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别问,我科举>第130章 官船

因此外出时,还是要小心谨慎些,走官道会好很多,若是穿山越岭,那危险性肯定会大很多。

所以每次李明山运输粮食,都会与相熟的镖局合作,这钱可是万万都不能省下的,不单单是保财,更重要的就是保命了。

劫匪若是拦下这么一大堆粮食,背后肯定是有销售渠道的,大概率就有当地官员相互勾结。

杀人灭口肯定会有,不过这种事情大概率不会发生,像这类恶性杀人事件,官府一定不会置之不理。

可小心驶过万年船,谁都不敢保证自己每次出行都是完好的。

李宁安几人会面之后便从常德渡口乘船,先向东行驶去南京,途中要经过武昌。

武昌到南京沿线是长江上的重要地段,尤其是到秋收之后,从湖广运往江南的漕粮不知凡几,湖广熟天下足可不是开玩笑的。

站在甲板上,看着渐渐远去的渡口码头,李宁安心中颇有激荡。

差不多一月就能到达京城,对于这个时候的京城模样,心中生出了几分期待,又略有些许彷徨,视线中渐渐远去的府城,竟让他莫名产生了一种“近乡情怯”的心绪。

已经过了秋汛,长江已经到了浅水期,时候挨着冬日,可江面上的船却只多不少,大多都是运船。

很多都是今年的税收,朝廷不单单只收税银,赋税更多的是实物税。

像西南盛产瓜果,百姓手中却并不富足,便会拿农作物收成冲抵赋税。

不过瓜果肯定会有期限,若是运送京城,恐怕还未到便全部都坏掉了。

所以大多都是由本地官府当做俸禄下发,除了极个别珍贵的特产会当做贡品供奉皇宫外,其余的大多都换作粮食储存在地方。

正看着风景,李宁安只觉后面有人叫他,便见一个体面的仆役走上前来,看起来有些老实,正是崔源初身边的。

崔源初就是湖广学政崔源义的族兄,原先任太常寺寺丞,可他父亲去世,为父丁忧三年。

守孝三年之后,又在家等了一年,直到九月才收到自己起复的消息,于是坐着官船赶赴回京,正好与李宁安他们一趟。

“崔管家怎么来了?可是大人有什么吩咐?”黎敬浩问道。

崔管家笑道:“老爷让老奴过来请几位过去坐坐。”

李宁安几人闻言,对视一眼,顾不得看风景,便随崔管家过去。

黎敬浩有些不自在,主要是与崔源初并不相熟。

李宁安则是有些意外,上船时已经打过招呼。

心下思索,这位崔大人可能是觉得途中无聊,想寻人说说话。

进了崔大人的船舱里,黎敬浩感觉自己眼睛都快花了,对着李宁安低声道:“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里弄得跟豪华宅邸似的,咱们船舱简直就是猪窝。”

李宁安同样没有想到,同在一艘船上,待遇却恰恰相反。

崔源初所在的船舱,正如居室,前面有个围挡,后面是一张大床。

船舱两侧有固定好的案子,看床角和桌角都有榫卯和木钉定在船板上,大略可能是防止晃动。

船舱用的材料同样不一样,而且更显整洁。

船舱里,除了李宁安、黎敬浩、赵琪、崔源初外,崔管家则站在一旁。

崔源初见几人进来,乐呵呵的招呼着,吩咐崔管家准备茶水。

一进船舱李宁安就感觉身体瞬间暖和起来,这里东西可真是齐全,除了有收纳的柜子外,还有炭炉以及各种吃的。

心中不禁感叹,同样是出远门,合着他们是来风餐露宿的,崔大人更像是度假。

见黎敬浩打量船舱,更是不时发出惊叹,崔源初摇头笑道:“船舱看着华丽,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等到河水湍急时,该怎么摇晃还是得怎么摇晃。”

“即使船晃,可是平稳的时候怎么都是一种享受。”黎敬浩羡慕的不行。

不仅是黎敬浩,赵琪和李宁安同样眼羡不已,恐怕只有崔源初这样朝廷起复的官员才有资格坐在这个船舱。

李宁安心中想着,这船舱在江上航行可以说是真的很给力。

自己若是考中,留在京中时,一定托关系给家里安排个好的船只。

对船舱的新鲜劲儿一过,黎敬浩就想起李宁安说着想在南京停一停的事,问道:“崔大人,咱们大概在南京会停几日?”

崔源初微微摇头道:“时间赶得很紧,走时听刘知府说过,咱们若想坐官船去京城,恐怕要和运往京城的漕粮一块走,运船顶多在南京休整一日,后日一早大概就要沿着运河北上了。”

李宁安吃惊道:“这么紧迫吗?”

他还想着在南京多留几日,与李宁轩好好见一面,两人已有数年未见,现在看来怕没有多少时间了。

大运河北顺南逆,从南京启程去往京城,恐怕会顺畅很多,若是由北向南,恐怕水路就不见得比陆路快多少。

崔元初在旁一听,有些好奇道:“安和可是在南京有什么急事?”

“倒无大事,只是有位堂兄在南京,想着见见,现在看来恐怕时间上有些来不及。”李宁安道。

“哦,官船之所以这么赶,主要还是因为到了山东之后,可能就已经十月底了。

通往京城的江面大概率已经上冻,所以咱们要转陆路去通州,官船则是要在指定期限赶到,没赶在上冻之前抵达,户部肯定是要追责的,所以进程上就会快些。”崔源初道。

除了刚上船时,崔源初与他们交谈一番外,剩下去南京的日子,他们都会好奇的聚在甲板上,看着船队以及沿岸的风景。

“坐船行驶的可是真快,我听船上官兵说都已经到了芜湖。”黎敬浩有些惊叹。

赵琪出声说道:“不知这官船的速度有多快?”

看两人好奇,李宁安不由得一笑,在心中盘算起来,答道:“咱们这些天大多都是顺风,依照着这种风力来说,一个时辰大约五,六十里。”

“那可真够快的,从常德到南京大约一千多里,恐怕不到十日便能到达,话说这运船赶路真是急。”赵琪环视一周同行的运船。

黎敬浩瞥了他一眼,“那肯定的,这些粮食到南京后还要统算,随后就要马不停蹄的运往京城,随船的官员肯定怕时间来不及。”

李宁安觉着这个航速,肯定能提前大半个月抵京。

张望着湖面,心里盘算着到京城之后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