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将杨嗣昌的奏折递给毕自严看,要他无论如何也要筹集七百万两白银。

毕自严十分干脆地说道:\"没有。户部也不能天天围着杨嗣昌转,辽东王之臣、四川朱燮元,登莱袁可立,福建南居益、广东熊文灿,轮番着向户部要钱。要到钱就千恩万谢,要不到钱就骂娘,臣受这种腌臜气受够了。\"

朱由检头都快炸了,不耐烦道:\"每次让你拨钱,你就是这副腔调,能不能说点新鲜的?\"

\"臣说的都是实情。”

\"实情?什么实情?实情是年初就定下改革税率,到年尾了,一点动静也没有,是什么道理?\"

毕自严叹了一口气,说道:\"税改首先就要清丈土地。历朝历代清丈土地都是天字第一号难事。太祖是何等人物?洪武十一年清丈天下土地,一口气杀了三拨人,都没有把实际田亩数查清楚。现在户部用的黄册和鱼鳞册还是天顺年间的。\"

朱由检说道:\"既然税改远水解不了近渴,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毕自严问:\"还有什么办法可想?\"

朱由检:\"重启大明宝钞!\"

毕自严惊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痛心疾首说道:\"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假如皇上重启大明宝钞,一定会引得民怨沸腾!这种行为就是饮鸠止渴,为子孙后代考虑,绝不能干这样的事。\"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效仿宋元两朝的货币制度,建立了属于自己朝代的货币。

制作大明宝钞的原材料、宝钞图文的雕刻,防伪专用印章,一系列工程都有严格管理工序,防伪技术堪称一绝。

朱元璋规定,100文以上的交易,禁止使用金银和铜钱。起初,在强力的武力加持之下,大明宝钞信用良好,士民工商都十分乐意使用。

但是很快,大明宝钞就被朱元璋朱棣父子玩得臭不可闻。

洪武八年,为了赏赐功臣,朱元璋强令户部印钞局印制了价值1000万两白银的大明宝钞。

朱棣有样学样,五征漠北的军费开支绝大部分是通过滥发大明宝钞获得的。

更骚的是,大明宝钞只发行,不回收。

一通胡搞之后,大明宝钞急剧泛滥、贬值、形同废纸。

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宝钞退出了历史舞台,白银重新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

明朝白银产量极低,根本无法满足国内流通需要,造成国内通货紧缩。东南商帮、山西商帮、山东商帮从事走私贸易,赚取了大量的白银,明朝的经济命脉掌握在他们手中。

此后二百年,明朝一直为这个错误买单,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失去铸币权的损失,比萨尔浒惨败+开铁惨败+辽沈惨败+广宁惨败的损失,还要来得更惨烈,更长远。

对于毕自严的激烈反应,朱由检并不意外,大明宝钞的名声的确太臭了。

毕自严苦劝道:\"发行宝钞,首先得有准备金,朝廷穷得丁当响,臣实在想不出,如何让士民工商接受宝钞?\"

毕懋康也说道:\"强行发行宝钞,将会引起全面恐慌。正常交易将会断绝,朝廷将无法获得粮食、马匹这些战略物资,这将是一场灾难。\"

朱由检说道:\"你们说的这些,朕都知道。既然没有金银绑定宝钞,那就用食盐绑定。\"

毕自严竟然扑哧笑出声来,\"绑定食盐当然可行。但问题是,食盐也不在朝廷掌控中。\"

明朝效仿北宋,实行盐引制度,商人将若干粮草运至边关,换取盐引,凭盐引到指定盐场领取食盐,然后贩卖获利。

盐引有效期起初只有一年,后来延长到了十年,甚至二十年。

原本严禁四品以上官员领取盐引,但英宗之后,这项规定形同虚设,官老爷们有的是法子搞到盐引。他们不肯费巴拉跑腿做生意,转手高价卖掉盐引,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盐引发得越来越多。

几十年发的盐引要是真一起领盐,把全明朝人全腌了都用不完。

到了领盐的季节,长龙一样的船队停泊在盐场外,半年都领不到盐。

盐贩领了盐,大多没法快速卖掉。于是有了另一种景象,卖盐的船排成两条长队,一条长队卖历年旧引盐,另一条长队卖新引盐。

盐窝应用而生。

你交出一半盐引,某个口岸就归你专卖。

永久性的!

吸引人吧?

你还需要辛苦运粮草去边关换盐引吗?

还需要辛苦领盐吗?

还需要辛苦卖盐吗?

你占住了窝,啥也不用干,收收那些贩盐的孝敬,躺着就把钱赚了。

一个中等盐商,凭着盐窝,年入少辄十万,相当于十个亲王的年俸,二十个郡王的年俸,五百个大学士的年俸,相当于全国白银年产量。

白花花的盐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每一粒上面都写着\"官商勾结\"四个大字。

趴在盐上挖朝廷墙角,吸老百姓血吃老百姓肉的,是一个庞大得超乎想象的利益集团。

这个集团有藩王、有功勋显贵、有将门,有中央官员,地方官员,有大小盐商,有盐帮,有海盗。

想要给王朝续命,就必须打碎旧有的利益集团。

朱由检大喝一声:\"田尔耕、许显纯!\"

毕自严和毕懋康全都惊呆了,皇上这是要干什么?

两人小跑进来,恭恭敬敬叫了声:\"皇爷。\"

朱由检:\"你们两个,带三千锦衣卫,去一趟山西,查一查,看哪些人在向建奴和蒙古鞑子走私食盐、粮食、布匹、生铁、熟铁。

重点查一查山西八大家,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不要冤枉了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该抓什么人,就抓什么人,上不封顶!\"

听到朱由检的命令,两人不约而同地嘴角勾了勾。

近来朝廷内外裁撤锦衣卫的呼声很高。锦衣卫高官无不惴惴不安。现在皇上又派了一桩大活,锦衣卫又可以大显身手了,说明锦衣卫的作用是无人可以取代的,更说明那些人再怎么逼逼叨叨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