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崇祯:朕本天骄,中兴大明过分吗>第109章 郑芝龙的奖赏

十几个西班牙人和荷兰人逃了回去,向讲述了中国人是如何歼灭联合舰队,屠杀俘虏。

整个马尼拉和巴达维亚陷入巨大的恐慌,大量商人离开。

福建总督衙门,朱由检一身素衣。

福建之战,军民死伤惨重,尤其是老将袁可立之死,令朱由检难掩悲戚之色。

孙承宗来信了,说袁崇焕、卢象昇不可再滞留在福建,应尽快返回驻地,催促朱由检尽快返回京师。

大战之后的福建满目疮痍,元气大伤。

朱由检召见了郑芝龙,开门见山说道:

\"福建之役,你居功至伟,朕要好生赏赐你。\"

郑芝龙道:\"保家卫国,造福桑梓,是臣应尽的责任,何需赏赐。\"

朱由检连问了三遍有什么要求,郑芝龙才说道:\"臣与部下,当初当海盗,大多有着不得己的苦衷,并不是存心和朝廷作对,希望朝廷不咎过往,给我们一个名分一个出路。\"

当海盗终究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洗白上岸才能善终。

朱由检爽快地答应:\"这没有问题,叫他们来,朕亲口对他们说。\"

郑芝龙将郑芝豹、郑芝凤、陈鹏、林察、陈麟、杨耿、苏成、郑然、蔡骐、林宏、郑成、许泽、杨耿、陈盛宇、吴玉、谢旭、陈国等手下将领悉数叫了进来。

这些将领在厦门海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由检勉励他们道:"你们的忠心和勇敢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朕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朕决定设立澎湖镇,负责东蕃岛、澎湖岛、厦门岛、金门岛水上防务。

任命郑芝龙为澎湖镇总兵官。

任命郑芝凤为副总兵官。

郑芝龙以下各级将领各有任用。

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朝廷的人了。希望你们遵守朝廷法纪,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郑芝龙喜出望外,从从今以后,郑家军不必再背着海盗的恶名,还有了名正言顺的安身之所。

朱由检望了郑芝龙一眼,继续说道:"有国才有家,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郑芝龙双膝跪下说道:"皇上放心,微臣会洗心革面的。"

朱由检郑重地点了点头。

杨嗣昌对设立澎湖镇很忧虑,入暮时分悄悄求见朱由检,说道:"皇上设立澎湖镇,归谁节制?"

朱由检道:"自然是归福建总督衙门节制。"

杨嗣昌道:"郑芝龙本来就有兵、有钱,现在又有了名份和地盘,迟早尾大不掉。臣觉得还是厚赏之,让他将水师船队交给朝廷的好,或者将其拆分成几部,调往辽东、山东、江苏、浙江、广东。"

朱由检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如果疑他,他也必定疑朕。朕不疑他,他有什么理由疑朕。"

杨嗣昌道:"郑芝龙毕竟是海盗出身,臣还是担心他积习难改。"

朱由检淡淡一笑,\"郑家军在福建之战的表现,你们也看到了。要停止内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对外。\"

仗义每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明朝灭亡后,坚持抗击满清到最后,保护南明朝廷到最后的一个是流寇的养子,一个是海盗的亲儿子,灭南明最起劲的却是明朝曾经的肱股之臣。

卢象昇和袁崇焕先后返回驻地。

临行前,朱由检对他们说道:\"忙着和西洋人打仗,这些天也没功夫和你们说说话,你们还好吗?\"

卢象昇道:\"臣在宣大还好,蒙古人还算消停。只是皇上清减了不少,宜善加保养。\"

袁崇焕:\"臣也很好,辽东还算好。\"

朱由检问:\"多尔衮有什么异动没有?那厮比黄台吉更可恶,也打死了才好!″

袁崇焕欲言又止,他隐隐听到许多传言,说黄台吉是诈死,死的是替身,真的黄台吉好好活着,在赫拉木图操控多尔衮。

又有传言,说黄台吉诈死是与辽东督师袁崇焕合演的一出双簧,说袁崇焕其实是内奸叛徒。

所有这些,令袁崇焕既惊且惧,惶惶不可终日。

袁崇炽死也不信死的黄台吉是假的,可是逃回来的辽民言之凿凿,黄台吉真的没死!

假如这一切是真的,袁崇焕长一百张口也辩不清楚。

卢象昇和袁崇焕先后走了,朱由检也准备返京。

这时候,西班牙新任马尼拉总督理查德亲自到福州来,要求和谈,希望恢复和明朝的贸易。

朱由检让杨嗣昌和他谈。

西班牙被打出了翔,理查德却还是改不了殖民者的傲慢,开口第一句话就把杨嗣昌惹毛了。

"福建发生的事是一个误会,西班牙希望和中国建立面向未来的合作关系。"

听完通事的翻译,杨嗣昌怒道:"你问问他,是不是没有睡醒?福建最少有二十万人死于这场战乱,他居然说是一场误会?你告诉他,这一笔血债不是想赖就能赖掉的。"

理查德问:"怎么才能让这件事过去?"

杨嗣昌答:"血债还需血来偿。"

理查德问:"我们愿意赔偿一百万两白银,可以吗?"

杨嗣昌嗤之以鼻,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滚!"

理查德被遣送出境。

第二天,荷兰人也派了谈判代表来,朱由检拒不接见,二话不说将之驱逐出境。

西班牙和荷兰失去了在东亚最重要的贸易对象,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无计可施。

崇祯四年十二月十九日,朱由检启程返京。

锦衣卫护送着袁可立的棺椁,走在队伍最前面。

雪天路滑,崇祯五年正月初六,朱由检抵达京师近郊,孙承宗率文武大臣,顶着鹅毛大雪在路边等候。

朱由检从马车上下来,望着一望无际的茫茫雪原,脑海中又浮现出一幅幅惨烈的画面。

一将功成万古枯,诚哉斯言!

朱由检伸手去拂袁可立棺椁上堆积的厚厚白雪,悲从中来,禁不住眼中泛起泪花。

孙承宗安慰道:"袁可立忠贞不二,战死沙场,正得其所。人死不能变生,请皇上节哀顺便。"

朱由检无言以对,辍朝三日,命徐光启、文震孟、刘鸿训为袁可立治丧,命孙承宗代拟祭词,代祭,命刘宗周传传,代拟墓志铭。

三日后,封袁可立为忠义侯,世袭罔替,谥文毅,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

二十七日后,葬于皇陵左下侧,下葬日,朝中四品以上文武官员悉受到场,备极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