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第229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

好不容易应付完了一个月一度的皇子考察。

李恪如释重负地走出大殿。

“母妃,孩儿回来了!”

李恪快步走进寝宫,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杨妃见李恪回来,病娇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她温柔地抚摸着李恪的头,眼中满是宠爱。

“恪儿,今日你父皇考察,你回答得如何?”

杨妃轻声问道。

“回禀母妃,儿臣答得非常好!”

李恪得意地扬起眉毛,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登上皇位的画面。

杨妃点了点头,但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虑。

她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

“那李治答得如何,你与他比起来,谁更好些?”

李恪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

他有些生气地撇了撇嘴,撒娇道:

“母妃,莫非连你都开始喜欢别的皇子了?”

杨妃赶紧摇了摇头,解释道:

“怎么会,恪儿永远是最棒的!

只是最近这李治,风头正盛。

先是不知从哪找来五万石粮食,解决了关中饥荒,大获民心;

后又不知怎么就平息了谣言,体现了治理能力。

这昨夜啊,你父皇还连连夸赞他写的诗好,书法也好......”

李恪越听越不是滋味,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烧。

他愤愤不平地说道:

“那又如何?我可是太子,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他李治再风光,也只是个皇子而已!”

杨妃看着李恪气呼呼的样子,心中一阵无奈。

她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

“恪儿,你要记住,后宫每个人都是母凭子贵。

母妃的身份、母妃的地位,都与你紧密相连。

李治虽非太子,但也是皇子,绝不能掉以轻心。”

李恪被母妃的话触动,他紧握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母妃放心,孩儿绝不会让任何人威胁到太子之位!我会更加努力,让父皇看到我的能力!”

次日一早。

李恪洗漱完毕,便急匆匆地往御书房赶去。

皇上正在批阅奏折,见李恪如此早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哟,这不是咱们的太子爷吗?今儿怎么起得这么早?难道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皇上打趣道。

李恪一听这话,也不恼。

只是微微一笑,上前行礼道:

“父皇,孩儿今日来,儿臣有事相求。”

皇上放下手中的奏折,示意李恪进来。

李恪走进御书房,神情肃然,仿佛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

“说吧,什么事?”皇上问道。

李恪深吸一口气,正色道:

“父皇,孩儿之前确实太贪玩了,没有好好学习治国理政。但自从上次考察之后,孩儿深感自己的不足,决心要改过自新,好好学习,为父皇分忧。”

皇上听了这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好,好,你能这么想,朕就放心了。那你打算怎么学呢?”

李恪想了想,说道:

“孩儿觉得,治大国,若烹小鲜。

只有先把小鲜烹饪好了,才能烹饪大鲜。

所以,孩儿想从基层开始学起,去一些治理得好的地方看看。

儿臣此前听闻九弟谈论清风县治理得有声有色,儿臣也想亲自去见识见识,学习学习。”

皇上听了这话,眉头一皱,心中暗想:

“这治大国,若烹小鲜。何时成这个意思了?

不过,这恪儿能说出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看来还是有用功读书。

但是,治儿去清风县这事,不是秘密进行的嘛?!

说好要守口如瓶,他怎么转头就告诉了恪儿。

看来这治儿还是太过单纯啊!”

皇上想了想,说道:

“清风县的事,朕也有所耳闻。

不过,朕也很久没有出去走走了。

这样吧,这回咱们父子俩一起去清风县瞧瞧。”

李恪一听这话,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谢恩道:

“多谢父皇!孩儿一定不负父皇所望!”

皇上看着李恪兴奋的样子,心中也不禁有些期待。

这次出行不仅能让李恪学习到治国理政的经验,也能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

皇上点了点头,说道:

“好,那你回去准备一下,我们明日就出发。”

李恪闻言,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

他连忙告退,一路小跑着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皇上坐在御书房里,一手托腮,一手轻轻敲打着桌面。

香茗的雾气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里。

“朕这次微服私访,定要深入了解那清风县的治理情况。”皇上喃喃自语。

“田公公,速传朕旨意,让内务府备下行囊物资,咱们这次要轻装上阵,扮作商人模样。”

皇上突然提高声音,对一旁的田公公吩咐道。

田公公一听,立马点头哈腰地应承下来,转身就要出门去传旨。

“等等!”

皇上又叫住了他,

“别忘了,朕要扮商人,得备些商人的行头,比如算盘、账本之类的。”

田公公一拍脑门,笑道:

“皇上英明,咱家记下了。”

皇上又拿起一张纸,开始认真罗列需要准备的物品:

“衣物得带几套换洗的,银两得备足,干粮和水囊也不能少。”

说到这,皇上突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

“对了,还有马匹和车辆,得挑几匹脚力好的马,车辆也要舒适宽敞,这样才能确保路途顺利。”

田公公在一旁听着,心里暗想:

“这皇上扮商人,倒是挺有模有样的,连这些细节都想得如此周到。”

他忍不住插嘴道:

“皇上,咱家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上挥了挥手,笑道:

“公公但说无妨。”

田公公于是说道:

“皇上,咱家觉得,您这次去清风县,不妨少带些东西.”

皇上抬头疑惑地看着他:

“为何?”

田公公嘿嘿一笑,神秘兮兮地说:

“陛下忘啦?咱家前些日子到清风县传旨。

那地方可真是富庶得很,啥都有,新奇玩意更是一大堆。

您这次去,说不定能淘到不少宝贝呢!

所以,去的时候少带些东西,回来的时候就能多装些宝贝啦!”

皇上一听,哈哈大笑:

“田公公,你这主意倒是不错。

好,就听你的,去的时候轻装上阵,回来的时候满载而归!”

没多久,内务府总管走了进来,行了个大礼,恭敬地说道:

“陛下,一切准备妥当。

听说您要出巡清风县?”

“正是。”

皇上放下手中的香茗,抬头看了一眼内务府总管,点了点头道:“朕打算微服私访,好好看看地方的治理情况。”

内务府总管略一思忖,面带忧虑地说道:

“陛下微服私访,确实能够深入了解民情。

只是,陛下离开长安后,宫中政务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