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昇仿佛天生就是为战争而生的,只要披上战袍骑上战马,就浑身都是使不尽的力气。

他带着三百机关枪手,顶风冒雪往辽西出发。

前往辽东作战,首要的挑战是严寒。

朱由捡给他们每人配备了两身貂皮祆,两双貂皮鞋,两顶貂皮帽,连手套也是貂皮的。

和那些衣不蔽体的士兵相比,这样的待遇好到天上去了。

卢象昇最擅长的就是练兵,尤其擅长鼓舞士兵。天雄军机枪营到目前为止虽然只有三百人,但严明的纪律,逆天的装备,战斗力远超五万人以上的边军。

为了让他们尽快赶到辽西前线,解救受受难的辽东难民,朝廷给他们配备了九十辆战车,用来运输枪支弹药和给养物资。

这场雪下得实在太大了,绵绵密密,昼夜不停地下,仿佛要将前一百年后一百年的雪,一起下完。

行军极其艰难。

在离山海关还有三十里的地方,战车陷在没膝深的雪里,根本无法动弹,推,拉,撬,法子想尽,终究无济于事。

卢象昇深切地意识到,此行挑战极大。

好在山海关总兵满桂亲自带着三千关宁军来接。

\"嘿哟,嘿哟!\"

`使点劲啊!\"

号子喊得震天响。

三十人一组,三十人一组,硬生生将战车抬了起来。

满桂看到油光锃亮的机关枪,眼睛发直,问道:\"卢提督,这就是机关枪?你在古北口打死三千建州兵,用的就是这个?\"

卢象昇笑道:\"就是。\"

满桂道满脸艳羡之色:\"枪是好枪,能把建奴干个四脚朝天。可惜卢提督来的不是时候,要是在春暖的时候来,先拔掉西平堡,再打到辽阳去,打死那帮狗肏的。现在这个鬼季节,这么深的雪,走路都走不动,怎么行军,怎么打仗?\"

卢象昇道:\"满总兵说得对,现在的确不是打仗的时候。可是皇上实在不忍心看着辽东难民死在黄台吉刀下。\"

满桂说道:\"进入辽东并不难,但把分散在各地的难民聚集起来,再突破层层关卡怎安全带出来,却比登天还理。

这个季节大军无法出动,关宁军也帮不上天雄军什么忙。\"

满桂说的都是实情,卢象昇一时之间无言以对。

三十余里路,足足走了三个时辰,天快黑了才终于进入山海关。

卢象昇一进入山海关,便被它磅礴恢宏的气势震撼住了。

山海关背靠峥嵘险峻的燕山,万里长城盘旋于峰峦极顶,似银色的巨龙,迎风起舞,飞腾而上,飞向云霭缥渺的苍穹深处。

它的北面是苍茫的群山,它的南面是万顷渤海。

山海关如龙头伸入海中,畅饮着千层巨浪。

整个城垣与长城相连接,以城为关隘,形成浑然一体的锁关之势。

襟连沧海,头枕青山,故名山海关。

两京锁匙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洪武十五年徐达首建山海关,积二百年之功,山海关己成铜墙铁壁,成为蒙古人和女真人不可逾越的天险。

卢象昇二十二岁就中了进士,能诗善文,可是当他面对这座气宇非凡的雄关的时候,却词穷了,只是由衷赞道:

\"真是一座好关!\"

\"真是一座好关!\"

满桂哈哈大笑,卢象昇诧异地问道:\"满总兵笑什么?我说错了吗?\"

满桂笑道:\"你们这些满肚子学问的人,都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吗?\"1

\"孙督师第一次到山海关来,关里关外转了一个遍,末了说道,好关,真是一座好关!\"

\"袁督师第一次到山海关来,也是不停地说,好关!好关!\"

\"我就纳闷了,你们都是识文断字的秀才,这个时候不是该吟诗一首吗?怎么光知道说好关好关?\"

卢象昇大笑,\"孙督师和袁督师有学问是真的,我就是个打酱油的。他们都吟不出诗来,我更加不行。\"

在山海关歇了一宿,卢象昇明显感受到山海关就像一道分界线,关外明显比关内气温更低,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比刀子还要锋利。

吃过早饭,满桂说道:\"袁督师派人来传话了,说在锦州等着卢提督。\"

雪深难行,卢象昇在满桂的护送下,用了五天时间,才将枪支弹药送到锦州城下。

越往东走,风越劲,雪越猛,天气越寒冷。

到了锦州城下,袁崇焕亲自来迎接。

锦州原是明朝设置在辽西的军事重镇之一,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设在这里。

自从女真崛起以来,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成为辽西名副其实的前哨阵地。

它的东南方向十八里处是松山城,松山城偏北十八里是杏山城,而杏山城西南约二十里便是塔山城。

锦州、松山、杏山、塔山组成一个防御圈。

松、杏、塔三城犹如羽翼一样护卫着锦州城。

锦州往东,则与大凌河城、小凌河城、右屯,组成一个四边形防御圈。

在锦州背后一百四十里即为宁远城,为锦州之坚强后盾。

锦州战略地位至关重要,锦州在手,则松山、杏山、塔山握成一个拳头。

锦州城破,则松山、杏山、塔山三城俱下,宁远孤立,为之动摇。

锦州是宁锦防线的一个重要环节,打破这个环节,整个防线会随之崩溃。

临行前,朱由检交给卢象昇一个重要任务,要他一路考察关宁锦防线,评估关宁锦防线的价值和意义。

固守关宁锦防线,每年需银六百万至八百万两,实在是太昂贵了,压得朝廷喘不过气来。

卢象昇从山海关出发,经前屯、宁远、塔山、杏山、松山,一路走到锦州,沿途见到许多堡寨和防御工事,这的确是一块山河形胜的兵家必争之地,他的心里早己有了定见。

袁崇焕、祖大寿远远地迎了过来。

卢象昇跳下马来,朝袁崇焕和祖大寿拱手说道:\"大司马,祖总兵,象昇来了!\"

顺义之战、古北口之战,卢象昇名震宇内,袁崇焕跳下马,拉着卢象昇的手,亲切地说道: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皇上圣旨早到了,今天才等到你来,等得真是让人心焦!\"

卢象昇道:\"袁公将辽西经营得这么好,实在令人佩服。\"

袁崇焕闻言,十分喜悦,笑吟吟道:\"九台兄谬赞了。快进城吧!酒菜己备好,让将士们先暖暖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