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问道:"袁总督,你预判黄台吉下一步会怎么行动?"

袁崇焕:"不用想,黄台吉第一个回合吃了瘪,肯定是率军冲进关来,一顿猛砍猛杀,到处抢劫,到处放火。"

朱由检:“那怎么对付?"

袁崇焕:"出城野战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城里躲起来,等黄台吉攻城的话,用火炮打他。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眼下天气越来越冷了,黄台吉久攻不下,又抢不到粮草衣服,只好撤军,我们再在他背后追杀。"

这种打法真是够窝囊的,可是谁叫你技不如人呢?

朱由检:"那就加紧坚壁清野,没撤走的老百姓全部撤到城里面来,不许有一丁点粮食布匹物资落到黄台吉手上!"

孙承宗:"皇上放心,臣等这几天一直在这样做。"

朱由检:"还有,把这两年存的红薯土豆分配到各个县城里面去。“

各人都分头做事去了,朱由检才有功夫和卢象昇说话,问道:"你在宁夏干得怎么样?"

卢象昇:“宁夏极难极苦极穷,老百姓不仅吃不到粮食,连水也喝不上。

臣组织民众种红薯,种土豆,开垦荒地,挖渠引水,又清丈被边将和地方豪绅侵占的土地,共得到七万亩,租给无地的农民,靠着这笔租金,臣招募了五千人,编练成军,己经操练小半年了。

至于皇上交代臣的,耕者有其田,官绅一体当差,官绅一体纳粮,实在推不动。如果强行推的活,臣肯定死在宁夏了。"

朱由检叹口气,"推不动就推不动,这也不是短期内能办成的事。走,去看看你练的军。"

卢象昇:"皇上别看了,时间太短,练的还很不像样子。"

朱由检:"无妨。"

到了南郊,凛冽的寒风中站着五千宁夏兵。

朱由检看了一阵心寒,如此冷的天气,士兵们全都穿着极单薄的衣裳,绝大部分士兵连鞋都没穿,赤着双脚站在冰雪里,人人手中拿着枣红木棒,那就是他们的武器。

明军不满饷,满饷无人敌。

何处能满饷,建州黄台吉。

朱由检眼圈红了,“你们就是这样从宁夏走到北京的?“

"是跑来的。"

朱由检语带责备,"又没衣服又没鞋,你为什么不跟我说?"

"皇上也难。"

"我再难,能有你难吗?以后再不许这样了!"

又对徐应元说道:"从内帑取五万两银子,每人发十两。还有,叫宫里面的女子连夜缝制冬衣冬鞋,总共要五千套冬衣五千双冬鞋,一套也不许少。"

卢象昇:"臣替五千宁夏兵谢皇上关怀。“

朱由检:“谢我干什么?应该是我谢你。你天启年间不是编练过一支天雄军吗?"

卢象昇:"那称不上军,只有一千多人,早就散了。“

朱由检:"这支宁夏兵就叫天雄军吧"

捏了捏卢象昇肩膀,穿得也极单薄。

朱由检解下身上披风,披在卢象昇身上。

卢象昇扭过脸去,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朕招募了一支义勇军,有五万人,你不用回宁夏了,就在北京练兵吧。"

"是!“

朱由检头也不回走了,到了宫里,对周后说道:\"你把我平素不怎么穿的衣服鞋袜都归拢了。\"

周后问:\"怎么了?\"

朱由检道:\"卢象昇从宁夏带过来五千兵,衣不蔽体,光着两脚站在雪里,看得我心寒。送过去给卢象昇和他的兵穿。\"

周后:\"皇爷的披风呢?\"

朱由检:\"给卢象昇了。\"

周后皱起了眉头,\"这么冷的天,皇爷把衣服脱了给别人穿,也不怕冻着自个。\"

朱由检:\"卢象昇不是别人,他是自己人。论理,他还是你老乡呢。\"

周后忙问:\"卢象昇也是苏州人?\"

