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少将军他恃宠而骄>第72章 八百里加急送情书

  赫连瑾从袖袋中拿出一只香囊,里面的糖,早在十四年前就已经吃完了。

  沈绍安的出现,像一缕阳光,穿透厚厚的乌云,给赫连瑾黑暗扭曲的世界,带来了一丝光明和温暖。

  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上,也会有人喜欢他、惦记着他开不开心,难不难过……

  那些糖,在那些苦涩的、孤寂的黑夜里,给了他难得的甜蜜和慰藉。

  绍安早就不记得这个香囊,也不记得当年要自己娶他做媳妇儿这件事。

  沈大将军在京那三年,约束他约束的紧。孩子还小,脑海中的记忆总会被不断出现的新鲜事物代替。

  尤其像绍安这样精力永远充沛、对任何事都想尝试去做的孩子,他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沈大将军离京后,在沈太夫人和沈夫人的溺爱纵容下,沈绍安更是成了一匹脱了缰的野马驹。

  所以,当他以摄政王的身份将九岁的沈绍安召进宫,让他做新帝伴读的时候,绍安看向自己的眼神里,好奇里终归是有了陌生。

  当然,最多的是接下来需要认真读书的苦恼。

  赫连瑾唇角微勾,眼里溢出一丝笑意。

  他将手里的香囊放到鼻下闻了闻:香囊被他带在身上带久了,丝线都磨起了毛边。可那甜丝丝的糖的滋味,却一直留在了他的心里。

  摄政王不说话,身后的侍卫便默默跟着自己主子,在承恩寺后山漫无目的满山乱走。

  一直走到一棵三人合抱的大树下才停了下来。

  见自家主子盯着大树底下那个树洞看,身后的侍卫面面相觑。

  侍卫甲:树洞底下是不是有宝藏?看主子那热切的眼神跟看见自己小媳妇儿一样?

  侍卫乙:你猜对了,这个树洞就是当日摄政王逮他小媳妇儿的地方。

  侍卫甲:来,展开说说?

  侍卫乙:就是那天,摄政王从这个树洞旁抓住了逃课来猎兔子的沈九爷,终于找到合适的借口,成功将沈九爷拐回了府……

  山下一匹马快如流星,从远处疾驰而至。到了山下,马未止步,人已飞掠而下,扶着腰刀朝着山上一路狼奔。

  到了山上,听承恩寺的和尚说摄政王去了后山,那人立刻拔足往后山跑。

  终于在半山腰看到了负手而立的摄政王。

  来人不等气息喘匀,疾步而至,在赫连瑾身后十步远的地方单膝跪地,从腰间取出一封未署名的信,双手平举至头顶,“启禀摄政王,赵总管遣人快马送回来一封信。”

  赫连瑾一听,不等侍卫接信,自己已经迅速冲了过去,伸手将来人手上的信夺了过来。

  信封拆开,厚厚一沓信笺,展开后有小小一只夹层落到地上。

  赫连瑾来不及捡掉到地上的信,迫不及待看向信笺上的内容,结果令他大失所望:信不是绍安写来的,字迹是沈时戬的,全是人名。

  他垂下眸子,望着地上折的小小一团宣纸,犹豫片刻才将其从地上捡了起来。

  展开看时,竟是一幅信手涂鸦的画。

  画上是一窝燕子,仔细看燕子身上还有字,一只身上写着“美瑾”,一只身上写着“帅绍”。

  赫连瑾心里顿时软的一塌糊涂。

  等他看到燕子窝上挤成一团的“摄政王府”四个字,从小到大从未有过的感受一下子从心底涌了上来。

  他说不清那是一种什么感觉:酸酸的、胀胀的,有欣慰、有酸涩,是苦的,更是甜的……

  这种五味杂陈的感觉,直接将他的眼泪逼了出来。

  他的绍安……

  是在告诉自己:摄政王府是他们的家,他们是夫妻,是家人,现在分隔两地也是在为了家而奔波。

  他和绍安的家!

