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卫一带十贫瘠,往西是莽莽榛榛的戈壁荒漠,往东又有洪承畴重兵防守,能够劫掠到的粮食财物十分有限。

六七万农民军除了要对付官军的袭击之外,还得垦荒种地,过得十分清苦,每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只能啃草根吃树皮,比当年当饥民强不到哪去。

李若琏是走了,农民军的日子还得照常过。

崇祯六年的秋天,西宁卫早早进入了严寒,农民军既缺少粮食,也缺少御寒的冬衣。

李自成派李过去向高迎祥借,高迎祥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李过两手空空回来。

四下无人的时候,田见秀对李自成说道:\"朱皇帝给出的条件很优厚,大王为何不接受?\"

李自成道:\"他是官,我是贼,有他无我,有我无他。他如今既然肯招抚我,当初为何逼我反?我既然反了,哪里还有回头路?\"

\"朱重八就是反贼出身,当了皇帝,对反贼防范最严,一有反贼,毫不手软,洪武年间就有十七次民变,连他老家凤阳也民变不断。\"

\"朱老四的子孙,对小民敲骨吸髓比蒙古鞑子还狠,什么永乐盛世嘉靖中兴,人间地狱罢了!\"

\"还有朱翊钧、朱由校,昏愦无能第一,鱼肉百姓无双,我肏他十八代祖先!刨他十八代祖坟!\"

田见秀道:\"朱皇帝既然平定了福建和辽东,明年春天必然会对义军动手。\"

李自成将茶碗摔在地上:\"怕他个鸟,大不了两个卵子朝天。造反是个死,不造反也是个死,反还有个念想,不反连念想也没了。许他朱重八造反,就不许我李自成造反?谁定的混账规矩?\"

田见秀:\"最先遭殃的肯定是河南罗汝才,然后是山西张献忠,然后是宁夏高迎祥了,咱们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了。大王既然不愿意接受招安,那就应该早做打算。\"

李自成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田见秀道:\"我算是看出来了,朱皇帝最怕义军出陕挺进中原,因此派重兵把守着,好等将来腾出手来一锅端。\"

\"甘肃太穷了,待在这里也不是长久之计。四川是天府之国,可以干大事。蜀王富甲天下,不如我们跑到四川宰了他。\"

\"那里天气暖和,土地肥沃,四面大山阻隔,易守难攻,顺江而下可以占据湖广,往南又可以控制云贵,是帝王之资。刘皇叔占据四川,差点就灭了曹阿瞒。\"

田见秀商人出身,走南闯北积攒了很多见识,粗通文墨熟知很多典故,是一群只知打打杀杀的大老粗中的文化人。

李自成对田见秀的话深以为然,问:\"大山阻隔,六七万大军,如何走得过去?\"

田见秀道:\"从陇南进入四川,可走祁山道,也可走阴平古道。祁山道是诸葛丞相当年走的,阴平古道是邓艾当年走的。这两条道路交通艰险,栈阁连云,却是川蜀物资北出秦陇的主通道。\"

李自成叹息:\"不论走祁山道还是走阴平古道,都太难了!沿途道险崎岖,千里无人烟,吃什么?\"

田见秀:\"先跑到西安抢几个富户。\"

李自成:\"抢到银子又有什么用?又买不来粮食。\"

田见秀:\"吐鲁蕃国富有粮食,我们拿钱去买,不卖就抢,不让抢就灭了他。\"

李自成:\"入川难,出川更难,被官军堵在里面还是死路一条。\"

田见秀道:\"我们一路走,一路将沿途的栈道全毁了,官军就再也进不去了,四川就成了我们的安乐窝了。纵观天下,如今只有四川一个去处了。我们不去,恐怕被罗汝才、张献忠抢了先了。\"

李自成怦然心动,连连说好,当机立断召众将议事。

众将听说有大活要干,无不摩拳擦掌。

李自成命袁宗第带五十犍卒,装扮成流民,跑到西安去。

西安沈尚礼家,世代为官,祖上做过户部员外郎,有良田千顷,家资巨万。

李自成让袁宗第将沈尚礼和他的儿子、孙子绑了,逼沈家出三十万两银子赎,不然撕票。

袁宗第身高八尺,脸黑身壮,也是个铁匠,和刘宗敏有得一拼。

命刘芳亮跑到宝鸡去,绑安富海家,要二十万两银子。

命李过跑到渭南去,绑梁济民家,要十五万两银子。

又命刘宗敏带三千犍卒,准备好西去抢劫吐鲁蕃。

李若琏单枪匹马跑回京师,在乾清宫西暖阁见到了朱由检。

朱由检:\"你深入虎穴六年之久,辛苦了!\"

李若琏:\"这是臣的本分。\"

朱由检:\"升你为锦衣卫指挥使,赏银三万两。\"

李若琏双膝跪下道:\"谢皇上,臣受之有愧。\"

朱由检命他坐,李若琏不肯坐,说道:\"李闯看了皇上的信,还略微有些犹豫,但他手下那帮悍将,对朝廷怀着刻骨的仇恨,压根不肯归顺。李自成对刘宗敏言听计从,刘宗敏一嚷嚷,这事就黄了。幸好田见秀帮忙说了两句好话,不然臣就死在闯军中了。\"

这也在朱由检预料之中。

招安那种三两千人的小股流寇,一直在进行中,但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这样的巨寇,动辄数万人,势力范围跨州越县,哪有那么容易招安的?

一则拿不出那么多钱粮衣服,二则拿不出那么多土地耕牛农具。

流寇中有七成随大流的,被三成死硬分子裹挟着,不论剿还是招都必定大费周章。

半个月后,洪承畴传来奏疏,称甘肃李自成派部下四处劫掠关中,绑架了大批富户,勒索了大量钱财,又与宁夏高迎祥联络,似乎要干一票大的。

几乎与此同时,宣大总督曹文诏报告张献忠生事,河南巡抚郑崇俭报告罗汝才生事。

这是山雨欲来的前奏啊!

朱由检忙召集孙承宗、徐光启、杨嗣昌开会。

孙承宗不满地说道:\"前次议到派孙、袁、卢、朱入秦晋剿寇,毕自严报了一大篇账。该花的钱,终归是要花的,如何省得下来。那时候天气还可以打仗,现在天气这么冷,想打仗也没法打了,白白错失大好机会。\"

叫停剿寇,明明是朱由检的主意,孙承宗却故意扣到毕自严头上。这么多年,孙承宗早看出来了,皇帝对流寇极宽纵,从来没有组织过大规模的围剿行动。

朱由检解释道:\"外患易除,内乱难除。高、张、李、罗四部巨寇,人数有二十几万之多,想要剿灭殊非易事,打起仗来,又是生灵涂炭,朕实在不忍心,能招抚还是要招抚,实在招抚不了,再考虑剿灭。\"

孙承宗摇头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