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设计的八旗架构,只要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就有资格掌握一旗武装,儿子、弟弟、侄子、孙子都可以。

努尔哈赤是玩平衡的高手,所有人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

但老努一死,留给皇太极的是一个派系林立的局面。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两白旗,是八旗中势力最强人数最多装备最好的。

黄台吉先联合阿敏和代善,逼阿巴亥殉葬。阿巴亥死,多尔衮三兄弟就无法拧成一股绳了。

黄台吉的竞争者,除了多尔衮三兄弟,还有正红旗的代善、正蓝旗的莾古尔泰和镶蓝旗的阿敏。

在一众武夫兄弟子侄中,皇太极就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降维打击所有竞争者。

爱新觉罗家族,没有亲情一说,只有权力和利益,为了权力和利益可以不顾一切。

努尔哈赤狠狠整治跟他一同造反起家的亲弟弟。

岳托和硕托是代善的亲儿子,却忠实追随皇太极。

济尔哈朗是阿敏的亲弟弟,却和皇太极一道整亲哥哥。

莾古尔泰杀了亲妈。

代善给亲爹戴绿帽子。

多尔衮三兄弟看着皇太极勒死他们的亲妈。

爱新觉罗家人人如狼似虎。

袁崇焕在辽东摸爬滚打多年,深知建州女真的命门就是黄台吉,假如黄台吉死了,建州女真极有可能陷入内乱。

他想不明白,自己随口一说,黄台吉竟然真来了,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傻了呢?

昔日鸿门宴,项羽优柔寡断,放跑了刘邦,致有亥下之围。

袁崇焕看到黄台吉第一眼时,就有个念头一闪而过:杀了他!

皇太极走了进来,与袁崇焕寒暄后坐下,轻轻呷了一口茶,问:"五十万两撤军银子的事,袁督师考虑好了吗?"

袁崇焕不自然地笑了笑,"奏折己上,专等皇上核准。"

皇太极又问:"开放边贸,以及设立停战区的事呢?"

袁崇焕:"也提了。"

皇太极站起身来,"那就好,我现在就回西平堡,预先准备撤军事宜,从此之后化干戈为玉帛,永不言战,共享太平。"

袁崇焕:"来都来了,何不多待几天?不如趁此机会在锦州城到处走走看看。"

皇太极笑吟吟道:"谢督师美意!从前战场上多有得罪,今后就是朋友了。将来两国和好了,有的是机会来做客。"

袁崇焕:"四贝勒不问问代善吗?"

皇太极:"我想问,却不知从何问起。袁督师可否将高抬贵手,让我将代善带回?"

袁崇焕:"我没有这样的本事。代善的生死,只有天子才能决定。要不四贝勒和我一同进京面见天子?"

皇太极:"目前没有这样的打算。"

袁崇焕的笑脸倏地一变,冷冷:"那你的打算是什么?来都来了,你以为我会放你回去吗?"

皇太极诧异问道:"袁督师是什么意思?"

袁崇焕慷慨说道:"蕞尔建奴,反叛朝廷,攻城掠地,杀人无数,罪恶滔天,居然还想着裂土封王,逍遥快活,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王法?你以为数十万将士,百余万辽民,是白死的吗?我奉朝廷令,将你就地正法!来人!"

皇太极大骇,大声质问:"自称天朝上国,还讲不讲信义?"

袁崇焕满脸轻蔑,"信义是跟人讲的,跟你这种畜牲,有什么信义可讲?杀就完了。"

赵率教推门而入,手里拿着明晃晃尖刀,朝皇太极逼了过来。

皇太极"啊"地惊叫一声,绕柱疾走,一边走,一边大声喊:"袁崇焕,你真无耻!这么下作的手段也能使出来!"

袁崇焕抱着膀子冷笑,一声也下言语。

赵率教身高八尺,力大如牛,只手擒住皇太极,死死摁在地上。皇太极养尊处优惯了,根本不是这种骁将的对手。

赵率教骑在皇太极身上,掐着他脖子,问:"督师,杀吗?“

袁崇焕:"留他何用?杀!"

赵率教举起刀,疯了般猛戳,将皇太极戳成了筛子,犹不解恨,在他脸上划了十几刀子。

总兵府里噼里啪啦闹出这么大动静,住在隔壁的孙承宗早被惊动了,急匆匆跑过来,猛看见血泊中倒着一个肥胖的人,赵率教脸上喷满了血,握着鲜红的刀骑在那人身上。

袁崇焕气定神闲,"阁老,我杀了小奴,不关率教事。"

孙承宗指着袁崇焕,声音发抖,"你,你,你……谁给你的胆子?谁让你自作主张了?"

袁崇焕淡然道:"老奴诸子之中,黄台吉最狡诈最阴险。黄台吉一死,建州就土崩瓦解了。此事是我自作主张,我一人承担,不会牵连阁老的。"

孙承宗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捶胸顿足,大叫道:"袁崇焕!袁崇焕!你个天杀的!你知道他是谁吗?你怎么就敢把他杀了!算我有眼无珠错看你了!你坏了大事了!"

袁崇焕还想辩解,孙承宗倏地站起身来,愤然离去。

赵率教:"怎么办?"

袁崇焕:"不关你事,该干啥干啥。"

赵率教:"督师,杀一个也是杀,杀两个也是杀,要不把代善也杀了?"

……

北京,乾清宫,西暖阁。

两封奏折同时送到朱由检案头,一封是孙承宗写的,弹劾袁崇焕胆大妄为,擅权乱政,一封是袁崇焕写的,详述事情详细经过,自请处分。

朱由检心里一万匹草泥马跑过!

袁蛮子!袁蛮子!你踏马真是狗改不了吃屎!谁踏马给你权力让你杀掉皇太极的?

难怪崇祯将你千刀万剐,站在崇祯的视角,你的确够讨人嫌的!不请示,不汇报,自作主张,先斩后奏,你这是想干什么?

杀了皇太极,只会使后金同仇敌恺,意味着永远无法通过谈判的手段解决辽东问题了。

单纯的凭借武力平定辽东,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无法估量的。

这对明王朝来说,实在是一项长期的沉重的负担。

朱由检问杨嗣昌:"你以为该如何处置袁崇焕?"

杨嗣昌:"辽东为天下第一雄镇,又是前线,关系重大,应派老成持重的大臣镇守。袁崇焕为人太孟浪了,应将他调离。“

朱由检:"不用袁崇焕,那用谁督辽?“

杨嗣昌:"袁可立?朱燮元?

朱由检:"袁可立、朱燮元年纪太大了。“

杨嗣昌:"孙传庭?李邦华?"

朱由检:"他们不熟悉辽东事务。"

杨嗣昌:"那就只有洪承畴了。"

朱由检将头摇得像拨浪鼓。

……

辽阳,庆禧宫。

真正的皇太极正悠闲自得地喝着滚烫的羊奶,死在赵率教刀下的,只是一个跟他长相酷似的替身。

岳托问道:"大汗,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皇太极答道:"什么也不用干,先叫济尔哈朗从西平堡撤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