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新明联盟共和国>第130章 提高俸禄

1630年2月,泰兴王朱寿镛送来100万两金子,朱由校特意安排朱寿镛上朝。众人跪拜过后,王安尖声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朱寿镛:“启禀陛下,朱以潢年初计划选秀定下二位平妻,为了大明与奥斯曼土耳其进一步合作,抵制西夷,以潢愿意迎娶奥斯曼土耳其皇太后妹妹安娜为妾。”

“准,朱以潢与国有功,不限国籍!”

“小王谢陛下!”

刑科给事中刘懋出列道:“启禀陛下,明俄大战消耗相当大,臣想如果撤销驿站,可以节省一大笔费用。当今天下州县困于驿递的约十之七八,而驿递用于公务的仅十分之二,用于私事的占十分之八。”

御史毛羽健出列说:“驿递一事,最为民害。兵部调动部队征用驿车的文书只见发出的,不见交回的。一些人将乘坐驿车的文书互相借用,一张纸经过多次涂改和修补。差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名如纸。敲骨吸髓,见闻心寒。朝廷应该捉拿这破坏驿递制度的人。”

朱由校如坠入云里雾里,两年前你俩一直都撺掇吾撤销驿站,奏疏被一直压着,你俩到底是什么意思?

“两位爱卿,朝廷用度紧张,只是暂时的,花出去的越多,收回来的税也越高,再说过一年朝廷就会有银子,这不非洲发现大金矿。

用于私事是朝廷补贴你们官员的辛苦费,大明俸禄相对于宋朝低不少,适当补贴些。要不给你们涨俸禄,每年涨一成如何,驿站由公费改为自费?

驿站涉及到国家安全,万万不能取缔,想想幽王烽火戏诸侯?诸侯得不到确切的消息而亡国。再说驿站是太祖定下,怎能妄言废止?违反祖制?”

毛羽健、刘懋哑口无言。而众臣炸锅,到底是涨俸禄好呢还是驿站福利好呢?

“老夫在驿站可是吃拿卡要,驿丞无不应允!”

“老夫官职低除了吃住什么也捞不着!”

......

群臣分成两派,官职高的不同意改变,官职低要求涨俸禄。毛羽健、刘懋二人没料到竟是这种结果。

最后少数服从多数,进行驿站改革,每年涨一成俸禄,官员出行自费。

下朝后,朱由校安排魏忠贤,查查毛羽健、刘懋为何脑子抽风,朱由校心想大明不缺银子,你节省什么?朕还害怕花不出去呢?两天后,魏忠贤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朱由校。

先说毛羽健,他最初提出驿递制度的问题是源于自己家庭矛盾。

毛羽健的妻子温氏是一个悍妇,而且是善妒的悍妇。毛羽健自从娶了温氏后,每天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所以在天启八年当毛羽健从一名知县升职为御史调入京城后,他每天开心的都会笑醒。

调入京城后,随即娶了小妾,过起了自己认为的正常人的生活。谁知有一天,温氏突然从老家赶来,给他来了个措手不及来捉奸。小妾最后被温氏打死,他自己也被罚跪了一天一夜。

事后,毛羽健觉得是驿递制度的问题,传递消息和人太快了,于是恨驿递,每天想破头怎么让驿递消失,于是持续给朱由校递了两年奏疏。

刘懋和毛羽健是亲戚,他非常清楚毛羽健的家庭状况和毛羽健递交给朱由校关于驿递奏疏的目的,并大力支持。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有为青年,他也想做出一番成就、升职加薪、光宗耀祖。

“什么,裁撤驿站竟是家庭矛盾?公报私仇?二人是亲戚、儿戏儿戏。”朱由校很愤怒,这些都是什么些儒生,跟泰兴王世子不是差一点半点,还是朱家人靠谱。

“传旨,毛羽健公报私仇,视国家制度为儿戏,革去职务,贬为庶人。温氏杀人由刑部负责审案。刘懋知情不报,贬奴儿干都司任知县。”

众臣哑然,原来是这么回事,官员的道德底线去哪里?如此下去,陛下还敢重用吾等吗?于是乎京城所有官员纷纷跟二人划清界限,上疏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