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别问,我科举>第157章 跨马游街

庆宁帝结束了唱名,让众大臣士子平身,简单说了几句。

百官和众进士一起向天子行礼以示感谢。

不论是中榜前经历了十年还是二十年的苦读,士子们能中进士都离不开皇帝的栽培,这种事情满朝文武都是不言而喻。

随着唱榜结束,传胪大典接近尾声,皇上退朝,执事官举着榜案从殿前左门而立,从侧鸿胪寺官员高呼道:“文运初启,贤才临场......”

新科进士们在伞盖和鼓乐的陪伴下走出了皇极殿,来到了午门外张挂处。

殿试金榜挂在午门左侧的龙棚里,因为午门素来就有“龙门”之称,相较于贡院的龙门,这道门更加真实,可惜此刻的午门是皇家禁地,否则士子们必定会前来膜拜一番。

唱榜结束后,鸿胪寺官员走到李宁安身边,示意他上前走向御道,李宁安毫不犹豫,顺着斜坡一路上升。

作为状元,李宁安走在新科进士的队列前,在出了午门之后,便是御街跨马的时刻。

所谓御街跨马,是指用伞盖仪式送状元回府,途中鼓乐齐鸣,京城百姓都能见证状元郎和新科进士们的风采。

紧随其后的是榜眼王明升和探花黄顺荣。

李宁安知道,这是为迎接殿试皇榜做准备。

没多久,礼部尚书手持金卷从皇极殿而出,走到御道前将手中的皇榜递给了状元。

李宁安接过,紧接着阵阵鼓乐响起。

随后,三百一十五名新科进士向殿内的庆宁帝行三跪九叩之礼,这是学生向老师行礼的仪式,也标志着一批新的天子门生诞生。

礼毕,一甲三人走下御道。

李宁安走在最前面,其他新科进士依次跟随。

这样,一行人有序地走出皇极殿、午门,穿过午门广场,来到了午门外,已经有礼部的官吏在等候,接过李宁安手中的皇榜,贴在宫墙上。

在张贴皇榜时,官吏们先在宫墙上粘上一层金箔,以便日后取下皇榜。

因为三天之后,皇榜会被送到内阁保存。

当皇榜贴好后,新科进士们开始查找自己的名字。

一甲第一名的位置最为显眼。

李宁安看到自己名字上面还写着籍贯和年龄,与普通榜单有着不少区别。

很快,鸣炮声响起,提醒着众新科进士们,准备开始跨马游街了。

俗话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显然,跨马游街少不了马匹的配合。

今天,只有状元、榜眼和探花能够享受骑马的待遇,在他们面前,则紧随其后的是其他新科进士们,步行前往目的地。

李宁安并不觉得骑马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虽说他习六艺时只骑过二爷爷家的骡马,不过礼部为了防止人群的喧嚣惊扰马匹,每匹马都配备了一名兵士来牵缰绳。

此刻,新科进士们早已穿上了进士袍,与其他人身着的罗青色不同,李宁安的进士袍是绯红色的,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格外鲜艳夺目。

在他的胸前,悬挂着一朵用红绸制成的大球花,而帽子上则插着两簇点缀的翠簪花,这是专属的状元服饰。

很快,三匹高头骏马系着红绸缰绳被牵来,李宁安跃身上马,紧随其后的是榜眼和探花,再之后,是排成两队的新科进士们。

领队的是数百名身着盔甲的兵士,他们是皇城守卫,也是天子亲军,此刻担任仪仗队,以示天子对他们的赏识和信任。

李宁安穿着一袭红袍,头戴宫花装饰的帽子,骑在高头大马上,缓缓地向街道前方驶去,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

锣鼓喧天,鞭炮声此起彼伏。

当新科进士们走出午门和承天门,庄严肃穆的队伍很快来到了街上。

人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而坐在高处同样如此。

高坐的李宁安很快就发现,街道两旁挤满了前来围观的民众。

这些人一早就守候在这里,就是为了第一时间目睹状元郎的风采。

李宁安到达街头时,锣鼓声更加嘹亮,京城百姓们都满怀喜悦地投来目光。

御街夸官每三年一次,京城万人空巷,众百姓们都争相涌至街头,目睹新科状元的风采。

李宁安骑马,俯视着路两旁密集的人群。

身着盔甲的士兵们奋力挡住人群,防止他们冲到御街上。

无数百姓向他招手,欢呼着。

在李宁安骑近之前,人群中响起了高喊声,“快看,状元郎出来了!状元郎出来了!”

听到这个声音,人们的目光纷纷投向队伍前行的方向。

当队伍渐行渐近时,有人惊呼道,“哎哟,这位状元看起来怎么这么年轻啊!”

“真是呢,他看起来比我弟弟还小呢,应该还不到二十岁吧。”一个人也跟着惊讶地说道。

“我这把年纪见过多少次御街跨马了,却从未见过如此年轻的状元!”

“听说这位状元郎是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及第,难道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一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听后忍不住问道,“这么年轻就考中了状元啊,不知道他的父母是怎么教育他的,才让他成长得如此出色?”

“生子就该像他这样啊!”

“如果有朝一日我也能中状元……”

“你说的状元,若果真中了状元,你怕不是得上天。”

在人群中前行的有人听到这番话不禁忍不住“噗呲”笑了出来。

“这位状元郎怕是从小就有先生来教导,毕竟是富贵人家的子弟,自然与我们这些普通家庭的孩子不同,天资聪颖也就理所当然了。”

说完,那人眼中带着些许羡慕。

他的儿子也想去学堂进学啊!可惜家里实在支付不起这笔费用。唉,这样的学问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仰仗种田为生的家庭能够触及的。

“哈哈,你可错了,今天的状元可不是出身富贵之家的孩子,他与我们一样,家境平凡,也是种田人家的孩子。”

竟然也是农家出身?

“太了不起了,真是文武全才啊!”

“这位状元年纪怎么这么小,我在他这个年龄,可还没有什么斐然成就。”

“这真是一代才俊啊!”

“有这样的状元问世,国家定能安享太平,大雍必将进入盛世。”

百姓们议论纷纷,传入李宁安的耳中。

每个人心中都有其梦想。

如英雄般拯救世界,百姓络绎欢迎。

像大将般征服敌国,百姓排队欢呼。

而李宁安如今成为了状元,成为了备受百姓欢迎的文学状元。

在官街上风光无限,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李宁安。

官街十里,都嫌太过短暂,马蹄哪怕放缓些步伐,仍觉匆匆,这样看尽长安风情的感觉真是美妙无比。

百姓们天真热情,以至于将他考中三元及第的壮举,当作是他成就非凡的标志。

沿途有不少人,甚至向他行香致敬,而李宁安不禁觉得有些尴尬,他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京城百姓的赞美声不断传入李宁安的耳中,或许是因为过度夸奖,李宁安的面颊有些发烫。

李宁安骑马回到府上,直接来到常德会馆。

此时,他考中状元的消息,随着官街的欢呼,早已传遍整个京城。

常德会馆门口挤满了前来祝贺的人群,座无虚席。

虽然从午门到常德会馆的路途颇为遥远,但不知不觉间,李宁安已经在一片鼓乐声中到达了常德会馆。

“状元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