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新明联盟共和国>第163章 推恩令

三个多月很快过去,1636年2月份来到德王封地,德王亲自迎接,嘘寒问暖,拿出珍藏多年的秋露白宴请朱以潢全家。德王的封地面积大,多达十几个城镇,总人口200万人。

船队放下部分移民,继续驶往周王封地,周王封地有金矿的消息,吸引了足足300万移民,朱以潢推脱不过周王热情挽留,只得住宿一晚参观新开封,跟大明开封府毫无二致。不过这里移民富裕,最低薪俸10两银子。周王私下开不少作坊,比德国发达些,新移民无不满意的。第二天一早,朱以潢船队离开周国,驶往新兖州府。

1636年3月,朱以潢到达新兖州府,泰兴王、王妃、朱以衍、朱以江、朱以海、朱春兰、朱春桃等早已等候多时。还有大批移民前来迎接,其中有一位小姑娘携带家人亲自给朱以潢送一束鲜花,感谢鲁藩开拓新大陆,给他们带来好日子。

“以潢见过父王,母妃。”

“免礼。”

“见过大兄。”朱以衍、朱以江等齐行礼。

“祖父!祖母!”

“大孙子,你们快过来。”王妃高兴道。

一大家子进入新兖州泰兴王府。

“以潢,鲁王病重,未能前来,特意交代为父告诉你。”

“父王,鲁王身体那么好,怎会得病?”

“你想想这又过十几年,再好的身体也经不住岁月的摧残。”

“父王说的是!”

“鲁王殿下年年上疏陛下,传位于孤,再让孤传位于你。鲁王说你为朱家做了大贡献,几千万百姓获得新生。

鲁王觉得你小子跟常人不一样,常人都是四书五经来治理国家,为做人准则。你小子完全不按四书五经套路来,反其道而行之。却把大明弄的蒸蒸日上,令人称奇!”

“父王过奖,孩儿没有什么大贡献,所有一切都是大明子民创造出来的,孩儿只是动了点脑筋,提出一些意见。

说实话,生在皇家感到很幸运,不愿看到大明亡国,天下纷乱,邪恶压制正义,劫掠当道。”

“吾儿竟如此高瞻远瞩,为父不及矣!”

“父王,吾想看望七伯!”

......

鲁王府。

“七伯,你怎么样?以潢来看您了。”

鲁王微微睁开眼睛,好像使了很大的力气。曾经红光满面的鲁王现在非常消瘦,顿了会,吃力的吐出几个字。

“以潢,没有你就没有一众藩王们的今天,大明不少子民还在挨饿中,寡人觉得你是文曲星下凡吧,你又不从文。反而从武从商,感觉你是瞎折腾吧,结果占了这么大的地盘,还有数不尽的金银,你又不贪恋这些东西,送给朝廷一点不心疼,吾等都觉得少了一块肉似的!”

“七伯过奖,小侄看到东吁、建奴、西夷、倭国越抢大明,抢的越多越强大,由此侄儿来了灵感,但这种行为为儒家所不容,只能去大明外面抢,来补偿大明内部物资不够!”

“目前来看,你没有做错,对待敌人就要采取雷霆手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吾大明还是仁义之师,只杀恶人,从未欺负过新大陆殷商后裔。”

“七伯,您好好养身体,新大陆和鲁国需要您!”

“寡人知道时日不多,还得交代你两句话,这么多藩国不好治理,一定阻止互相攻伐。最好学学汉武帝对付藩王的推恩令,把诸侯国均分。”

“侄儿知晓!七伯放心。”朱以潢也很矛盾,虽说推恩令很有效,但汉武帝后九十五年,西汉亡国,天下大乱,死伤无数。

鲁王闭上眼睛养神,刚才话语已耗费太多元气。

回到泰兴王府,全家一年未见,泰兴王组织大家吃团圆饭。新大陆应有尽有,跟大明本土一点不差,人力是大明两三倍,各种物价亦如此。

离开泰兴王府,朱以潢全家来到新府邸,一切都布置的井井有条安排好,就差拎包入住。十几个小娃娃感觉很新鲜,玩起了捉迷藏。

这里相当于南方气候,非常适宜居住。

1635年底,西藏改土归流已经完成,朝廷决定留5万驻军,10万人返回。经过数次劫掠,吴三桂、祖润泽二人,前后足足抢了1万万两银子,上交朝廷一半。有银子有美女,吴三桂乐不思蜀,不愿意回,祖大寿干脆上疏朝廷,留吴三桂驻守拉萨。

吴三桂虽然年纪轻轻,掌管五万大军,在乌斯藏确实说一不二,有人有粮草,渐渐滋生了野心,有了不该有的想法。

“润泽,自立如何?粮食不够就向首陀罗要,没有大明吾等也能过的滋润。”

祖润泽赶紧捂住吴三桂的嘴。

“表兄,你不要命了,传出去吾等还能返回大明么,家人怎么办?”

“表弟,三桂唐突!”

......

首陀罗王国建立后,为感谢吴三桂的恩德,奉吴三桂为首陀罗王国的弥勒佛,隔三差五送女人和银子孝敬。经过首陀罗王国的治理,所有首陀罗人都分到了田地,乞丐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波斯乞丐逐渐增多,有断腿的,有断胳膊的,让人感觉天竺颠倒了个。

大明日报战地记者唏嘘不已,看来不同人种之间没有和平,有的是不是你奴役我,就是我奴役你。想想南非黑人何尝不是,南非本来是科伊桑人的地盘,被白人屠戮差不多后,引进黑人,黑人成最低等人。现在黑人当家做主,白人地位变得低下。

战争让莫卧儿损失巨大,但是经过德里王国和首陀罗王国的治理,一年三熟,熬过四个月,枯木回春,粮价蹭蹭下降,真是打不死的小强。但是也只是降到2两银子一石,首陀罗和贱民占8成人,需求量巨大,天竺虽然一年三熟,但产量低下,粮食亦无多余,甚至还不够。莫卧儿时粮食是波斯人的,首陀罗和贱民一天一顿饭或两天一顿饭,所以只需要满足两成人需求即可,余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