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新明联盟共和国>第200章 大结局

选举结束,鲁国迅速行动起来,新兵训练足足两年,筹备足够多的生命之树树皮和青蒿素,专门治疗疟疾。

二十万新兵,其中十万士兵开往非洲大陆,十万开往尼德兰。

岛津久光待运过来二百万倭人,建立新倭国,屠戮土着,造成西班牙严重缺人。

法兰西大战损失近百十万士兵,元气大伤,亦很缺人。非洲的欧洲移民,一半送回西班牙,一半送回法兰西。

十万鲁家军分散到非洲内陆及沿海,一百万移民从大明迁往非洲各地,看守新家园。

神圣罗马帝国得过且过,苟延残喘了一年多,看到新明联盟又增兵十万人,彻底死心。

为了活命,斐迪南三世派使者带来密信,只要放过哈布斯堡家族就投降。

戚刚和满桂经过一番商议,接受投降。

随着斐迪南三世递交投降书,大军进入神圣罗马帝国各个大公国,就地解散帝国军队,土耳其占领富庶的奥地利大公国,克里米亚汗国和哈萨克占领波西米亚,其余归大明占领,反抗的新教联盟遭到猛烈的镇压。

斐迪南三世全家被流放到冰岛,同时施压瑞典,克里斯蒂娜女王看到神圣罗马帝国投降,放弃抵抗。

召集大臣,宣布最后的决定,以奥克森谢纳为首的重臣反对投降,一时局面进入胶着。克里斯蒂娜女王顾不了那么多,派出宫廷侍卫直接捉拿奥克森谢纳等人,递交投降书,并献出腓力四世。

盟军接到投降书,宣布瑞典归大明所有,瑞典王室搬到冰岛居住。

新明联盟收到捷报,把有功将士全部分封到欧洲,成立一个个封国,甚至泰兴王府管家李贵亦得到分封。

封地规定,土着不准从事匠人职位,犹太人全部迁往科西嘉岛,至此天下无战事。

洪承畴等访问团回北天竺后,以法鲁克为首的天竺土着上交优生优育的政策,大力引进纺织机作坊、白糖、蒸汽机等作坊,获全票通过。

大明周报与兴明报高薪雇佣天竺人,法鲁克组织人马鼓吹优生优育好,晚婚孩子更健康,孩子占用教育资源,人少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高薪的营生。

鲁国援助的三百万两白银,三分之一进入法鲁克、纳伊的腰包,激进的纳伊甚至提出两胎制,推广大明制作的风流如意袋,免费发放到每一户家庭。

看到土着不接受,顾炎武派人弄去了许多花柳病患者,媒体大幅报道此病的危害,宣布已经失控,每人都有面临感染的可能,进行恐吓。

顾炎武监督资金流向,北天竺土着的执行情况,检验成效如何,对于表现优秀的大力奖励,有抵触的进行打击迫害。

经过几年的推行,北天竺人民由抵触慢慢开始接受,甚至变得主动。

看到政策见效,大明允许洪承畴、吴三桂、祖润泽分别建国。

据阎应元预计,三十年后北天竺人口停止增加,五十年后,北天竺开始大幅减少,一百年后北天竺人口减少一半,一百五十年后减少到三千万人,不再是大明和新明联盟的威胁,大明随时可以移民过去。

朱以潢看到阎应元的汇报,心想这跟产业转移好像,美国产业转移苏联,苏联人口减少,美国人口暴增,然后苏联崩溃。

转移日本,日本人口减少,失去几十年,被德国超过。同为广场协议受害者,为何德国不受影响,因为德国没有推行日本的两孩制政策,德国人口是持续增加的。

产业转移四小龙,四小龙提出优生优育政策,人口减少,产业又转移走。特别是韩国曾经提出只生两个以内,一个女儿胜过十个儿子。现在媒体经常报道韩国多少年后会消失,也许在暗示什么。

