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都市异能>你们修仙的还玩这一套吗>第110章 归去

  二人一坐一站, 距离并不远,能够在彼此眼睛里清晰看到所有的情绪。谢无尘又退了一步,在杨雨面前盘腿坐下:“仙师请讲。”

  “不怕我诓你些做不成的事情?”杨雨问。

  “您没什么好为难我的, ”谢无尘神色坦荡, “这样想来,多半是与知秋相关。”

  杨雨却是笑了下:“还是有的,若是我想要占据你的肉.身呢?”

  大概是风浪见得不多也不算少了,谢无尘并没有对杨雨这番话产生什么波动,连目光都没有错开:“不会, 你怕知秋的护咒。”

  杨雨微愣, 继而失笑。

  心防失守,代表的不只是识海被侵,还有可能被摄魂夺舍。谢无尘不觉得杨雨会对自己做出夺舍的事情, 但也不会被无意识的自己压制得无可反抗, 那么唯一的解释, 只有杨雨一直在留意的护咒——白知秋落给他的护咒, 足矣威慑半仙。

  他右手轻抬,将手腕盖住了。

  “你猜的其实不错,是关于知秋。”杨雨对他似乎很是欣赏,语气中不觉便带了两分柔和,“知秋有一道心障, 若是不除, 怕是没人能再将他带回来了。”

  “仙师要我为他除掉心障?”

  “是。”杨雨坦然。

  “我猜得出几分,”谢无尘道,“但我想不出, 他的心障因何而起。”

  杨雨在地上画了一个圈, 语气很轻, 像是一道叹息:“这世上总是会有无穷无尽的祸事需要有人去选择,去平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某一个闪念的举动,注定了其后的因果。但是,做出选择的人不应为其后掀起的波澜而愧疚,因为这并不是他该背负的东西。”杨雨稍稍停了停,叹息稍纵即逝,“你或许有想过,知秋作为一个凡人度过一生,抑或名刻天碑无牵无挂,都会比现在好上太多。”

  谢无尘敛目:“我遵从他的选择。”

  “我一样遵从他的选择。”杨雨同样毫不犹豫。

  “仙师明知我与你的遵从不同,”谢无尘道,“我为知秋起过永不离弃的誓。”

  “永不……”杨雨轻顿,对上谢无尘的目光,但被那一份坚定和无可置疑戳透的好像是她自己。她在这样深重的目光中一声笑叹,似是无奈地扶住了额。

  其实分魂之后,被分出去的那一半是很难保持清醒的。直到三百多年前,她彻底失去另一半灵魄,又在浑浑噩噩之际被白知秋从芸笥天阵局中抽出,封印在玉简里,才逐渐找回一些自己的意识。

  但找回的部分相当有限,因为以残魂苟延残喘的代价是不间断的磋磨。绝大部分时候,她都陷在沉睡中,故而对时间的感知相当模糊。

  只有一段时间比较特殊。

  那段时间,白知秋来幻境来得很频繁,虽然只是坐在藏书阁前,孤零零一个人抱着膝盖,一坐就是很久。

  而于杨雨而言,那时她清醒的日子少可的多一些,故而在某一次,她走过去,问:“你来这里做什么?”

  白知秋抬起头看她,声音不甚清晰:“师父。”

  “嗯?”

  “你还记得我吗?”

  那是他们在通天路上背道而行之后头一回说话,白知秋用游移不定的语气,问了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

  但事实上,杨雨一直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知道所见皆为是幻境。早在芸笥天阵局落下之时,她便做好了以身祭阵的准备。

  “记得。”杨雨回答。

  白知秋点了下头,目光沉默地落在脚边台阶的某一处。那视线没有实质,涣散而虚茫,好像所有一切映在眼睛里都会变成记不住的幻影。他就这样丢给杨雨一个平静空白的侧影,瘦削得连一阵风都承不住似的。

  杨雨在又一次要陷入沉睡之际,才听见白知秋开了口,声音很小,连情绪都没有:“宇云想找回你的另一半灵魄,我没有允许。”

  我没有想回来,杨雨想这么告诉他,但虚弱让她有些难以保持清醒。白知秋的声音没有停顿,随着她一起沉向深渊:“我可能撑不住万象天了,师父,我……”

  那一瞬间,杨雨其实是想责问他的,为什么要将这一半灵魄封入万象天阵局,费心竭力地护着不肯让它陨灭?他明明比谁都懂顺心而为,又为什么要将自己禁锢在世间?

  但她没有机会再问了,白知秋已经虚弱到了如此程度,万象天阵局对她的自然保护愈发地少。此后,不清不楚的日子断断续续过了三百多年,连旧时的记忆都只剩下一点影子。而今再仔细回想,也只能想起浮光掠影一样的片段,整合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或许上苍还是愿意给他留一线转机。”杨雨收回视线,忽而道,“其实,你和知秋很像。”

  “为何?”

