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新明联盟共和国>第125章 选平妻

“启禀陛下,臣不要奖赏,请陛下允许臣全国选平妻。”朱以潢出列。

“这种小要求跟功劳比不值一提,准!”

“按大明嘉靖年间规定,藩王妻妾数量有严格的限制,只能在封地选取。”朱国桢为人正直,兢兢业业,比较认死理。

“陛下,今时不同往日,藩王都已迁走,不存在养藩的问题,这个规定还是取消合适。”首辅刘一燝上场,昨日朱以潢派人送了他几颗精美的宝石。

“臣等附议。”还是首辅号召力高。

“陛下,臣听说自然条件下,男女出生率49:51,所以一夫一妻也不太合适,尤其是男人还要打仗出现战死情况,女人被剩下的几率更高。臣觉得藩王婚姻政策适当放宽些。”朱以潢心道十年前互联网上写的都是自然条件下生女几率更高,现在互联网上基本上统一立场,改为自然条件下生男几率更高,自己也迷糊不知道哪个准了。

“准许所有藩王娶三妻四妾。那大家说奖励世叔什么好?”朱由校不死心。

“回禀陛下,臣真的不要奖励,臣只是想大明裹脚风俗一时难改,臣想娶一不裹脚女子,用实际行动倡导大家回到正常思维和审美观上。”

“世叔竟如此忧国忧民,那朕要向世叔看齐,下次全国选秀,裹脚者不得入选。”朱由校道

“臣再请陛下规定大明人为一等人,废除大明人的奴籍,明人永不为奴!”朱以潢道。

“准!”

“陛下圣明!”群臣齐喊。

“回到正题,世叔,你来跟众爱卿讲讲战况!”朱由校已听过,还想在听一遍。

“回禀陛下,天启七年九月,大明100万联军、沙俄170万联军,双方相距2000步,排兵布阵,然后人杀向一起。吾军一万门火箭炮齐射,敌军9500门红夷大炮被夷为废铁,吾军占据优势,火炮不停轰炸敌人,死伤无数,最终战胜敌人,而逃跑的敌人被奥斯曼和克里米亚汗国,截住围歼。四国组成联盟,连续打下沙俄,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和波斯阿萨维王朝。臣觉得火炮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正所谓火炮一响,黄金万两,火炮射程之内皆是大明领土。”

“世叔说的好,火炮射程之内皆是大明之领土。”朱由校觉得比喻的太贴切。

众臣一阵唏嘘,都是银子做的啊,一万门得糟蹋多少银子啊,这要是给吾多好,造那玩意真是浪费。

“启禀陛下,那好望角金矿什么时候开发?”韩爌出列。

“世叔什么意见?”

“陛下,虽然金子银子多了会通胀,臣以为可以占领开发,咱们一边开发金银矿,一边占领无主土地,开垦田地,种粮食来抵消通胀。大明不占被西夷占领将得不偿失。”

“朕封朱以潢为征远大将军,福建水师、登莱水师听从号令,出征日期世叔自定。”

“臣谢陛下,臣还有一事,臣请陛下封朱以潭为新科尔沁王,科尔沁所人迁到新科尔沁,朱以涧为新北海王,北海布里亚特人迁往新北海。努尔干司都女真人和北面所有部落如驯鹿、驯犬等部落迁往波立联合王国。多迁一些移民过去,那里土地比大明还要多还要肥沃,还有一等一的大银矿。”

“准!什么还有大银矿?”朱由校一听来了兴趣。

“是的,陛下,如果开挖大明拿两成!”

朱由校听到两成,放心下来:“退朝!”

一队队信使从京城出发,八百里加急,向北方飞驰而去。数天后,科尔沁各个蒙古人部落、北海周边布里亚特人部落、努尔干司都女真人、驯鹿楚科奇人部落、驯犬部落等,共计200万人,收到去西夷当奴隶主,欢天喜地赶着牛羊马鹿狗开始西迁。朝廷在各个驿站设有充足的粮食,以备西迁牧民食物不足。草原上大迁徙持续一年之久,与朱以潭、朱以涧、曹文诏、高灿等胜利会师。各部落牧民毫不客气,抢掠是自己祖传技能、刻在骨子里。赶走所有西夷奴隶主,霸占奴隶主家产和妻女、土地。成为新的奴隶主,斯拉夫奴隶们是主人们私有财产,被压制上千年,对新主人像以往温顺。按照朱以潭、朱以涧、曹文诏、高灿商议的结果,奴隶们的田税由六成降为三成,奴隶主分一成,朱以潭、朱以涧、曹文诏、高灿分两成,用来养兵马和维持行政运行。奴隶们听到新政策,十分激动,坚决拥护新主人。

1628年9月份,朱以潢和戚金一下朝就赶回兖州府,看这京城比自己第一次来繁华不少,论消费能力的话还是远远盖过兖州府,毕竟是整个大明的中心,逛了逛市场,买了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带回家。

兖州世子府,一大家子等候多时。

“爹爹,带的什么好东西。”朱弘栋喊道。

“来来,每人一个,拿好。”朱以潢发完拨浪鼓等小玩意,抱起小娃娃玩了起来。

泰兴王府,举行晚宴。“吾等举杯庆贺以潢大捷回家。”朱寿镛拿起杯子。

“干!”大家齐喊。

“以潢,吃菜!”王妃给朱以潢碗里夹几块肉。

朱以潢看看大家,说道:“记得吾落水醒来,家人十五人,现在30多口,就连以衍也成家,那时候刚8岁,真是光阴似箭。”九年过去了,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实现中。

“大兄,说的是,时间过得好快。吾也想跟着大兄做点事。”朱以衍道。

“你去京城,为兄准备在那里建个糖果分厂,京城富裕,人口一百多万,很有前景。”

“大兄,小弟什么时候去?”

“尽快吧,让春花派几个人协助你。”

“以江、春兰已15岁,穷人家早都当家做主了,你俩想不想帮大兄?”朱以潢调侃道。

“能帮大兄是吾等荣幸!”二人齐回答。

朱以江、朱春兰觉得自从大兄建作坊以来,家里的生活发生天翻覆地变化,住的也宽敞,吃的也好,想买什么用品随时满足。不过泰兴王对他们还是很严格,常常说“穷养男儿志,富养女儿德”,也就是说,男孩子要培养远大的志向,女孩要培养优秀的品德。朱以江暗暗以大兄为标杆,朱春兰以大姐为榜样。

于是泰兴王府新开一宝石店,专卖绿宝石、钻石,由朱春兰打理。

朱以江安置到登莱,负责建春花糖分厂,几位姨娘听后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