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新明联盟共和国>第161章 疫情防治

1635年,朱以潢忙碌的一年,泰兴科研中心人员增加到3万人,简易收割机得到推广,马拉脱粒收割机基本研制成功,蒸汽机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蒸汽锻压机,蒸汽钻孔机陆续应用,蒸汽轮船已试行一年,完全没问题,已批量生产。

钢铁产能开始释放,各种铁制农具应运而生,已具备研发蒸汽火车、蒸汽汽车的条件,如果研究出蒸汽压路机,大规模修建公路亦不远。

鲁藩拥有3万艘船,支出大头是三百万水手薪俸,每月高达900万两银子,封国税收的七成,加上鲁商商会收入,方填平这个窟窿,移民的花费太高,不过值得,大明百姓手头金银,以可见的速度充裕起来。

朱以潢想想,移民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疫情防治。

鉴于历史上明末大瘟疫,朱以潢派人从吴江县请来的吴有性,组建泰兴中医研究中心,广招大夫和学徒达到千人,主攻鼠疫。

至于天花,宋朝时期都有种痘技术,明朝已经相对成熟,百姓接种很普遍。

我国古代发明的人痘接种法:

1、痘衣法:取天花患儿贴身内衣,给健康未出痘的小儿穿着二三天。

2、痘浆法:取天花患儿的新鲜痘浆,用棉签蘸取塞入到被接种对象的鼻孔。

3、旱苗法:取天花痘痂研成细末,置曲颈根管之一端,对准鼻孔吹入。

4、水苗法:取痘痂20-30粒,研成细末,和纯净水或人乳三至五滴,调匀,用新棉签蘸取,捏成枣核样,以线拴之,塞入鼻孔内,12小时后取出。

但这几种方法,依然有死亡风险,朱以潢召见吴有性。

“吴大夫,据吾观察,经常挤牛奶的百姓,可能会得牛痘,但不会得天花,吾想牛痘的脓浆能预防天花,感染上牛痘的症状轻,不会致死,牛痘取代人痘更有效、更安全。”

吴有性听后大惊:“此事需要实验,一一验证,万万不可拿病人生命当儿戏!”

“吴大夫尽管去实验!”

数月后,吴有性经过验证,一切如朱以潢所说。

得到验证后,朱以潢安排大明周报,把新方法刊登,传达到各地,一时大明、新大陆、南洋、南大陆等地掀起牛痘接种热潮。

大多数人认为明末大瘟疫是鼠疫,但是满清记录的是天花,朱以潢觉得各有道理,应该是两者皆有,鼠疫应该是持续干旱引起的,天花应该是草原带过来的,草原上太多重要人物死于天花。

天花病毒潜伏期约半个月,感染后,人会发高烧、全身无力、恶心想吐,脸上、胳膊上、腿上还会出现红疹,慢慢化脓、结痂。患者在咳嗽、打喷嚏、交谈时,病毒会通过唾液传播出去。感染者接触过的衣物等也有了传染性。

因无特效药,死亡率很高,只能预防......

明末大瘟疫又称京师大瘟疫,1633年,山西首次爆发。当时赶上李自成起义,再加上满明两军频繁交战,导致瘟疫在华北迅速蔓延。崇祯十四年,瘟疫传入北京,迅速造成京城大量人员伤亡。1644年,至少30%的北京人被鼠疫夺去生命。

解决完天花,吴有性全身心投入鼠疫研究中,不过对于鼠疫吴有性是专家级别的,有自己的一套治疗方法,吴有性的药方对非典亦有疗效。

吴又性着有《温疫论》一书,在该书中所列瘟疫病种有发颐、大头瘟、虾膜瘟、瓜瓤瘟、疙瘩瘟,以及疟疾、痢疾等急性传染病。

提出不能把这些疫病当作伤寒来治疗,否则会增加死亡率,症状相似,实际上由时气、伏气、瘴气所致,说白了就是病毒入侵导致。

而且特别提出了从口鼻而入,而不是古代人常常认为的从皮肤而入。

吴有性指出病毒来势凶猛,遇上身体素质稍差的人,就很容易感染致病。但如果身强体健或者病毒毒性较弱,那么感染后就存在不发病或晚发病的可能。

创立了达原饮一方以治疗瘟疫,甚至非典时候还立下大功。由方中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七味药材组成,主治疗瘟疫。吴氏又创立三消饮、白虎汤、瓜蒂散辅助治疗,达原饮加入大黄、羌活、葛根、柴胡、生姜、大枣就成了三消饮。

朱以潢除了对吴有性的医术无比敬仰外,亦对吴有性的人品十分敬佩,为了民族气节,宁愿被处死都不要剃发,妻子携子投河殉情,这是好多人做不到的,作为济世救人的医者,做出如此举动,令一些明末大人物汗颜。

亲自把吴有性请过来:“吴大夫,鼠疫是非常严重的瘟疫,死亡相当高,一旦发病,根本来不及医治,吾经过思考再三,想让你出几个配方,熬成药,然后瓶装起来,用瓶装起来,发送到北方各地,以备不时之需,发生鼠疫时直接饮用。”

吴有性:“世子,老夫倒是有几个方子,能治疗鼠疫。达原饮、三消饮、白虎汤等,如果能装瓶子里储存起来,快速发放到患者手中,将会挽救无数感染者,功莫大焉!”

根据药方,朱以潢成立泰兴制药作坊,生产相关试剂,免费发放到北方各地。做完这一切,朱以潢感觉大明已无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