  “你们本可以干干净净,与此间一切毫无干系。日后再回头,或许你们会发现,除此以外的任何一条路,都会比现在好走许多。”

  “但我们相遇了。”谢无尘回答。

  “是啊,只是恰好是你们。”杨雨说,眼中终于浮现出一丝悲色,“无忧无怖,无惧无畏,不偏不私,不动不扰,无情之上是为忘情,他从未明白。”

  谢无尘从杨雨的语气中,听出她并不是在讲白知秋,即便其中有与白知秋相关的部分,也只有那么两分。但他与白宇云的交集仅有被困镜花水月局之时的片刻,白知秋竭心尽力为他留下的一点好印象在那时烟消云散,尽数变为恶感。

  谢无尘垂下眸,让眼睫藏住自己的情绪。

  “我自认不偏不倚,但真正做来,在人心中总不可避免会有高下。知秋放弃无情道,却仍存着无情道所求的心境,诸般表象他看不到也不在意。唯一可惜的是,他并非无心无情……”

  “正因如此,他才会因白庄毁灭的缘由,险些自毁。”

  “缘由”换个说法,可以理解为“真相”,而“真相”两个字,无论何时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谢无尘此前已经受惊太多次了,以至于在听到的一瞬间,肩背就不受控制地绷了起来。

  杨雨定定地看着他,好像要透过谢无尘的表现直直望进他心里。那目光让谢无尘在紧张之上又多了一层不安,不祥的预感也随着这道视线,缓缓浮上心头。

  “当年白庄的事情,知秋有同你讲吗?”杨雨轻声问。

  谢无尘觉得喉口被什么噎住了,又干又涩,让他说话说得很是困难:“蛊鬼……”

  “那,知秋有告诉你,蛊鬼为什么会发现白庄吗?”

  杨雨声音有不自觉的放轻,好似怕惊扰了什么,或许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这一分小心翼翼,心神激荡的谢无尘更加不觉。他恍惚地摇了下头:“蛊鬼,盯了白庄太久。”

  “但蛊鬼应当是发现不了白庄的,”杨雨沉默片刻,“是种在他母亲身上的血蛊进入了白庄,白庄才暴露。”

  “白庄的护城阵来得简陋,却有遮掩生人气息的法子,唯独的一点不好,是不允生人出入。三界隔绝后,邪祟所剩无几,护城阵虽在,规矩却早已形同虚设……”

  “她只是,恰好被蛊鬼发现了。”

  恰好。

  谢无尘感觉自己好像行走在悬崖间纤细的绳索上,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旋渊。他以为自己会因为一脚踩空而粉身碎骨,可最终将他推下去的却是一阵无足轻重的微风。

  白知秋的娘亲不是唯一一个离开白庄的人,白知秋也从头到尾什么都没有做。命运的长线一条一条汇合起来,在他身上开了一个不合时宜且难以置信的玩笑,让他成为了那场血腥屠杀中唯一的幸存者,从此背负着以恰巧为名的过错,在世间龋龋独行。

  谢无尘闭上眼,转出大半心思去压制识海中的惊涛瀚浪,杨雨的声音因为分神显得很远:“后来,我用了许久才找到白庄护城阵的记载,真正得知白庄被发现的缘由。典籍记载,我素来不加收理,现在再想来,似乎也是那之后,他才对知秋有了敌意。”

  怎么可能没有敌意呢?

  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需要自己纵容保护的幼弟,朝夕惊变间变成了使得自己家破人亡的凶手,哪怕有生死关头的舍身相护在前,那点稀薄的情分也已经不值一提了。

  白宇云执念成障,将白知秋一道拉了入千丈深渊。他在恨,却要白知秋为此生愧。

  他成功了,成功地利用了白知秋的柔软,让他愧疚了三百余年。他逼白知秋低下头,再也无法安然地接纳他人的善意。那一句句看似平常的玩笑话后,都是无法细想的鲜血淋漓。

  白知秋原本平静而美满的人生,在一个不该有的转折点,猝不及防地拐了弯,于是,他的一生,再也求不得圆满。

  而这种愧疚与自厌自弃,折磨了他整整三百年,如履薄冰,难以言说的三百年。

  “他不明白……”谢无尘一字一顿,几乎咬出了血腥气,“我们不会因此厌恨他……”

  “但已故的人无法对他说出原谅,幸存的那个则死在他手中。”杨雨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是死局。”

  “我想见他,”谢无尘道,声音是出乎意料的冷静,“为什么我醒不过来?”

  杨雨不了解谢无尘,但她总能从他的脸色上看出一二,他的理智明明摇摇欲坠,却始终保持住了千钧一发的平衡。

  “不是我不让你醒,是知秋不允许你醒。你而今的灵魄太过脆弱,护咒会让你不住陷入沉睡,直到灵魄恢复……”

  “但我没有时间了。”

  杨雨沉默片刻:“知秋不会让你们任何一个人陷入危险之境,毕竟……”

  毕竟他自以为欠下了那么多命。

  “我说有样东西给你,”杨雨不再看他,换了种轻松的语调,“掌门令已毁,我与万象天阵局的牵系被斩断,在世间留不了多久了。那句话是诓你的,能给的只剩下这点修为,将就一下吧。”

  谢无尘只是摇头:“我不要。”

  “你将他带回来吧,”杨雨恍如未闻,“他是红尘中人,当不了世外客,别让他这样一直痛苦下去了……”

  “我走了。”

  话音落下,杨雨的身形逐渐消散,化为漫天萤火洒落在识海中。属于半仙的,曾经逆天而行积攒而来的灵力汹涌散开,让谢无尘识海巨震。灵流掀起无穷无尽的波涛,几乎要将他的神识摧毁,可是痛到极致,反而安静下来。

  心法流转。

  “师父,”谢无尘在心中道,“要在鹤归苑中,为你立冢吗?”

  “不,不必。”虚空中,杨雨的声音最后回答,然后被灵流一撞,彻底消散无踪。

  她是清远山嫡传末代弟子,见证过仙道最后一瞬的光亮,一生无为无畏,身不留痕。

  若就此随风归去,也算不枉。

  作者有话说:

  感谢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