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新明联盟共和国>第153章 鸟粪

1633年10月,紫荆城金銮殿,正在召开一月一次的朝会。

“陛下,臣看到大明中兴,实乃三生有幸。然年老昏花,力不从心,不足以担当大任,请求告老还乡!这已经是臣第三次申请致仕。”首辅刘一燝出列。

“刘爱卿,为大明鞠躬尽瘁,乃众臣楷模,准许归乡,朕内帑出一万两作为老爱卿路费。同时国库每月发5两养老银。以后所有致仕官员和皂吏皆有养老银!”

朱由校觉得现在有钱就要花,越花越有钱,免了徭役,增加不少关税和商税。

“臣谢陛下!”

刘一燝感激涕零,磕了几个头,流着泪离开大殿。没想到朱由校如此优待自己,总算没白为大明朝效力,往后的日子有保障了。

“朕想知道通州的实验田地结果如何?”

毕懋康赶紧出列,“陛下大喜,臣刚得到统计结果,用鸟粪后,上半年粮食增产八成,下半年增产一倍。”

“好消息,天佑大明!马上推广!朝廷准许明人出海找鸟粪岛,找到鸟粪岛,大明占9成,个人1成,工部联系鲁商周报报道此事。”朱由校急切道。

“臣遵旨。”毕懋康。

“毕尚书有功,赏2000两白银。”

没几天,大明周报火速报道此事。

宋应星对农业十分感兴趣,看到消息后对王徽说:“听说了么,经过发酵的鸟粪石能增加八成产量,如果研究出鸟粪石成份,说不定可以人工制造肥料。

王徽:“吾也听说,只是这些鸟粪都在东洋、南洋岛屿上,离大明较远,不过能够发现鸟粪岛,将会获得一成收入。”

“周报上说亩产未来能达到1000斤,你信吗?”

“信,以前吾未想过小麦还能自动收割,现在新大陆需求巨大,供不应求,至少需要十万台马拉收割机。”

“要不咱们也研究研究鸟粪成份,能人工制造肥料,对人类将是巨大的贡献!”

“老宋,吾还是先研究脱粒装置,早点把自动收割机给弄出来,吾认为这也很重要。”

“老王加油!这消息说鸟粪含有丰富的氮和磷,鸟粪就是种超高效肥料,这两样物质都是植物生长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

看着宋应星对农业如此热爱,王徽不忍心打断,敷衍着。

......

为什么鸟粪可以成为超高效肥料而其他牛粪猪粪没办法呢?

一点点的鸟粪就可以提供20%的氮,4%的磷,但一大坨家畜粪只有5%氮与0.2%的磷,鸟从来不尿尿,但鸟也要代谢水分的于是富有氮的尿液就随粪便一起排出,变成一坨坨黏黏却营养丰富的鸟粪。

在农作物成长的同时,土地力也会下降影响收成,经过几年的采收,土地就会变得贫瘠而无法耕作。使用这些鸟粪后,土地就会恢复活力。

随着消息发酵,各地人士议论纷纷,粮食能达到1000斤,简直是天方夜谭。一时间鸟粪成了香喷喷,各行业人才产生了和宋应星一样的想法:“研究鸟粪中的成份,青史留名,为大明3万万人做出大贡献。”

由于倭国受到建奴和大明的双重打击,再加上内斗损失惨重,开始闭关锁国、休养生息,大明也不愿打扰倭国。东洋现在属于大明内湖,只要不碰到大风暴就没事。想想毛利人划着小木船跑数万里,海盗颜思齐纵横南洋和东洋,荷兰一万多艘武装商船全球抢劫捎带行商。大明子民亦有探险精神,大明能跑到新大陆、南大陆,区区小岛算得了什么,各路人马纷纷出海寻找有鸟粪岛屿。

登莱水师运输船再次起航开往新大陆韩国沿海,遭到了土着的拦截,要求大明运输船禁入,韩藩派人来解释。

很早的时候,印加人就已经开采海岛上的鸟粪,来给农田施肥,所以他们管这些岛叫“瓦努”,意思就是粪便。印加帝国深知鸟粪对农业的重要性,他们把众多鸟粪岛分配给不同的农业地区,以防止过度开采,并在鸟类繁殖季节禁止人登岛,违反者将被处死。

大明要想开采 ,必须花银子补偿土着,韩藩愿意替朝廷掏腰包,只要雇佣土着开采鸟粪即可,繁殖季节不能开挖。这些韩国沿海的鸟粪岛,是怎么来的呢?

由于韩国这里属于四大渔场之一,鱼类丰富,鸟群以鱼为生,在此繁衍生息。鸟群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20万只,岛上常年干旱无雨,大量的鸟群排出的粪便堆积如山,厚度达数十米。

船队负责人二话不说搬出20万两银子,交给土着代表买断这些小岛。对大明来说能用银子搞定的事就不是事情。

大明如此爽快,一是人口快速增长,每户七八个孩子,充足的食物和足够银子看病,儿童夭折率比15年前下降八成。二是,金银铜大量流入,单庆国铜矿收入就顶大明田税收入,朝廷不缺金银铜。

大明土地开拓已达极限,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提高粮食产量,鸟粪的效果优于农家肥,朝廷愿意下血本购买鸟粪。因为低廉的运输成本外,还有人口的急速增长。

随着蒸汽机的到来,大明周报不断表示,由于很难找到更多的适合开垦的土地。以前那种通过开垦更多土地来养活增加人口的方式已经不再可行了,要解决人口持续增长可能引起的粮食短缺,需要靠好的肥料提高农业产量,而粪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大量的氮、磷、钾等各种营养元素,在人工肥料出现前,粪肥是非常好的。

说到粪肥令人想起农家肥,农家肥料其实说到给农田施肥,咱们中国人说自己是祖宗,这世界上没人敢跟咱们争。大家肯定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牲畜的粪便是最好的东西。

过去农村好多老年人,天不亮就背着一个粪筐出门去拾粪,拾动物的粪便,收集起来进行发酵,再把肥料撒到田地,庄稼增产明显。

《其民要素》记载了农家肥制作方法,农民收割完庄稼,把秸秆儿碾碎,扔到牛圈里头。牛本身就在不停的排便,同时在牛圈里来回走动,把秸秆和牛粪混合在一起,形成非常好的发酵原料。再把原料堆放起来,用土覆盖好。经过一段时间发酵成熟,抛洒到田地当中,田地产出要远远高于其它国家,这个时候的欧洲还不知道如何利用粪肥,产量极其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