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别问,我科举>第172章 穷苦

虽然翰林院的修撰身份很崇高,但却没有实权,只是一种备用官员。

其他同年的人都已经开始担任官职,而他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功课。

按照规定,每个月还要提交一篇策论作为评分标准。

李宁安把自己定位为办事的干臣,他是想去地方干些实事的,翰林院显然不是他待的地方,可为了自己以后的仕途,即使再枯燥都要待下去,还要熬的久些。

至于不进入翰林院是否意味着不能进入内阁的问题,现在李宁安已经调整好了心态。

内阁阁臣到底有多容易啊?

在大雍朝,有多少修撰、学士,又有多少人能够突破重重困境?

随便给自己个官职,能赚点钱就好了,过上小康生活,寻找一些乐趣,人生也算完满了。

凭借自己超出的眼光来看,就目前朝廷面临的问题,如果自己能出一份力解决一些问题,而其他人无法解决,那就尽力而为,不能出力,还有更有资历的人可以顶替他。

这样多好啊,生活无压力,只管享受。

然而,显然这样美好的打算已经烟消云散了。

庆宁皇帝将他调入翰林院担任修撰,并入职鸿胪寺。

在那里只有微薄的基本工资,恐怕在京城过不下去,更别说养家糊口了。

翰林院本身地位崇高,俸禄却并不丰厚。

与其他衙门相比,那里的隐性收入丰富多样。

翰林院没有什么被别人贿赂的机会,即使有人孝敬他也不敢接受!

至于鸿胪寺,大概也不会有多少额外的待遇。

李宁安在那里只是挂个名头,领取微薄的薪水和一些小福利。

在大雍朝,只靠着拿俸禄养家的人是真的稀奇。

他庆幸自己至少有两个相对清闲的职位。

如果被派往地方任职,那么衙门父老、幕僚、属官和小吏,哪个都得花钱。

然而,那个时候的收入与在京任职相比,肯定会更多。

李宁安并没有很清楚庆宁皇帝的真正打算,他下了马车,就被黎敬浩等人围住,纷纷询问他的情况。

不出李宁安的意料,他们都是对翰林院修撰这个职务趋之若鹜的态度,毕竟以后的仕途相应的好走许多。

李宁安并没有继续表现出先前在马车上思索再三的模样,冲着几人笑了笑。

“看来我说的没错,安和应该是去领授职修撰的条子去了。可惜,今天没有传我过去,也不知道会被发配到哪个衙门观政。”

黎敬浩看到李宁安下车时的表情,立刻向其他人笑着说道。

“没错,安和,你什么时候去翰林院上任啊?”

张伯远羡慕地问道。

“今科还有哪些同年被选进翰林院呢?”

在张伯远和邹启明羡慕的声音中,李宁安被他们一起带进了常德会馆。

李宁安被张伯远等人带进常德会馆,然而他们刚踏进大门之际,几个管家打扮的人就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手中拿着名帖追上了李宁安。

或许在车上的时候,李宁安就已经预料到了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只是没想到他们已经在会馆大门外等候自己了。

在恭敬地收下这些名帖后,李宁安还没有坐下,会馆大堂里又有几个人起身走向他,都是送各自主人家的名帖,并邀请李宁安有时间前往府邸一叙。

这种情景让张伯远等人感到困惑。

前几天,也有不少官员派人送来了名帖,大多数都是湖广同乡,李宁安和黎敬浩等人也抽空拜访了一些人家。

但是今天发生了什么?李宁安一回来就接连收到了这么多邀请。

难道翰林院修撰这个职确定下来后这么招人稀罕。

此时,李宁安已经接过了几份名帖,他一直秉持着谦谨的态度,所以即使对方的官位品级不高,送名帖的人只是管家之类的人,他也会保持礼节。

除了头顶上状元的荣誉,他现在一无所有。

不对,还有刚获得的翰林院修撰的名号。

送走了他们,李宁安手里已经有几份名帖了,估计还没有传出去的消息,下午和明天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人送来名帖。

毫无疑问,这与庆宁皇帝对李宁安莫名其妙的提拔是有关的,只是没想到他们这些人的消息这么灵通。

然而此刻,李宁安已经没有心思思考庆宁皇帝的意图,张伯远和邹启明已经把他拉进后院。

回到房间里,张伯远忍不住开口问道:“安和啊!今天发生了什么?”

李宁安今天就去了趟礼部,应该是问他在礼部拿条子的事。

面对着三人充满关切的目光,李宁安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唉,别提了,我现在还是有些晕头转向,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情况。”

尽管这么说,但李宁安还是向他们三人描述了事情的经过。

“这次我去礼部,接待我的是礼部右侍郎赵登禹赵大人。和你们猜测的一样,他给了我一份关于去翰林院任职的通知,将我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和鸿胪寺寺丞。”

看着三人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李宁安不得不开口继续说:“赵侍郎告诉我了一件事,你们可能都无法猜到。”

李宁安打算制造一些悬念,但是看到黎敬浩等人投射过来几乎要吞噬他的眼神,他立即放弃了这个念头,继续说道:“据说本次科举考试,翰林院并没有打算进行馆选。”

“啊。”

三人都发出了惊讶的声音。

“也就是说,这一届没有庶吉士了。”

张伯远皱起了眉头,他回想起李宁安之前的话,立刻追问道。

“为什么这一届不选拔庶吉士呢?这很奇怪,朝廷竟然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黎敬浩显然对于是否选庶吉士并不太关心,他更在意的是为什么这一届没有庶吉士,这是基于什么规定下的决定。

然而,在李宁安还没来得及回答时,邹启明插话道:“朝廷的馆选并不以旧历为准,主要依据翰林院常务人员的意见。皇上对此事同样没有过多干预,只是没想到会没有进行馆选的消息传来。”

邹启明有一些不满,他是二甲进士,如果进行馆选的话,在他们三个人中他最有可能进入翰林院。

说完这番话,张伯远和邹启明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李宁安。

对此,李宁安只能耸了耸肩,无奈地说道:“这个嘛,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