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比朱翊钧还大四岁。

朱翊钧疯狂作死的三十年,就是努尔哈赤强势崛的三十年。

万历十一年,明朝为了补偿努尔哈赤赤祖、父被误杀,给了他三十道敕书,其中包括左都督敕书一道,龙虎将军大敕一道,每年给银八百两,蟒缎十五匹。

这是努尔哈赤赖以起家的资本,开始了他统一女真的历程。

万历二十一年,女真八部,外加蒙古科尔沁部,共九部兵总计三万人,分三路向努尔哈赤进攻。

努尔哈赤在古勒山将九部联军一举击溃。

明朝对女真一向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努尔哈赤势力膨胀如此之快,引起了明朝文武大臣的疑忌。

但朱翊钧却听之任之,只要他不到关内骚扰,边墙以外就默许是他的地盘了。

努尔哈赤一路狂飙猛进。

万历四十四年,正式建立后金。

四十六年,攻陷抚顺、清河。

四十七年,在萨尔浒大败明军,旋即攻陷开原、铁岭。

天启元年,攻陷沈阳、辽阳。

天启二年,攻陷广宁。

几乎就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大雪悄然降临,皇太极且喜且忧,喜的是大雪之下,明军无力发动大的攻势,忧的是沈阳城里屯积一天比一天减少,却再也没有粮食运送三小。

多尔衮又跳出来发难了,再一次提议撤往开原,省得被围歼了。

这一次,皇太极没有那么理直气壮了,现在粮食就已经即将耗尽,别说明军来攻了,就这样空耗下去,八旗兵也不战自溃了!

百里之外的朱由检,日子也不好过。

辽南平白无故增加了近二十万军队,近百万老百姓,囤积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陆路有积雪,海路有结冰。

不论是由陆路从京师运粮,还是由海路从山东运粮,都异常艰难。

更何况,大旱之下,京师和山东的粮食本来就短缺,尚需浙江/南直/湖广的接济。

由于天气的原因,对后金用兵,只有短短三四个月窗口期,一旦拖到十月份十一月份,就有可能因为暴雪降临而终止进攻。

孙承宗深知这一点,使出浑身解数督粮督饷,为了维持辽东三十四万大军的粮饷供应,户部,工部,太仓寺,太仆寺,无不为之一空。

孙承宗无计可施,命令福建/浙江/南直/广东/河南/湖广/四川/山东八省预征崇祯六年崇祯七年的钱粮赋税,又命徐光启找葡萄牙人/英国人借款。

朱由检身处前线,越来越感受到粮食供应的紧张。

卢象昇主张发起对沈阳的进攻,再拖下去,三十几万大军断粮了那可是不得了的。

袁崇焕主张再等等,说不定再等上十天半个月,黄台吉就扛不住崩掉了。

朱由检左右为难,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海面己经开始结冰了,想要将福建水师/登莱水师撤出辽南已经不大现实了,正是铆足劲较量的时候,更不可能将宣大军撤出。

更何况,撤军也是需要大量粮食的。

这时候,从沈阳城传来消息:

后金军粮食已经耗尽,多尔衮主张立即撤军,皇太极反对撤军,双方闹得不可开交,沈阳城里粮价飙到了一石米十五两,己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朱由检大喜过望,可还没等他笑出声来,令他绝望的坏消息就传来了。

孙承宗好不容易筹集了五十万石粮食,好不容易运到关外,走到中前所,突降暴雪,松岭发生巨大雪崩,十万石粮食被大雪大雪掩埋,运粮队死了三百多人,道路阻断。

征服辽东补给线太长,这是中原王朝千百年来都没有解决的难题,如今再一次重演。

卢象昇主张立即向沈阳发动进攻,袁崇焕也表示赞同。

朱由检却迟迟下不了决心,这样仓促出战,即使取胜,也必定是惨胜,将会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

他问道:"雪大风急,气候严寒,不要说放铳开炮放箭,连徒步行军都异常艰难,红夷大炮、虎蹲炮、灭虏大炮怎么运送到最前线?粮草也远在中前所,如何运送过来?我看还是缓一缓吧。"

卢象昇:"我军难,建奴更难。只要我军咬紧牙关发动攻击,建奴必定土崩瓦解,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收复沈阳,则恢复全辽胜利在望!"

袁崇焕:"我也这样认为!皇上,下命令吧!关宁军等这一刻等得太久了!"

朱由检:"让我再想一想吧,我不能拿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冒险。"

袁崇焕和卢象昇无可奈何地走了出去。

鹅毛大雪在狂风的裹挟下得越来越大了。

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朱梅、左辅、张德昌、张应昌一众将领在大雪中等着,身上堆满了白雪,像一个个雪人。

祖大寿问:"督师,什么时候出战?"

袁崇焕叹息一声:"皇上说再等等。"

祖大寿:"再等,雪只会下得更大。拖到明春黄花菜就凉了!"

袁崇焕突然火了,"皇上说要等等,我有什么办法?炮运不到前线,粮食运不过来,你告诉我,这仗怎么打?"

祖大寿也火了,"活人还能被尿憋死吗?组织肩挑背驮,把粮食从中前所运过来。再组织昼夜不停地铲雪,铲出一条路来!"

袁崇焕眼里冒出金光,大叫道:"好,就照这个法子来!你去通知陈大、王公绍、金国用,组织五十万辽民,去中前所背粮食!每组织十万辽民铲雪开路!"

祖大寿找到陈大、王公绍、金国用。

三人满口应承下来,连夜四处联络鼓动,到天亮时奇迹般凑够了五十万人,黑压压的人群排成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从辽阳出发,向着辽西走去。

队伍中有精壮的汉子,有白发苍苍的老人,稚气未脱的半大小子,还有许多羸弱的女人。

他们穿着单薄的衣裳,不少人甚至连鞋也没有。

朱由检望着这支庞大的队伍渐渐远去,心里百感交集。

辽阳与中前所相距八百余里,他们就这样顶风冒雪徒步走过去,然后将粮食肩扛背驮运回来,该是何等艰难!

十万人的铲雪队伍也组织起来了,没膝深的茫茫雪原里铲出了一条条大道。

朱由检大声命令: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