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斯曼带着十几个船员,驾着一艘小船,回到了巴达维亚。

昆总督听完普特斯曼讲述完战役经过和谈判条件,十分震怒,怒吼着说道:

\"我以主的名义起誓,我要给傲慢的明帝国皇帝一个血的教训!\"

普特斯曼劝说道:\"明帝国皇帝收服了尼古拉.一官,尼古拉.一官在攻打热兰遮城的战役中是最不要命的。

尼古拉.一官有一千多条战船,六万人士兵,十万雇员,明朝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的水师加起来有七八万人。

与明帝国发生全面战争的话,未必能占到便宜,还将彻底失去明帝国的货物,这样的损失是无法承受的。我建议与明帝国展开谈判。\"

傲慢和愤怒使昆总督昏了头。

\"不行,赔偿数额太大,董事会不可能同意。"

普特斯曼:\"我与尼古拉.一官,以及熊文灿,都有深厚的私人友谊,我可以和他们谈,将赔款数额削减到三百万两白银。\"

昆依然不同意,叫嚣道:\"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不可能拿到,必须给明帝国皇帝一个教训,然后再和他谈。\"

普特斯曼见劝说无效,问道:\"你将选择哪里作为进攻点?\"

昆答道:\"厦门。\"

普特斯曼答道:\"路途太遥远,中途没有停靠点,补给供应不上。\"

昆说道:\"那就广州。\"

普特斯曼答道:\"攻击广州湾,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必定卷入,这样很不划算。

明帝国是我们的生意伙伴,并不是我们的敌人,他们的丝绸、棉布、茶叶、瓷器在全世界都是抢手货,我们是来贸易的,不是来发动战争的。\"

昆这才恢复了理智,默许普特斯曼谈判。

普特斯曼又返回厦门,去找郑芝龙。

东蕃岛海战,明军共缴获西班牙战舰十四艘,武装商船七十二艘,商船一百一十九艘,这些是损毁不太严重的,稍加修整就可以投入使用,剩下的船只,不是被击沉,就是被焚毁,或者被损伤严重没什么整修价值。

郑芝龙有自己的造船厂和修理厂,朱由检把缴获的战舰、战船、商船交给郑芝龙修整。

郑芝龙向朱由检建议:"俘获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比这些船更值钱,他们有的懂远洋航行,有的懂造船,有的懂造炮,皇上应该将他们全部扣留下来。"

朱由检欣然同意。

普特斯曼找到了郑芝龙,对他说道:"昆总督同意展开谈判,你带我去见你们的皇帝。"

郑芝龙答:"你以为皇帝是你们家的邻居,想什么时候见就什么时候见吗?"

普特斯曼:"皇帝提出的要价太高,无法接受。"

郑芝龙答:"我提醒你注意,1000万两白银只是谈判的先决条件。"

普特斯曼:“什么叫先决条件?"

郑芝龙答:"意思是说,1000万两白银是进入谈判会场的入场券。"

普特斯曼一直理解错了,以为支付1000万两白银的赔偿款就什么事都过去了,可以赎回被俘虏的船只和人员,甚至可以获得自由贸易的机会。

现在才明白,1000万两白银只是换来了一个谈判的机会。

他愤怒地说道:"这是不可能的!”

郑芝龙两手一摊,"那我就无能为力了。"

普特斯曼又软了下来,"一官,可不可以让我见你们的皇帝?"

郑芝龙:"可以,但你得等。"

普特斯曼:"为什么?“

郑芝龙:"因为在整个福建,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皇帝的只有孙传庭,我必须先见到熊文灿,向熊文灿转达你要见皇帝的意愿,然后由孙传庭向皇帝报告,皇帝如果决定见你,就会一级一级将命令传下来。"

普特斯曼头皮都是麻的,"你们的皇帝真麻烦!"

郑芝龙正色警告他:“说这样的话,是要掉脑袋的。你如果不想见皇帝,那你回去好了。你如果想见皇帝,就老实点。“

普特斯曼连连点头,"见!见!"

郑芝龙第二天就见到朱由检。

朱由检问道:"你觉得和荷兰人能谈成吗?“

郑芝龙:"那要看皇上想达到什么目的。"

朱由检:"第一,1000万的赔偿款,一个子也不能少;第二,保证不再侵犯大明国土和海域。"

郑芝龙:"普特斯曼一定会要求保持贸易关系的。"

朱由检:"这个可以谈。但是荷兰人来华贸易,必须遵守大明的法律,严禁携带武器,必须照章纳税。"

郑芝龙闻言十分诧异,这是朝廷首次表示允许西洋人来华贸易。

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小心翼翼问道:"皇上是说允许贸易吗?"

"是。"

郑芝龙两眼冒出精光,"这种贸易以何种方式展开?"

朱由检:"初步设想是划几块贸易区。比如,登州划一片地方出来,厦门划一片地方出来,广州划一片地方出来,我大明的商人可以在这三个地方与外国商人贸易,买进外国货也可以,卖出国内货也可以。

凡进入贸易区内的货物,征收2\/100的实物,凡运出贸易区内的货物,征收3/100的实物。

所有进入贸易区的商人,必须持有朝廷颁发的牌照。凡是在这三个贸易区进行的远洋贸易,均属合法贸易;除此之外均属非法,坚决取缔。"

郑芝龙听到这里,呼吸都快停住了,声音颤抖地问道:"朝廷…朝廷…这是要取消海禁吗?"

朱由检点点头,又摇摇头,"一步一步来,还没有到一股脑取消海禁的地步。"

郑芝龙心中一阵狂喜。

他是大明海外贸易的第一人,朝廷肯设贸易区,他郑芝龙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郑芝龙几乎是飘着走出总督衙门的。

他一进门,普特斯曼就找上门来了,急不可耐地问道:"一官,见到熊文灿了吗?"

郑芝龙:"我已经见过皇帝了!"

普特斯曼:"你们的皇帝怎么说?"

郑芝龙嘿嘿嘿傻笑不止。

普特斯曼一头雾水,"一官,你笑什么?"

郑芝龙把朝廷将要设贸易区的事说了一遍,普特斯曼也很高兴,问:"我什么时候可以见皇帝陛下?"

郑芝龙:“你不必见了,皇上说了1000万两白银,一个子也不许少,这是对你们的惩罚。"

普特斯曼:"1000万两太多,昆总督不会答应的,董事会也不会答应的。"

郑芝龙恼了,"不答应别答应,有种你们派军舰过来打。你们轰沉了我们上百条船,上万人,赔1000万很多吗?"

普特斯曼坚持要见朱由检。

郑芝龙不耐烦地说道:"蛮夷就是蛮夷,一点规矩也不懂。皇上说话那就是金口玉言,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吗?"

普特斯曼灰溜溜地回到巴达维亚。

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因为热兰遮城战败,追究巴达维亚总督昆的责任,罢免了昆的总督之职,旋即任命了新的巴达维亚总督伊诺。

伊诺原为墨西哥总督,以血腥镇压印第安人着称。

伊诺极端好战,大骂昆和普特斯曼,说他们是十足的懦夫,叫嚣对明朝宣战。

没有了昆,普特斯曼在巴达维亚没有任何话语权,索性辞职回到了阿姆斯特丹。

朱由检对这一情况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