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新明联盟共和国>第101章 开海

泰兴王长途跋涉运送千万两银子,敲锣打鼓,一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京城收到消息,户部侍郎何宗彦和内帑主管太监王安亲自迎接,两人为银子该归哪里争吵不休。户部侍郎认为应该归国库,太监认为应该归内帑,最后两家干脆抢了起来,一人抢一半,皆大欢喜。

“财帛动人心啊!”泰兴王感叹道,自家儿子厉害,每次出门回来都不空手。

朱由校带群臣为泰兴王接风,得知鲁藩、周藩、德藩移藩,又省了一笔养藩费用。

“泰兴王朱寿镛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赐座。今天大家不醉不归。”朱由校提议道。

首辅刘一燝出列:“陛下,内阁与六部尚书经过商议,大明也许到了该开海的时候,大明不再缺银子,而是缺物质,比如粮食,植物油,白糖,木材等。报纸上说东洋天然渔场也能养活千万人,不知真假?”

韩爌道:“几个月前倭寇新幕府岛津忠义再次臣服大明,东南沿海已无外敌。况且鲁藩掌握新山东大银矿,也就相当于大明掌握新山东银矿,全面开海条件已经具备,臣支持开海。”

“臣等附议。”

朱由校看了看朱寿镛,问道:“叔祖,您来说说什么个情况?”

“小王觉得有点夸大,养活百万人应该不成问题。以潢跟小王说过,全天下共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鱼最多,最肥美,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名贵品种。”

“朕觉得造一些大船,成立捕捞队,出海打鱼如何?这大洋东西两万余里,鱼类根本捕不完,解决百万人口粮也是功德一件。”

“臣等附议!”众人一致赞同开海。

“启禀陛下,鲁王担心西夷联合起来。拔除西夷这么多据点,不得不防。鲁藩请求招募十万士兵,用来保护移民和众藩王。”

“鲁藩征兵,一律准许!”朱由校丝毫不怀疑鲁藩征兵目的。

朱由校瞅了瞅,大家都不动筷子,好像心事重重似的。

“大家不必拘束,喝酒吃菜!”

泰兴王看满满一大桌子宫廷酒菜,菜量比平时多了不少,新兖州府到京城,一路舟车劳顿,饥肠辘辘,端起酒杯,拍起朱由校马屁。

“小王敬陛下雄才大略!”

群臣:“臣等亦敬陛下雄才大略!”

朱由校:“干!”

然后大家放开吃喝,不再顾忌什么,甚至有人还猜起了酒令,和负责倒酒水的宫女开起了玩笑。半个时辰后,众人酒酣耳热,说着胡话,韩爌更是似醉非醉,踉跄着出列。

“陛、陛、陛下,老、老臣听说新山东白银储量100万万两,开采不尽,金矿铜矿储量亦很可观,臣请求将这些划归大明所有。”

朱由校才明白,这帮臣子在打银山的主意,笑道:“韩爱卿,这是泰兴王世子朱以潢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跟朝廷无关。”

朱寿镛正在大吃大喝,来不及吞咽,一个激灵,赶紧出列道:“陛下,这个以潢说过,金银铜不能解决饥饿,不能增加大明粮食产量,愿意把新山东的金银铜两成上交朝廷。”

虽说银山为朱家人所有,但是永远开采不完,可见其储量之丰富,谁不想要呢?朱由校听后十分开心。

“看看,还是咱朱家人体贴大明,体贴朝廷。你们啊,让你们拿出一两估计都要吵嚷半天。”

首辅刘一燝觉得两成已不少,出列道:“泰兴王如此慷慨,吾等敬泰兴王一杯。”

众人再次举杯。

散席之后,朱由校特意留朱寿镛聊家常。

“叔祖,如果没有世子朱以潢,这大明江山内外忧患不知何去何从,多亏世子打败建奴赶走林丹汗。佛郎机和倭国有用不尽的金银,两国一直买大明物资会快速发展壮大,大明会越来越缺少物资,粮价高企,百姓望粮兴叹,前几年陕西出现大批饥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如有人振臂一呼,天下纷纷响应,大明亡国不远矣!”

朱寿镛顺着朱由校说道:“陛下过奖,小王认为买垮大明绝不是危言耸听!”

“朕决定封鲁藩为鲁国,德藩为德国,周藩为周国,鲁王统御各封国。”

“小王谢陛下!”

“好好辅佐鲁王,鲁王已上奏朕,将来传位于你,你们一众藩王齐心协力,组建新大明,再造新华夏。大明遇到危险还得靠你们前来相助。”

“小王何德何能?不过陛下放心,吾等众封国一定紧紧跟着大明,听从号令!”

......

第二天早朝,金銮殿上。

次辅韩爌站出来:“陛下,如今大明不缺银子,每年马六甲都能收到800万,臣请再次增兵20万人。”

朱由校:“准,卫所兵战力如何?”

“呃,战力比以前强点点,拉到战场上肯定不行。”

朱由校稍微有点不悦:“卫所不养大爷,整改,一年内能上战场。京营待遇最好,以后打罗刹国布置到前军,后退者斩!”

于是卫所、京营进行革新,勋贵子弟平时享受惯了,面对革新,反对却无力阻挡。现在朝廷兵马强盛,九边兵马随处一镇拉过来,卫所、京营都不是对手。至于造反逼迫陛下,现在陛下有钱有粮,威望远远高于两年前,只能放弃世袭的金饭碗。

拥有燧发枪和火箭炮的两镇兵马,轻而易举击溃叶尔羌和瓦剌,叶尔羌汗国和瓦剌投降,贵族迁到南洋未知名岛屿,朱家军担任新部落首领。

西南土司一直找机会蠢蠢欲动,看到大明新式火铳有贼心没贼胆,一推再推造反时间。叶尔羌和瓦剌投降,继续震慑西南土司。却震慑不了布哈拉汗国,两国接壤,布哈拉汗国好战,双方摩擦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