新山东大运河一直很顺利,只是西班牙劳工不好好干活,王二派过去五万倭国监工,西班牙劳工一下子少了一成,剩下的勤快不少,一百五十万人同时开挖,工程进展神速。

大运河一边开挖一边做护坡,对于石方开挖段,采用黑火药、炸药等炸掉坚石,总共花费七年时间,打通东西海岸。

阎应元、朱以潢等重要人物参加了运河开通仪式,至此大明的各种物资和器械源源不断运往东海岸各封国,东海岸各个封国快速发展,吃不完的粮食和水果蔬菜运往西海岸和大明。

移民方便了很多,新大陆移民达到八千万,新明不再组织移民,靠自费到来的移民,每人分二十亩高原和山谷的贫瘠田亩,新大陆还有一千万顷下等田。

作坊有组织的迁入,北天竺棉布、白糖等产量大增,特别是棉布,严重冲击大明本土,朝廷对纺织作坊和个人进行了补贴,补贴来自于马六甲税收,作坊主和织女未有损失,民众也得到便宜三成的棉布,一时皆大欢喜。

1650年,朱以潢访问奥斯曼土耳其,由于伊柏拉罕一世被杀害,七岁的儿子继位,柯塞姆苏丹带领众臣迎接。

朱以潢送上厚礼,提出和奥斯曼一起签订永久和平协议,大明二十年内部分产业转移奥斯曼,奥斯曼无扩张野心,爽快的答应。

柯塞姆苏丹单独接见朱以潢,提出愿意访问大明,朱以潢欣然应允,表示希望两国友谊长长久久,遇到危机互相扶持,并表示安娜生活很好。

朱以潢突然想起,奥斯曼土耳其历史上的宫廷政变。

“启禀皇太后,外臣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柯塞姆苏丹如春风拂面,笑道:“这里什么都能讲。”

“一千四百多年前的中国,有一位董太皇太后,在儿子死后,和自己儿媳何太后争权,被自己的儿媳妇以孙子名义,下一道诏书,从皇宫赶回封地,半路上又被赐毒酒而死,造成天下大乱。”

“不知妹夫何意?”柯塞姆苏丹有点不解。

“外臣的意思是掌握权力很过瘾,但也很危险,所以你要悄悄的在宫中,多安排暗卫,保护你的安全。”

“吾为董太皇太后感到遗憾,不过权力的滋味让人很享受,也十分危险,奥斯曼二世和吾儿子亦死于暴动。”

“鲁国愿意支助苏丹两万支短铳,以保护苏丹安全。”

“本苏丹接受你的提议,今晚奥斯曼重臣宴请妹夫。”

“如此甚好!”

......

新兖州府。

连任首辅的阎应元,看着新坤舆万国图,九成领土属于大明和新明。

自己推行的产业转移策略初见成效,先天竺后奥斯曼,然后欧洲。让潜在对手人口全部停滞,或减少,大明大踏步上前,不由得心满意足。

拜访刚刚从奥斯曼土耳其回来的朱以潢,询问商谈成果。

“新明已经和奥斯曼签订永久和平协议,奥斯曼愿意接受产业转移。现在世界上就剩大明、奥斯曼、倭国、哈萨克、克里米亚、朝鲜。

克里米亚是奥斯曼属国,其余是大明属国,未来是乐观的。”朱以潢封存不少新式武器,以防万一,除了鲁王外未告诉任何人。

“本辅觉得把朝鲜王室迁到马达加斯加不错。”

朱以潢看了看地图,好像比朝鲜还要大。

“好主意!那里人和南洋土着长的一样,人口极少,朝鲜王室肯定愿意。”

......

1651年,即天启三十一年,奥斯曼果真发生宫廷政变,柯塞姆苏丹靠着暗藏的宫廷护卫,处死图尔汉这个乌克兰儿媳,彻底掌握大权。

柯塞姆想起来就有些后怕,要不是朱以潢提醒,也许死亡的是自己,还是大明靠谱,派使者出访大明,愿意和大明进一步交往。

此时的大明和新明蒸蒸日上,虽然不停地移民,大明人口一直在增加中。由于医疗条件变好,人均寿命也持续增加,朱寿镛越活越年轻,看样子活到百岁不成问题,仅大明人口达到三亿五千万人,新明也过亿。

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特别是研究出氮肥,进行了试产,各种粮食产量均大幅提高。

朱以潢感觉使命已经完成,加上孩子们都已长大,自己在鲁国可有可无,于是开始周游世界。

六十岁接替鲁王之位,鉴于高楼的种种弊端,要求鲁国永不建设高楼大厦,永不城市化,推广乡村别墅化,倡导生活轻松、舒适,主张进口为主。

.......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