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新明联盟共和国>第124章 封侯

1628年5月,朱以潢、戚金、戚贵等带着4.5万大军、缴获和30万沙俄、波立、波斯女奴,开始踏上归程。满桂、李鸿基、杨国柱大军得丰厚赏赐后回满桂城和大同。

为了加快行程,朱以潢和戚金率五千人骑马先赶回,一路急赶,终于8月份赶回兖州府。

一路走来,朱以潢和戚金等看到大明并没有因为国战而变得萧条,相反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一场战争,造成各种需求旺盛,如王恭厂、鲁王火器作坊、造船厂、各地棉纺作坊等满负荷运转,增加了就业。

大明全国总动员,把所有人都团结起来,朝廷不断收到各种物资捐款,甚至有藩王跨海运送物资,单暴发户信王运来300万两白银和数船粮食。朝臣也组织了自发捐款,虽然捐的比他们贪得少的多,这是一种好现象,比被逼捐强不少。

民众信心在增强,凝聚力亦在增强,原来面对东吁、建奴束手无策;被荷兰舰队堵在家门口劫掠,却不敢主动出击;无不让百姓充满失望。现在百姓们都盼着打仗,招募兵马,自家孩子早点当上兵员外,抢一把大的。

朱以潢、戚金一行未作宣传,悄悄来到兖州府城外。

“以潢拜见父王,母妃......”

“戚金拜见泰兴郡王!”

“戚老将军,免礼!回城再说!”

安置好五千兵马,众人回到泰兴王府,朱以潢和戚金像泰兴王汇报战况,众人一听大喜。

“以潢和戚老将军好好休息三天,三天后进京!”泰兴王道。

“遵命!”二人齐答道。

出征一年半,一身疲劳,回到家倒头就睡,一觉睡到第二天下午方醒。

第三天朱以潢来军营,招来戚金等人。

“戚老将军,根据您的战绩,又是灭国战,至少能封侯爵,还有其余戚伟、戚晖等人,不知您如何想?如果您不想封侯,吾准备在新大陆为你划出十万顷的地方为您的封国,你看选哪个?”

“世子,封侯的话,能光宗耀祖!吾老了,走不动了,去不了那么远,戚伟他们估计会有别的想法。”

朱以潢劝了一会,戚金还是觉得故土难离,那也没办法,只能多从金钱上补偿老将军的付出。

三天后,朱以潢跟戚金一起,沿着运河北上,看到大明此时虽然繁华,只是庄稼地有点干旱。秋天,正是种植冬小麦的日子,很多百姓在田里忙碌着。希望来个风调雨顺的年份吧,古代没有水泵抽不了地下水,看来得多加快科技创新,早日研究出水泵和各种动力。天气变冷庄稼依然减产,粮食并没有不够吃,粮价没有因战争而暴涨,反而稳定到到800文。

十余天的旅程才是朱以潢难得的休闲时光,一排排,一座座村庄向后驶去。后世无数次走过济南北京路段,无论时光怎么变化,岁月如何变迁,这些村子依然存在,他们是华夏文明最小单元,才是最古老的存在,一代代、一茬茬永不变,好多村子根据名字能追索到数千年前,只是城镇化后,会不会大规模消失?也许会。

来到京城,得到朱由校的宴请,两人细细汇报战场上所有细节,这些比传回来的捷报更准确,朱由校时而兴奋,时而忧伤,最后大胜时差点跳起来。

“戚老将军于国有大功,朕准备封你为济宁侯,不知是否合老将军意?”

“末将谢陛下皇恩浩荡!”

戚金喜不胜收,一切都表现在脸上,哪个武将不喜欢得到认可?而封侯拜将就是最高的认可!

第二天,朱由校派人通知朱以潢和戚金上朝,众人拜过之后。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王安喊道。

“启禀陛下,征西大将军朱以潢和戚金一众将军此次灭三国,实属罕见,打出大明国威,缴获无数,72万大军伤亡10多万人。臣等请求陛下重赏伤亡将士们,立碑纪念。朱以潢和戚金等人立下大功,亦重赏。”韩爌出列。

“朕准备封戚金为济宁侯,曹文诏为阳城侯 满桂为府峄侯,尤世威为榆林侯,赏银五千两,各侯爵只能传五世,其余将领一律升三级,赏银两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