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崇祯:朕本天骄,中兴大明过分吗>第63章 拍卖行的套路

曹化淳拿了一件秦代麒麟首,去见徐光启。

一番寒喧之后,曹化淳说道:\"前几日皇上一时高兴,赏了我一只青铜麒麟首,我也不懂行,请阁老看看,能值多少钱?\"

徐光启拿在手中久久端详,之后说道:\"这是好东西无疑!秦始皇本纪记载,这件青铜麒麟首是白起灭了魏国从大梁夺到的,后来又到了刘邦手里。\"

曹化淳笑了,说道:\"我家里人口太多,很是拮据,洋人很喜欢这些东西,也肯出大价钱,徐阁老帮我卖了。\"

徐光启问道:\"曹大监想卖个什么价钱?\"

曹化淳道:\"当然是越多越好。\"

徐光启何等聪明,猜出是替皇上卖的。

他将青铜麒麟首摆到书案最显眼的地方。

过了两三天,有意大利传教士霍华德来访,看到了青铜麒麒首,立即被它的古朴大气吸引住了,拿在手中反复赏玩,久久舍不得放下。

徐光启介绍道:\"这是从秦始皇传到汉高祖,然后传到太祖皇帝的。皇宫里有一位大太监,名叫曹化淳,极得皇帝陛下宠爱,得到了这件稀世之宝。他想卖出去,换成白银。\"

霍华德酷爱收藏,秦始皇,汉高祖,太祖皇帝,这么久远的历史一下子引起了他的兴趣。

他操着浓浓意大利味的中国话问道:\"次辅大,曹太监什么价钱愿意卖?\"

徐光启答道:\"当然是越多越好。\"

霍华德:\"我出五万两白银。\"

徐光启摇摇头,\"太少了。\"

一直加到十万,徐光启才说道:\"我替你问问曹大监,看他愿意卖吗。\"

过了几天,霍华德过来问,徐光启答道:\"曹大监嫌弃钱太少,要我帮他拿到拍卖行拍卖,底价就是十万,你可以去竞拍。\"

霍华德耸耸肩膀,\"十万已经很高了。\"

霍华德出了这么高的价格,都买不下麒麟首,很快在北京的洋人圈中传开了,纷纷跑到徐光启家里来看,弄得徐光启不胜其烦。

过了几天,徐光启去了隆兴拍卖行,他是这里的常客了。

拍卖行的东家谢必坤赶忙迎到内厅好茶侍候。

徐光启呷了一口茶,从怀中摸出麒麟首。

谢必坤一见,眼睛都直了,问道:\"阁老,莫非这就是失传已久的麒麟首?\"

徐光启道:\"好眼光!这东西不是我的,是一位朋友托我帮他出手。\"

谢必坤也不敢打听徐次辅的朋友是谁,说道:\"不知阁老的朋友想卖个什么价钱?\"

徐光启道:\"自然是越多越好。\"

若是别的人说这样的话,谢必坤尽可以不理会他,拍多少算多少,按一成比例分红好了,没人买就拉倒,但徐光启这样说,谢必坤却不敢等闲视之。

他问道:\"请问阁老,底价多少?\"

徐光启:\"二十万!\"

谢必坤有些为难,\"底价十万比较合适,二十万的话怕没人接茬。\"

徐光启道:\"意大利人霍华德你知道吧?\"

\"知道。\"

徐光启站起身来,\"他愿意出十万。\"

谢必坤说道:\"阁老放心。小民尽力去办。\"

谢必坤使出浑身解数,大力宣传。

没过多久,京师里人人知道隆兴拍卖行将要拍一件青铜麒麟首,是从秦始皇、汉高祖传下来的,起拍价十万两白银!

京师里人人想一睹这件宝物的风采。

一个亲王的年俸是一万两白银,十万两白银是一个亲王十年的俸禄!

苏、松、常最肥沃最肥沃的土地,价格是十六两每亩,十万两白银可以在苏、松、常买六千多亩地!

