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讲得惟妙惟肖,由不得孙承宗不信。

但这对孙承宗来说,却也是个天大的难题。

他督辽四年,深知辽东局势的复杂与深刻。

在他内心,也是知道用武力收复辽东是不可能的。

但这样的话,只能藏在心里,却不能说出来。

只要说出来,就会引起没完没了的争论,这种争论不仅无益于缓解辽东局势,反而会使局势变得更糟。

那些御史、科道言官,没有上过一天战场,根本不了解明朝与后金军事能力的差异,总是以为明朝还是洪武朝永乐朝那样样武德允沛。

孙承宗与他们不同,他与后金真刀实枪交过手。

天启五年柳河之役,孙承宗大败亏输,在魏忠贤党羽的弹劾之下被迫下台。

那一次,他就真切领略到了其中的苦楚,也领略到了熊廷弼的苦楚。

熊廷弼会骑射,会放铳,人高马大,嗓门像锣,一言不合就挽袖子抡拳头,不知道的人以为他是个武夫。

其实他是个进士,一手蝇头小楷文静秀气,工诗,善画,文章为当时一绝。

这样一个文武全才最后落了个传首九边的下场。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决定战役成败的因素错综复杂,一有败绩就追责论罪,将领沦为抹布和替罪羊,一个人干着,一群人看着,指手划脚,评头论足。

在这种环境中,将领只会畏首畏尾,仗只会越打越拧巴。

孙承宗久久低头不语,让朱由检等得心焦。

孙帝师,你好歹说句话啊。

又过了好久,孙承宗才开腔说道:\"老臣愚见,这些话皇上不要再跟第二个人说了,倘若传扬出去,对皇上,对皇家,对朝廷,都极其不利,更不可能与黄台吉议和,更不可径给他封王。\"

\"为什么与俺答可以议和?\"

\"皇上,俺答是成吉思汗子孙,是前元正统,我大明是取前元而代之,封俺达为王是昭示四海共主的地位。黄台吉是什么人?不过是辽东一隅建州卫的首领,他凭什么与俺答相提并论?\"

\"可是,他是,他是……\"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由检更希望尽可能地减少战争,顺义之战惨状让他受到了太大的刺激,说是人间地狱丝毫不为过。

孙承宗连连摆手,打断朱由检的话,说道:\"皇上,臣今年六十六岁,听臣一句劝吧。从今往后打消这个念头吧,行不通的。很多事,明知不可为,却不得不为之,明知可为,却不能为。\"

这己经是孙承宗的肺腑之言了,朱由检不好再说什么了。

\"以孙首辅之见,该如何答复黄台吉呢?\"

孙承宗不假思索道:\"黄台吉议和,绝非出于真心。以臣之见,他既然提出可以以辽河为界,说明他不敢要辽河以西的地盘,是想告诉朝廷,辽河以西不要了,双方休战。

既然他都这么说,朝廷就应该速速占据广宁。广宁地位至关重要,在黄台吉之手,则建州与蒙古连成一片了,在我手则辽东的形势大为改观。\"

\"派袁崇焕去吗?\"

孙承宗又连连摇手,\"不不不,黄台吉刚刚和袁崇焕交过手,朝廷如果派袁崇焕去,他一定以为朝廷要东渡辽河打他。朝廷派王之臣去,他就知道皇上知道他的意思了。\"

孙承宗的一席话,让朱由检不得不佩服,老孙真是千年的狐狸修成了精啊,对世故人情的洞察,简直到了炉火纯青游刃有余的地步。

做皇帝,并不需要你有多聪明,多能干,多正确,多伟大,那样的要求太高太高了。

但你首先得有自知之明,还得时时警惕你随时都会冒出来的微操的欲望。

朱由检依孙承宗之计行事,命辽东经略王之臣移驻广宁。王之臣吓破了胆,逡巡不敢进,带着两万人,从山海关走到锦州就走了三天,从锦州走到广宁又走了三天。

等他惴惴不安地走到宁远时,后金在广宁的驻军早就走得一干二净了。

这下,王之臣又得瑟开了,在给兵部的报告中吹嘘说:【职得令即起,奴望风而逃】

朱由检看到这一句,牙齿都快笑掉了。

兵不血刃收复广宁,这是卢象昇顺义之战的余威。

广宁是辽河以西第一重镇,关系到明朝、后金、蒙古三方势力的此消彼长。

收到王之臣报告后的第二天,朱由检就召开朝会,宣布成功收复广宁,朝野上下一片欢腾。

这是万历四十六年以来最大的胜利。

广宁之战虽说是一场惨败,但也打了不少壮烈的大仗。

西平堡之战,守将罗一贯被后金军五万人团团围住。

后金战车、云梯、铁钩等攻城器具都推出阵前,准备大举攻城。

指挥攻城的李永芳先派出一名使者,举着旗来到城下招罗一贯投降,说:\"我们知道将军是个男子汉,快投降吧,愿与将军同享富贵。\"

罗一贯站在城楼上大骂李永芳:\"逆贼,朝廷何曾亏待你,为什么要叛变投敌?你不知道我罗一贯是个忠义之士吗?\"

李永芳大怒,下令攻城,罗一贯指挥若定,坚决还击。

只擅长使用弓箭的后金兵密布在城的四周,成为火炮的活靶子。每一发炮弹落地,随着一阵震天动地一声巨响,后金兵即倒下一大片,没过多长时间,城下积尸几与城平。

打到最激烈时,眼看有三次城老一破了,又三次被打退,激战中,一矢飞来,正射中罗一贯眼睛,使他丧失指挥能力。

但士兵们仍自发战斗,火药用完,矢石用完,援兵不至,西平堡陷入绝望中。

战斗进行到中午,后金兵看到城里突然停止轰击,便迅速推出战车,进至城下,竖起云梯,人如潮水般一抽而上。

西平堡陷落了,罗一贯决心以身殉国,他朝京师方向拜了拜,不胜悲愤地说:“臣尽力了,城失守了!"

说完举佩刀自刎而死。都司陈尚仁、王崇信也一起自刎殉国。

剩余将士乱糟糟喊:"罗帅死了,我们也别活了!"

城墙上,巷子里,拿着刀枪棍棒殊死搏杀,到处血肉横飞,尸横累累,守城明军三千人无一人生还,无一人投降,后金军也伤亡惨重,达到创纪录的五千人。

朝臣们听到广宁收复的消息,都额手相庆,只有孙承宗说道:

"皇上,广宁之役,仅仅在沙岭我军就战死三万人,副将祁秉忠、参将刘渠、游击刘征、刘式章等几十名将领战死,十年来曝尸荒野之中,任凭风吹雨打,白骨纵横沙草之间,臣督辽时常常引以为恨。

现在既然收复广宁了,朝廷理应为这些将士收尸,要不就派臣去吧,也好了了臣一桩心愿。"

朱由检突然明白孙承宗坚决主战,绝不和谈了。

他说道:“孙先生年纪大了,经不起长途颠箥,朕派别人去吧。“

"皇上准备派谁去?“

朱由检想了想,"唐王就在北京,让他带着他募的八百名勤王名去沙岭一趟,代朕祭祀。"

孙承宗突然流下泪来,"这样最好,将士们可以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