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第29章 高朋满座

“易狐狸,你叫我来究竟所为何事啊?这里竟然还有这么多人在场。难道你不清楚,在外人看来,我们早就已经反目成仇了吗!”张兮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和疑惑。

易林却毫不在意地笑了起来:“哈哈,不要担心嘛,这些都是自己人啦。哎哟喂,好久不见啊,小道士真是越来越成熟喽!瞧你这模样,都快要长出胡子来咯!”

张兮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儿地反驳道:“你这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嘛!你连眼睛都瞎了,哪里看得出我变得成熟了,更别提什么长胡子的事儿了?”

易林摆了摆手,继续调侃道:“嘿呀,我可是听得出来你的声音发生变化啦!正值青春期嘛,男孩子都会长喉结的,声音自然也就变粗了些哟!如今的你若是自称为道爷,那肯定像模像样的。而从前呢,你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儿、小道士罢了。”

张兮有些不服气地嘟囔着:“可我身手矫健,武艺高强啊!”

易林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嗯,那倒是没错!若不是因为你实力超群,能打善战,李玙又怎会绞尽脑汁也要将你留在他身旁呢?要不然啊,他恐怕早被那些被各方势力派遣而来的高手给暗杀掉喽。”

“他可是许诺国师之位啊!这等诱惑,世间又有几人能抵挡得住呢?然而,对于我这样淡泊名利之人而言,这些所谓的荣华富贵皆如过眼云烟、虚无缥缈罢了。想当年,如果不是受你所托,要我暗中守护着李玙那个家伙,恐怕他早已命丧黄泉,不知死过多少回了!哪里还轮得到他登上皇位,坐拥天下呢......”

紧接着,张兮开始详细讲述起这些年来李玙所遭遇的种种刺杀事件。其中,各路高手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而最为惊险的一次,当属心影阁阁主——南陵夫人亲自出马之时。当时情况危急万分,若不是张兮使出浑身解数与之周旋抗衡,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说不定李玙早就成为了刀下冤魂。

一番寒暄过后,易林终于点明了此次召集众人前来的真正意图。他面带微笑地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日高朋满座,在说正事之前,我先来个大揭秘......”

“大揭秘?有意思!易林兄赶紧说来听听。”梁羽迫不及待地回应道。

“那我就先从我自己相关的事情说起吧。想当年,年少青衫薄,我与好兄弟小狼一起放火烧毁村庄后离岛而出,踏上了前往长安城的征程。那时的我,满心以为自己肩负着纵横家的神圣使命,渴望能拯救日益衰落的大唐王朝于水深火热之中,并顺带查明我那死鬼老爹易信之离奇死亡的真相。然而,时至今日,各种蛛丝马迹都显示,我当初的想法简直就是大错特错,何等的愚昧无知。所谓的‘太白现,天下变,纵横出,乾坤定’,以及那个传说中的纵横之子身份,统统都是无稽之谈,只不过是轶史阁精心安排,并在幕后操控的棋子而已......”

易林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梁羽惊愕的声音打断:“易林兄竟然不是纵横之子?那我梁羽呢?我梁羽又算什么?”

“我们都是轶史阁选出来的棋子。轶史阁的势力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一只操控傀儡的无形之手,潜伏在暗中,一步一步的引导着我我们的所作所为。大唐鼎盛时期,轶史阁甚至暗中操控着整个国家方方面面的势力。”易林笑道。

“轶史阁到底是什么组织?”梁羽忍不住问道。

“轶史阁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创立的特工处……”易林笑道。

还没等易林说完,梁羽、张兮等人异口同声说道:“什么特工处?”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只听令于李世民的秘密组织。李世民时期,这个组织的主要组成机构是翰林院、不良人和蝠网。”易林说道。

“什么!”众人惊讶道。他们实在想不明白这三个机构怎么会扯到一起去。

“明面上看起来,这三个机构之间似乎没有任何关联,但实际上,它们彼此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其中,翰林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大脑一般的存在。它承担着分析局势、制定决策等关键任务;不良人则如同身体中的四肢,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其最大特点便是具有极高的机动性和行动力;而蝠网就像无数根敏锐的触角,广泛地搜集各种信息,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情报网络。”

易林顿了顿,继续说道:“正是凭借着这样一套完善且高效的组织架构,李世民才得以如鱼得水般地掌控朝局,治理天下,并最终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盛世大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变迁。当李世民离世后,武则天开始执掌大权,这三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机构也逐渐销声匿迹,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无人知晓究竟由谁掌控的轶史阁。”

易林不紧不慢地讲述着有关轶史阁的详细情况。当听到这番话时,梁羽不由得眉头紧皱,满脸狐疑地追问道:“莫非就连现今的圣上也对这个轶史阁束手无策吗?”他简直无法想象,究竟有何种势力能凌驾于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上。

“确实如此。不过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后发现,自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以后,轶史阁便以翰林院作为其核心据点,并巧妙借助不良人和蝠网之力,反而在暗地里操纵并影响着皇帝们的决策方向。像翰林院中德高望重的老院长李明通、掌控蝠网的检校左司郎中韦应物以及统领不良人的不良帅袁无忌等诸如此类的人物,均属于轶史阁中的核心要员。然而依我所见,轶史阁的幕后黑手恐怕远不止这些人罢了。”易林语气凝重地回答道。

“这么些年来,始终无人能够打探到丝毫与轶史阁相关的消息,易林兄又是如何知晓得如此详尽呢?”梁羽好奇地询问道。

“山人自有妙计。我那死鬼老爹易信之曾经也是翰林院学士,还曾帮过唐玄宗顶罪,他曾经也是轶史阁的一员,这也是为什么会在去长安城访友无故身死的原因。易老头他肯定是触犯了轶史阁的利益,被轶史阁安排一场意外给灭口了。我就是查他的死因,抽丝剥茧,查出了轶史阁的种种秘密。”易林说道。

“那你说纵横之子是轶史阁的棋子又是何意?”梁羽好奇地问道。

“唐玄宗不断地派人查轶史阁,想要抽轶史阁的老底,与此同时,朝廷式微,节度使做大,内忧外患,大唐岌岌可危,这也危及了轶史阁的利益。毕竟朝廷越强,轶史阁掌控的权利就越强。于是乎,轶史阁便想出了纵横之子这一出戏码。轶史阁想要操控通过纵横之子的行动来达到除旧皇换新皇、削弱藩王、抵御外敌、重振大唐一系列的目的,如此一来,轶史阁便会稳住他隐藏在背后操控一切的地位。”易林缓缓说道。

“只可惜,纵横之子失控了。”梁羽感慨道。

“没错。我的老师,还有梁羽兄的老师,肯定都是轶史阁的重要人物。轶史阁派出他们两人各选一名弟子,培养成为了纵横之子。”

“但老师对我确实是倾囊相授,除了叮嘱我乱而后治,从未有过什么刻意的要求。”梁羽疑惑道。

“我的老师亦是如此,倾囊相授,除了叮嘱我匡扶大唐,也未曾提过什么别的要求。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后来肯定发生了什么变故,使得轶史阁对纵横之子失去了控制。或许是你我的老师发现轶史阁藏于背后操控朝野的做法是错的,所以背叛了组织吧。这些都无从考究了。”易林感叹道。

“没想到传说中的轶史阁竟然有如此秘辛。”梁羽等人异口同声地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