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家父李二,撕个盟约怎么了>第36章 辅机,这是朕的家事!

话音一落,整座大殿都鸦雀无声。

一众大臣有些呆愣在原地,瞠目结舌地看着。

长孙无忌是何人?

尚书右仆射!

寻遍整个大唐,怕是也找不出几个能比长孙无忌更有权势的人出来。

不管是谁见到长孙无忌,都得脸上陪着笑,仔细斟酌自己的话。

生怕哪句话说的不对,得罪了长孙无忌。

即便是陛下,对长孙无忌那也是有礼相待。

可是现在,李恪竟然敢如此不给长孙无忌面子。

称呼长孙无忌为长孙老贼也就算了,还打算用重戟直接砸烂长孙无忌的手!

此时,长孙无忌面色铁青至极,眼神中的冷芒一闪而过。

随后,抬头看向李二。

他不信李二真的不担心玄武门之变再次发生在大唐。

他更不信李二会对手握三千铁骑的李恪没有丝毫猜忌之心!

即便李恪是李二的亲生儿子,也是如此。

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李二便会点头定死李恪的谋反之嫌。

只要点头,那他日后自然有的是手段对付李恪,让其明白得罪他这个尚书右仆射的后果到底有多么严重!

李承乾脸上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心中已经料定李恪的下场。

今日李恪即便侥幸不死,也势必得脱层皮!

此时,朝中一些投靠长孙无忌和李承乾的大臣正在低声议论着。

“长孙大人不愧是长孙大人,随便一出手,便可置人于死地。”

“这李恪如此天纵英才,若是就这么死了的话,倒是有些可惜了。”

“天纵英才?任其再怎么天纵英才,也终究只是一个身怀隋唐两朝血脉的庶子罢了,便是死,也死不足惜!”

李恪负手而立,随意打量了一眼这些人,嘴角带着一丝笑容。

“居然这么希望本王死……”

李恪嘴中轻声念叨着,眼神中的冷意让人有些不寒而栗,“但这一次,恐怕要让你们失望了。”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李二的身上,等待着李二的回答。

李二背着手,看向了李恪,轻声开口道:“恪儿。”

“儿臣在。”

李恪站了出来。

“辅机是我大唐栋梁,日后不可再如此无礼。”

李二沉吟数声,轻飘飘地开口道。

李二话音落下,全场瞬间陷入死寂。

包括程咬金在内的一众大臣皆是瞠目结舌地看着上方的李二,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怎么想也想不到李二居然会如此避重就轻。

李恪瞒着所有人的眼睛,暗中招募三千铁骑一事连提都不提一下。

只谈及李恪先前出言不逊一事,轻飘飘地来了一句日后不得如此无礼。

如此回答,分明就是默认了李恪之前所说的话。

不管李恪是否谋反,这都是大唐皇帝和大唐皇子之间的家事!

你长孙无忌的手,伸得确实有些太长了!

“怎么可能!李恪暗中招募三千铁骑,分明就是想着谋反!”

李承乾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口中不断低吼着,“为什么父皇根本就不在意此事,为什么父皇就是不愿定死李恪的谋反之嫌!”

他真地想不明白李二为何会如此偏爱李恪。

即便李恪有着谋反之嫌,也根本不将此事放在心上。

若是外人在此的话,怕是要以为李恪才是大唐的太子。

李承乾红着眼睛,身体克制不住地颤抖着。

一种不妙的感觉,涌上心头。

李二如此偏爱李恪。

他这个太子之位,怕是保不住多久了。

“玄武门之变……”

李承乾握紧拳头,一个疯狂的想法在脑海中出现。

既然太子之位保不住,那倒不如干脆不坐了!

直接去坐皇位,岂不是更好?

似乎是想到什么,李承乾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身为太子,他太清楚他这个父皇的能力到底有多么恐怖。

和李二相比起来,他还是有些太嫩了。

真想着给李二来场玄武门之变,怕是他都还没有动手,便已被李二所查觉。

此时的长孙无忌,已然呆愣在原地。

眼神中,尽是难以置信。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上方的李二。

追随李二多年,他本以为自己已经摸清楚了李二的性格。

李二在想些什么,他也自觉能揣摩出来。

但直到此刻,他方才明白什么叫做君心难测。

觉得能猜到李二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不过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陛下……”

长孙无忌还想再说些什么,但话还未说出口,便已被李二打断。

“辅机,这是朕的家事。”

李二眼睛微眯,语气有些重了起来,“你,当真要管吗?”

话音落下,一众文武百官面面相窥一眼,面色要多复杂就有多复杂。

自长孙无忌跟随李二,这还是李二第一次用这么重的语气跟长孙无忌说话。

话语的内容,也有些让人震惊。

居然直接开口承认李恪是否谋反之事乃是家事,连默认都懒得默认了。

这样做,当真不是一般地偏爱李恪啊……

“既是家事,微臣自然不敢管。”

长孙无忌沉默了一会儿,方才开口道。

他已明白。

今日之事,怕是要就此不了了之。

有陛下的袒护,还想着继续定死李恪的谋反之嫌,属实有些不太现实。

闹到最后,那别说给李恪定罪了,怕是连他自己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看着正低垂着眼眸,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的长孙无忌,李恪眼中的冷芒一闪而过。

他可不会天真的认为李二现在的态度便会让长孙老贼放弃对付他的想法。

但没关系,时间还长。

他有的是时间陪这老谋深算的长孙老贼慢慢玩!

“行了,无事便退朝吧。”

李二摆了摆手,随后对着李恪开口道:“恪儿,你随朕到御书房。”

李恪点了点头,“是,父皇。”

一众文武百官缓缓退去。

李承乾恨恨地看了一眼李恪的背影,随后冷哼一声,离开了太极宫。

“有些麻烦了。”

李泰轻叹一声。

李恪不仅有着如此才智,手握三千铁骑,还如此受李二信任。

若是李承乾当真从太子之位滚下来的话,那最有可能坐上太子之位的人,无疑会是李恪。

“好在其身份是个不小的枷锁,要不然本王怕是连争都不敢和其相争。”

李泰沉默了一会,心中默念道。

……

御书房。

李二负手而立,静静等待着李恪的到来。

“见过父皇。”

李恪拱了拱手,踏步走进御书房。

“今日让你来,是因为朕有一事想要问你。”

过了好一会儿,李二方才缓缓转过身,目光看向李恪。

眸光如实质。

让人有些退立不安。

“父皇还请直言。”

李恪直视着李二,云淡风轻地开口。

“在渭水河畔手撕盟约之时,你可曾想过此举会带来什么后果?”

李二缓缓开口道:“要是颉利可汗未曾退去的话,那接下来等待着我大唐的,将会是万劫不复的局面!”

“儿臣当然想过后果。”

李恪拱了拱手,“但儿臣更知这盟约不撕,我大唐的尊严便会彻底赔上!”

“至于颉利可汗未曾退去……”

李恪眼神中的冷芒一闪而过,“要是颉利可汗真不打算撤离的话,那儿臣也只好让他永远地留在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