到了拍卖会那天,隆兴拍卖行前车水马龙,上百个达官贵人富高巨贾得到了邀请,许多在洋人也来了,霍华德就在其中。

所有的嘉宾到场后,先在宴会厅喝茶,吃点心,然后被引领到拍卖厅,坐在舒适的貂皮椅上,喝着甜丝丝的冰镇蜜汁。

最先拍卖的是一只从缅甸国传过来的翡翠手镯,绿幽幽的十分抢眼,只是上面磕出了半粒黍米大一点点缺口,肉眼几乎不可见。

起拍价白银八千两,第一个抢拍的人出价八千二百两,然后很快有人出价八千四百两,第一个抢拍的人出价九千两,又有人出价九千六百两。

第一个抢拍的人似乎志在必得,出价一万二千两。

就在第三次叫价已经结束,锤子即将落下的那一刻,霍华德站起来,叫道:

\"我出一万五千两!\"

那个人立即加价,″一万八!\"

霍华德:\"两万!\"

那个人:\"两万二!\"

霍华德:\"两万四!\"

那个人:\"两万六!\"

霍华德:\"三万!\"

那个人似乎很愤怒,额上青筋暴跳,声音都在抖:\"三万六!\"

就在霍华德犹豫要不要再加价的空当,第三次叫价己经结束了,锤子嘭地一声落下。

谢必坤身着锦袍,笑吟吟走上台,冲台下的人拱了一圈手,说道:\"恭喜,恭喜,宝物有主了!\"

霍华德脸涨得通红,叫道:\"我还要加价!\"

谢必坤满脸堆笑,\"这位西洋朋友,敝国最讲的是信义二字,锤子一旦落下,就是万金不易。\"

霍华德问:\"什么叫万金不易?\"

谢必坤:\"就是给一万两黄金都改变不了结果。\"

霍华德耸耸肩,无奈地坐下。

谢必坤一招手,小伙计捧上来一个紫檀木盒子。谢必坤接过盒子,打开,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在台上展示了整整两圈,说道:

\"这尊青铜麒麟首是件稀世珍宝,距今己经一千九百年了,是周成王桐叶封弟时赐给弟弟唐叔虞的。

后来晋国灭了唐国,得到了这尊青铜麒麟首,作为镇国之宝藏了起来。

三家分晋之后,落到赵国手中。秦王知道后,灭掉赵国,将青铜麒麟首占为己有。

后来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攻入咸阳,第一件事是找传国玉玺,第二件事便是找这件青铜麒麟首……\"

谢必坤讲得绘声绘色,底下有人喊:

\"少废话!\"

\"开拍!开拍!\"

拍卖行最怕冷场,这些都是谢必坤请的托,专门活跃气氛的。当底价叫出后,如果没有人接招,他们就互相抬价,等到大鱼咬钩后,他们见机行事将价抬到最高,然后把最后一棒交给大鱼,就算大功告成了。

谢必坤对着托们拱手鞠躬,\"恕罪恕罪,我一见到好东西,话匣子就关不上了。\"

\"起拍!\"

\"周代青铜麒麟首!\"

\"起拍价:白银十万两!\"

\"叫价一次!\"

\"叫价二次!\"

有人举牌了:\"十万一千两!\"

\"十万一千两,一次!\"

\"十万一千两,二次!\"

又有人举牌:\"十万三千两!\"

\"十万五千两!\"

\"十一万!\"

\"十二万!\"

\"十三万!\"

\"十五万!\"

\"十七万!\"

\"十八万!\"

\"十八万一次!\"

\"十八万二次!\"

\"十八万……\"

谢必坤环顾四周,心里失望极了,从头到尾都是自己人在起哄,没有一个人参与竞价。

徐光启和曹化淳也坐在台下。

就在他们以为这一单黄了时,终于有鱼咬钩了,一个西洋傻大个叫道:\"十九万!\"

谢必坤环顾了一遍台下,摸了摸鼻尖,这是给托发信号,这是最后一棒了,别加价了。

\"十九万一次!\"

\"十九万二次!\"

\"十九万三次!\"

\"成交!\"

\"恭喜!恭喜!\"

西洋傻大个十分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