朱由检:\"他是宜兴人,离苏州很近吧?他十九岁南直隶乡试第七名,二十二岁殿试第九名,妥妥人中之凤。\"

周后得意地说道:\"论读书,我们江苏人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朱由检:\"看把你能耐的。周鉴读书怎么不中用,专会斗鸡走狗,游手好闲。都说外甥像舅,慈烺不会也那样吧。\"

周后恼了,\"吾家家贫,没钱读书。周鉴小时没人教,才没学好。\"

朱由检:\"那我给慈烺找两个好师傅,就找孙传庭和卢象昇,都是文武全才,上马能安邦,下马能定国,和熊廷弼有得一拼。\"

周后道:\"谁是熊廷弼?\"

朱由检一时气结,恼着脸对王承恩说道:\"你去内阁找孙承宗,叫他给熊廷弼平反,追赠太师,谥武忠,配享岳庙,叫文震孟代我写一篇祭奠熊廷弼的悼文,发往九边各镇。\"

皇太极在喜峰口、大安口吃了大亏,在马兰峪也没占到什么便宜,于是别出心裁,改从最西边的古北口入关。

只要攻下密云、顺义两座县城,就能兵临北京城下了。

这是蒙古人最喜欢的行军路线,庚戌之变,俺答汗就是这么干的。

朱由检和袁崇焕没料到皇太极会这么干,但皇太极偏偏这么干了。

这是在把明军当空气,我就孤军深入,有种你来断我粮道,抄我后路啊,看我怎么扁你。

袁崇焕重点防御方向在东边。

马兰峪~大安口~喜峰口是第一道防线,这一线如果守不住,还有通州~蓟州~遵化~三屯营顶着,皇太极必须一座城座城啃,时间上、粮草供应上根本不允许。

现在,皇太极突然放弃攻击中线的马兰峪和东线的大安口、喜峰口,转而攻击防守薄弱的西线的古北口。

袁崇焕只在古北口驻扎了五百人,领头的是一个守备名叫范承祖。皇太极率十万大军蜂拥而入,一眨眼的功夫就歼灭了五百明军。范承祖麻溜地举白旗投降。

从范承祖口中皇太极得知,守顺义的是参将周遇吉,只有两千人;守昌平的是参将曹文诏,有五千人;守顺义的是总兵满桂,有一万五千人。

皇太极大军突然出现在西线,令袁崇焕措手不及。

密云只是一座小城,根本扛不住皇太极十万大军的猛攻,古北口已失,周遇吉危矣!

但令袁崇焕意外的是,皇太极无视驻守在密云的周遇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顺义城团团围住了。

袁崇焕一时之间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皇太极行动迅速,将全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环城挖壕沟四道。

其中小壕两道,宽七尺深八尺,上铺秫秸树枝,覆盖厚土。

大壕两道,宽一丈三尺,深一丈八尺,面扔满了荆棘。

距此壕六丈远的地方筑土墙,墙上加垛口,远看宛如一座土城。

各旗还在自己营前挖掘一道拦马小壕。

后金沿城周围各处扎营三十五处,靠城最近的一道壕侧结营五处,靠近大壕一侧结营九处。

满桂插翅也难飞了。

皇太极严令各旗将士严守阵地,不许放一人出城。

他自己则在城北三百米的土山上建了一座了望台,整天坐在了望台上观察城中情况。

满桂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亲自操作红夷大炮,\"轰\"的一声将皇太极的了望台炸上了天。

第二天,土山上又长出一座了望台,满桂又将了望台炸翻了。

如是者三,爆脾气满桂也没脾气了。他舍不得打炮了。

打一炮就费掉了九两银子,这哪是打炮啊,这分明就是在烧钱。

皇太极气满桂,满桂也气皇太极。

他在城楼上架起红彤彤的火炉,从早到晚烤番薯,炖土豆,香气飘得满天满地都是。

我吃着,你看着,这滋味不好受吧,有本事你攻城啊,背井离乡,就是跑来喝西北风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