西拿出去卖的道理?惹人笑话。皇爷这是没钱花了吗?我还有三十几万两银子,皇爷先应应急。"

\"太少了,还不够塞牙缝的。\"

朱由检把徐应元叫过来,让他和曹化淳把内库的东西清点一下。

徐应元带着十几个小太监,点了三天三夜,才勉强点清楚。

曹化淳写了厚厚一本册子,呈了上来。

朱由检一页一页翻看了好久,从永乐朝攒到如今,老朱家的老古董还真不少。

比如古籍、字画多如牛毛,奇珍异宝更是多得不可胜数。

他对曹化淳说道:"朕想把这些东西都卖了,你有什么门路?"

曹化淳活了四五十岁,还是第一次听说皇上卖家当的,问道:

"这么多东西,怎么卖,卖什么价,谁敢买?"

朱由检道:"朕这里都是好东西,书圣《兰亭序》,草圣《肚痛贴》,颜真卿《祭侄文》,怀素和尚《自叙贴》,徽宗皇帝《蛋疼图》,岳飞《满江红》,哪一样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你找人开个拍卖行,把价格抬得高高的,好好挣他一笔。"

曹化淳内书堂出身,读过很多书,和读书人关系很好,听到皇上要把这些稀世珍品卖了,惊得目瞪口呆,小心问道:\"这个……这个……这些可都是无价之宝,皇上准备卖多少钱?\"

朱由检:\"我也不懂行情,你说。\"

曹化淳四周望了望,低声说道:\"京师拍卖行,首屈一指的是隆兴行。西洋人对天朝古董似懂非懂,竞买的人越多,价格出得越高,他们就越觉得这东西值钱,便会冷不丁从半路杀出。那些西洋人都是一根筋,一旦喊价,就停不下来,就像鱼儿一旦上钩,不被人钓上来绝不吐钩!\"

朱由检秒懂,\"就是套路洋人?\"

曹化淳:\"这事交给我办,保证让皇爷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