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文华殿,熊文灿后背已经湿透了,他来到杨嗣昌府上,杨嗣昌热情地款待了他,两人是同年兼好友。

熊文灿心有余悸说道:\"文岳兄,吓死我了!皇上虽年轻,却好威严!皇上是不是嫌我抚闽不力?每一脚都踢在闽局的痛处!我想上书请辞,不知道皇上准不准?文岳兄位在中枢,得皇上倚重,能否替我周旋周旋?\"

杨嗣昌笑道:\"皇上一向赏罚分明,对事不对人,不委过于人,不苛责于人,只要你用心做事,皇上都会看到的,你不要想太多了。皇上都问你些什么?\"

熊文灿答:\"皇上先说宣郑芝龙进京,后说调郑芝龙攻建州,又说欲迁陕民开发东番。\"

杨嗣昌:\"你怎么答的?\"

熊文灿:\"我能怎么答?郑芝龙是海上霸王,不跟朝廷分庭抗礼就不错了。其为人狡诈多疑,怎么肯弃舟登岸,听宣进京?调他打建州更不可行。他已经横行东南沿海了,再把他招惹到辽东沿海,请神容易送神难,万一他跟建州合流了,岂不是天大的祸事?\"

杨嗣昌:\"你不会就这样跟皇上答的吧?\"

熊文灿:\"我哪敢这样直说?但事实就是这个事实。\"

杨嗣昌:\"除了姑息,你就想不出对付郑芝龙的办法吗?\"

熊文灿:\"没有实力,拿什么对付?郑芝龙船坚炮利,人多势众,以他的实力,如果割地称王,朝廷又能拿他怎么样?\"

杨嗣昌不好再说什么了。过了两三天,朱由检召见杨嗣昌,问他该怎么对付郑芝龙。杨嗣昌把熊文灿的话说了一遍。

朱由检沉思良久,说道:\"福建多山少田,土地贫瘠,无险可守,自古以来都是兵家不争之地。

但今时不同往日,世界己经进入大航海时代。福建是海岸线曲折漫长,拥有许多天然良港,今后前途不可限量。我准备下大力气经营福建,然后全力以赴将东番岛开发出来,因此准备在福建设总督。\"

杨嗣昌问:\"以谁为总督?\"

朱由检反问:\"你以为呢?\"

杨嗣昌以为是要派他去,说道:\"臣愿往。\"

朱由检道:\"不派你去,派孙传庭去。\"

杨嗣昌愕然:\"孙传庭在山西剿寇、屯田,干得有声有色,将他调走了,让谁接任呢?\"

这个问题,朱由检也很头疼,明末像孙传庭这样文武全才军政皆长的大臣太少了。山西地处最前线,是北京屏障,必须有最得力最可靠的人镇守。

朱由检:″那就调卢象昇任宣大总督。\"

杨嗣昌:\"卢象昇不是提督京营吗?怎么能再任宣大总督?\"

朱由检头都是痛的,什么叫捉襟见肘?这就叫捉襟见肘。

\"那就调李邦华提督京营。\"

杨嗣昌忧心忡忡说道:\"辽东局势刚刚有所好转,皇上就将卢象昇调走,没了机枪营,关宁军顶得住建奴吗?臣怎么恍惚听见黄台吉没有真死,是诈死………\"

朱由检吃了一惊,\"胡说!黄台吉是被袁崇焕诱杀的,赵率教亲自动的手。袁崇焕一向精明,怎么可能杀个人都杀错?你听谁说的?\"

杨嗣昌摸了摸额头,\"臣那日微服在酒楼吃酒,无意中听到了一句,说建州有个人和黄台吉长得极像,赵率教杀的是个替身,并不是真的黄台吉。臣看了那人一眼,那人立即走了……\"

一直以来,朱由检都隐隐觉得黄台吉死得不明不白,黄台吉比狐狸还狡猾,怎么会那么轻易地上当呢?会不会有什么隐情。

他叫了一声:\"来人。\"

徐应元走了进来。

朱由检说道:\"叫田尔耕过来。\"

不一会,田尔耕就来了。朱由检问道:\"建州最近有什么特别的消息没有?\"

田尔耕:\"多尔衮上位后,与豪格不和,阿敏与济尔哈朗也龌龊龊不断。\"

朱由检:\"有黄台吉的消息吗?\"

田尔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台吉不是早死了吗?\"

朱由检:\"我怎么听说黄台吉是诈死,死的是他的替身?\"

田尔耕以为这消息是许显纯传出来的,当即说道:\"不可能吧?黄台吉不是袁督师杀的吗?这还假得了?\"

朱由检吩咐田尔耕速派人去查,有了消息立刻回报。半个多月后,田尔耕报告说,黄台吉的确死了,什么替身不替身的,全是胡说的。

朱由检这才放心大胆调卢象昇接替孙传庭。袁崇焕上书,要将机枪营留下。朱由检不许。袁崇焕又写信来,要留下三十名机枪手,三十挺机关枪。朱由检仍不许。袁崇焕十分执着,再写信来,大加抱怨,说,一母生九子,君父何必太偏心?卢象昇有三百挺机关枪,辽西只要三十挺而己,很多吗?并且保证,专人专枪,严密保管,人在枪在,人不在枪还是在,绝不会让枪落在建奴手上。

朱由检无可奈何,划出十名枪手,十挺机关枪,交给赵率教专管,如果枪丢了,提头来见。

袁崇焕只想要到枪,无不应承。

孙传庭见袁崇焕要到了枪,羡慕得要死,也要十挺枪,朱由检只给了他五名枪手,五挺枪。

孙传庭高高兴兴从宣府出发到北京觐见。

朱由检在文华殿接见他。

孙传庭问道:\"臣到了福建,任务是什么?\"

朱由检摊开大明山川地形图,指着东番岛说道:\"你的任务是开发东番岛,十年之内,要往东番岛移民五十万人,将东番岛打造成一座海上要塞,牢牢控制住日本的海上贸易通道。第一期招募三万壮丁赴东番垦荒屯田。\"

孙传庭:\"三万壮丁赴东番,前期最少需要投入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粮食五万石,朝廷筹措好了吗?\"

朱由检:\"朝廷没钱,我只能给你十五万两银子,这还是我自掏腰包从内帑里出的。\"

孙传庭苦笑,\"东番岛偏僻荒凉,无人愿意去,这点钱够干什么?\"

朱由检:”我虽然没钱给你,但可以给你特殊政策。凡在东蕃开垦的土地,三十年之内免除一切赋税,这还吸引不到人去吗?\"

孙传庭道:\"开荒垦田,三年之内都是生地,粮食产量极低,到第五年,生地才能变成熟地。五年的时间很长,怎么熬过去?\"

朱由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可以在东番岛上炼铁造武器,伐木造船,组建船队,向过往外国商船征收过路费,还可以煮海为盐,贩卖到南洋各国。这还不够养活你自己吗?\"

孙传庭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造武器,造船,建船队,收过路费,煮盐,这和割地称王有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