  那座住了十多年,却被他一直当作驿馆一样的宅院,突然在他心里有了归属感。

  赫连瑾强忍着内心激荡的情绪,顺手将第二页翻了上来。

  刚刚看清画上的内容,赫连瑾心里狠狠一跳,手忙脚乱将信揉起握在手里,一口气呛到了嗓子眼,顿时惊天动地地咳了起来。

  侍卫连忙上前,“主子……”

  赫连瑾一边咳一边摆摆手,转过身背对着侍卫,再次展开信,看的面红耳赤心跳如鼓。

  他无声地笑了很久,才轻声自言自语道:“真是,调皮……”

  想起绍安临行前对他说的那句话,赫连瑾又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他的绍安对谁上谁下这件事,还挺执着的。

  但是他却无所谓,只要绍安喜欢,他都依着绍安。

  胸中积压许久、听了无数次诵经都没能疏解的郁结瞬间消失不见,赫连瑾只觉得天高云阔,胸襟之间豪情万丈。

  天蓝了、水清了,鸟鸣山更幽,风过云更闲……

  世界真美好!

  赫连瑾抻了抻胳膊,长吁一口气,语气轻快地道:“走吧,回城。”

  跟在后面的两个侍卫用力低着头,两个人谁也不敢看谁。

  他俩都挺好奇,这封信里到底写了些啥啊?

  他们那么光风霁月、一身正气的主子,背对着他们笑得浑身都在发抖,活像个第一次出手就偷到了稀世珍宝的贼!

  能让主子从狂风骤雨瞬间变成晴空万里,也只有那远在北关的沈九爷能做到了。

  看来赵总管加急送来的是沈九爷的家书。

  赵总管可真是个好人。

  不,那简直就是个活菩萨啊!

  以后背地里少骂他两句。

  前段时间一向跟在摄政王身边的云帆不知因何事触怒了摄政王,被摄政王赏了二十鞭,赶去了颖州。

  云字影卫统领云荆被主子派去跟了沈九爷,云帆又被赶去了颖州。

  这些日子,摄政王的脾气阴晴不定,着实让云鸣吃尽了苦头。

  云字影卫都很想念沈九爷。

  尤其怀念沈九爷住在摄政王府那段日子。

  诸位朝中大臣也是。

  户部一年一度的户籍核查、财税征收等事,原本都是按旧例来的,突然就被摄政王挑出了几处错误,将户部尚书骂了个狗血淋头,差点就罢了他的官。

  户部尚书回家哭得连他七十多岁的老爹都惊动了,以为自己儿子得了不治之症,即将撒手人寰……

  还有吏部尚书,在呈上来的地方官员考核报告之后,被摄政王发现有几个曾经因贪污受贿永不录用的人名出现在了官员考核册子上。

  厚实的奏折一下扔出去,直接将吏部尚书的额角砸了个血窟窿。

  旁边坐着的小皇帝赫连徵吓得浑身一抖,差点从御座上跳起来。

  吏部尚书不敢请假,每天官帽里露出的白棉布,朝中同僚看着,皆是心有凄凄然。

  尚书省右仆射更是因为一点小小的错误,被摄政王赶去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臣去了。

  还有几个朝臣或贬黜或降职或罚俸……

  摄政王像条喷火龙,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

  这都几个月了,朝臣们的日子过得如履薄冰。

  就连平时说话最硬气的太师、现任中书省中书令的钟南峻,每次禀奏政事,也都斟字酌句、小心翼翼。唯恐一个不小心,哪个字说错了,就戳到了摄政王的痛脚。

  小皇帝赫连徵更不用说。

  连着两个月,都陪着皇叔一直批阅奏章批阅到子时末,第二日卯时初还要上朝理政,眼下青黑一片,也不敢有任何怨言,打哈欠都得憋着气。

  不懂的问题也只敢问一遍。

  朝堂之上皇上和朝臣噤若寒蝉,只有赫连瑾在恶龙咆哮。

  最后还是赵弗猜出了赫连瑾郁结所在,在沈时戬呈上沈绍安立功请赏的奏章后,就主动请缨去了北关。

  沈绍安写好信刚交给他,立刻就派人八百里加急给赫连瑾送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