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嘴皮,张之极怎么可能会是杨嗣昌的对手。

这杀人诛心的话顿时让张之极语塞。

“好了。”

崇祯的声音再次响起:“除了此法,诸位爱卿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堂下的一众大臣你望望我、我看看你,皆是一言不发。

这让崇祯多少有些失望,他本想着会不会有人跳出来说征收商税,那他也可以顺势而为,看来还是自己想多了。

崇祯故作沉吟的想了想,开口道:“增加练响一事不可行,而且从即日起取消辽响和剿响,并且免除灾荒较重的山东、河南、陕西三地的所有税赋。”

崇祯话音刚落,内阁首辅温体仁再次站了出来。

“陛下,不征收辽饷和剿饷何以增加库银充盈国库,朝廷又何以为继?”

“呵呵……”

崇祯冷笑一声接着道:

“温爱卿,追加辽响是为了辽东和建奴的战事,可这么多年来辽东的建奴却愈发的强大了。”

“如今的皇太极更是消灭了林丹汗,整合了整个漠南蒙古,实力节节攀升,甚至两度进关到我大明烧杀抢掠,所过之处如无人之境,所以这辽响不征也罢!”

“至于追加剿饷,是为了剿灭国内的流贼,可这么些年来,张献忠、李自成、高迎祥、罗汝才、好摇旗等一众流匪却是越剿越多。”

“从起初的陕西到如今的河南、山东、山西、南直隶以及湖广,这流匪剿得全国都是,这剿饷还收了干嘛?对得起百姓吗?”

“陛下可……”

“朕意已决,不必再议。”

温体仁还想说什么,却是被崇祯直接打断,只得把话又应了回去。

崇祯也算是见识到了如今的大明朝堂,也没有再和这帮人瞎掰扯的心思了。

自己要是不想步原本崇祯的后尘,那就得另想他法。

崇祯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刚想转身离去似又想起了什么,于是定住脚大声说道:

“从即日起,不再每日早朝,改为每五日一朝,时间也改到辰时末。”

崇祯说完自顾自的离去,从身后传来王承恩高亢的声音:

“退朝。”

紧接着就是一阵恭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

等崇祯的身影消失在乾清宫大殿,一众大臣才纷纷离去。

他们对于崇祯修改上朝时间的举动没有任何的反应,甚至觉得这样才正常。

因为像崇祯那样每日必早朝的皇帝,在明朝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明朝的皇帝都是奇葩,远的有修仙嘉靖帝、装逼帝正德就不说了。

单是崇祯的爷爷万历皇帝,就为了立太子之事和大臣赌气,十几二十年不上朝。

他的老爹光宗更是只顾在后宫双手抱美人,至于上朝那是不可能上朝的。

他的哥哥天启皇帝,更是只顾泡在木匠房干活,连历史上被评为五大艳后的张嫣都顾不上。

这些人里有很多都是从万历年间走过来的,所以对崇祯改上朝时间这种事,他们是不会在意的,他们巴不得这样才好呢!

下了朝的崇祯,带着王承恩默默回了暖阁,来到崇祯私下里办公的御书房。

崇祯坐到桌案前,上面堆满了还没有批阅的奏章。

崇祯顺手拿起几本看了起来,上面大多写的都是弹劾卢象升和洪承畴的话,崇祯再看了几本后也就兴致缺缺将奏章推到一旁。

崇祯愣愣的坐在桌案后想着,今天自己怎么就敢在朝堂上杀人?

换做是以前的崇祯绝对不会,换做是前世单纯的打工仔也不会。

那就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原本的崇祯加上后来的自己,才造就的现在的崇祯。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现在必须想办法改变大明的现状。

今天自己已经让卢象升率天雄军进京了,想必要不了多久就能赶到。

自己手里有了兵,在朝堂上就可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谁要是敢跳,直接弄死。

现在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大明缺钱缺粮,要说粮食和钱倒是有,那就是张家口的八大晋商。

可现在朝中根本没有可信的人,能够胜任这样的重任。

明朝皇帝手里用得最顺手的两张牌锦衣卫和东厂,东厂被原本的崇祯自废武功。

至于锦衣卫崇祯不太敢用,因为他清楚的记得,历史上现在的锦衣卫督指挥使骆养性和东林党走得很近。

但是这件事又不可能不做,有了钱粮才能建立自己的军队,这些事已经迫在眉睫。

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明年皇太极会派阿济格从居庸关而入。

历史上阿济格入关后一路横推,攻下明朝城镇十六座,抢夺牲畜金银财帛无数,虏走人口十八万之多。

而兵部尚书张凤翼和宣大总都梁廷栋,只是带兵远远的跟在阿济格后面不敢与其作战。

阿济格大肆掳掠后原路返回,还在长城边立下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各官免送”四个大字,成为大明立国以来的奇耻大辱。

想到这些崇祯就一阵头大,现在的大明就是一个到处都在漏风的破风箱,想要一下子就堵住那是不可能的。

咚咚咚……

崇祯的手指不自觉的在桌案上敲着,慢慢的进入沉思,到底要怎么破这个局?

过了良久,崇祯停下敲击桌案的手,缓缓说道:“王大伴,朕记得不错的话现在的东厂提督是王德化吧?”

王承恩微微欠身回道:“回皇爷的话自魏忠贤之后,东厂提督就一直都是王德化。”

崇祯点了点头接着道:“你去把方正化给朕找来。”

“奴婢遵旨。”

王承恩应了一声后便出了御书房。

崇祯又暗自琢磨起来,这个王德化是开门放李自成进城的,而这个方正化不但武功高强,是后世电视剧中的东方不败的原型,而且最后是为了守城而战死,算得上是比较忠心的了。

说起开门放李自成进城,崇祯又想起另外一个人,那就是执掌京营的成国公朱纯臣。

历史上的朱纯臣,可谓是极得崇祯信任,到最后关头把太子朱慈烺托付于他,可不曾想崇祯错看了人,纯臣不纯。

这斯不但开门迎李自成进城,而且还带头上书李自成登基为帝,可最终却被李自成所杀。

杀他之时李自成还说:“我平生最恨不忠之人,你身为大明国公,却卖主求荣该杀。”

想想那一幕是该有多滑稽。

ps:新书上架,喜欢的看官给个好评,加个书架,小编在此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