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进击的大明铁骑>第112章 赵龙逃遁

眼看着赵龙骑着马逃了开去,杨延宜率领着锦衣卫们,在后面追赶起来。

整个北京城门都已经戒严,门口更是站满了守卫,仔细的核对着每一个出城的人。

赵龙双腿夹着马匹,右手握住了弩箭的箭尾,一狠心咬着牙就将弩箭给拔了出来!

弩箭的箭头显然是特制的,原本带着倒刺的三棱箭头,已经被杨延宜更改为圆头的,也没有倒刺。

这样极大的降低了弩箭的杀伤力,也让这枚弩箭只刺破了赵龙的血肉,并没有伤及骨头。

即便是这样,可那伤口依然“汩汩”的流着血。

赵龙撕开一条衣襟,从臂弯下绕了过来,将伤口死死的捆扎起来。

做完这一切后,他长长的吐出来一口气,又皱起了眉头。

林云从轿子里面踢出来的那个人究竟是谁?

仓促之下,他虽然看到那人穿着母亲的衣服,但他可以确定,林云一刀砍死的一定是另有其人。

即便如此,他也深深的担心着母亲,怕她因此受到了惊吓。

现在他们的把戏都已经做足,就看那个洋人会不会因此而上当了。

在他骑马拐入一个小巷子的时候,又看到了那辆马车,静静的停在小路的尽头。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心态,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更加的狰狞和绝望些,策马就朝着那辆马车直奔而去。

快靠近车厢的时候,他“唰”的一声抽出了绣春刀,挑开了车厢门。

康尔顿手里拿着一柄短柄的火铳,直直的指着他。

赵龙嘴角止不住的颤抖起来,他虎目含泪,一声怒喝道:“为什么!你们不是说了会把我的母亲还给我吗?”

康尔顿耸了耸肩,低声说道:“不是还给你了吗?你自己没能救得了她,怎么还怪到我们身上了呢?”

“我要你们偿命!”赵龙扬起刀,做势就要往车厢里钻。

康尔顿“啪嗒”一声,将那火铳的击锤掰开,直直的指着赵龙,缓缓说道:“时代变了!这是欧洲最新研制的火器。个人的勇武,从现在开始,将毫无用处。”

那支火铳跟赵龙所见过的火铳都不一样,没有火门也没有火绳,反而有一个高高扬起的金属击锤,底下还有这样的扳机。

赵龙脸上带着不甘心,将刀插入鞘内,转身便走。

“没有我们,你逃不了的!更何况,你还有赏金没拿到,不是吗?“康尔顿在后面说道。

赵龙背对着他,扭头愤恨的说道:”金子?我要那有什么用!我母亲都死了!“

”好吧,我换一个说法。杀死你母亲的,是大明,而不是我们!我现在给你一个报仇的机会,你要是不要呢?“

康尔顿已经从线人那里知道了赵龙的母亲,已经被锦衣卫当街斩首的消息。

除非那些锦衣卫们正好身边有一个身形和赵母相差不大的人,还穿着赵母的衣服,这个可能性太小了。

他并没有怀疑这一切都是假的,因为事情发生的太快了。

赵龙望着康尔顿,眼里是控制不住的仇恨。他想了片刻,缓缓说道:”总有一天,我会跟你算这笔账的。“

康尔顿不以为意的点了点头,一把将赵龙拉上了马车,又顺手拿下了赵龙腰间的刀。

看着那把造型古朴,脊背上还用鎏金工艺刻着龙纹的绣春刀,康尔顿轻蔑的一笑,将它扔在了一边。

马车也缓缓的启动,开进了一个小院子。

空着手的赵龙和康尔顿,还有赶车的约翰都下了马车,走进了院子中。

院子的中间有一口水井,康尔顿将那火铳的击锤放下后,又插回了腰间。他在水井旁,拿出来三个鼓鼓囊囊的皮口袋,又递给了赵龙一个。

皮口袋直径约有两尺,口袋上镶嵌着一个铜质的塞子。

康尔顿将铜塞子含在嘴里,用嘴咬着顺着绳子跳下了水井。赵龙也连忙跟着照做,咬着那皮口袋就跳了下去。

水井里面的水特别的凉,康尔顿一边踩着水,一边在井壁上摸索着。

突然,只听到一阵沉闷的声音,水井侧壁露出来一个洞口。康尔顿叼着皮口袋,就钻了进去。

赵龙也连忙跟了上去,约翰则在最后面。

那洞口也就能容纳一个人躬着腰在里面穿行,里面早已注满了水,好在他们叼着的皮口袋里面有空气可供他们换气。

几人往前游动着,出去大概几十步远,感觉到头顶有光亮传来。

赵龙第一次用这个东西,他感觉到里面的空气都被他吸完了,现在憋气得紧。

看到头顶传来的光亮后,他连忙松开那玩意,拼命的就往上游着。

等他钻出头来之后,康尔顿和约翰早已上了岸。这条地下河,竟然与护城河是相通的。

赵龙费力的爬了上来,看着身后高大的城墙,默默的叹了口气。

可就像他说过的那样,这条路很难走,也只有他能走而已。

他抹了把脸,钻进了岸边停靠的马车内。

康尔顿和约翰已经换好了衣服,看到浑身湿漉漉的赵龙,康尔顿伸手递给了他一套干净的衣服。

赵龙一愣,在马车外就换了起来。

这套衣服竟然也颇为合身,康尔顿见他换完了衣服,又将湿衣服收好。

车厢里,不仅有适合赵龙体型的衣服,甚至还配备了金创药和干净的麻布。

赵龙一声不吭的处理着伤口,也更加提防起康尔顿来。

……

马车走后不久,杨延宜也率人赶到了这里。他必须拿捏好追击的分寸,既不能让那洋人察觉自己在做戏,又不能真的追赶太凶了。

可他实在想不通,那洋人还有什么手段可以逃出这戒备森严的紫禁城。

他们顺着车辙,赶到了那个小院子。

此处距离城墙已经很近了,但这个位置是没有可供出入的城门的。

车厢经过搜查后,只找到一把绣春刀,其他什么也没有。

院子也经过锦衣卫们仔细的搜查过了,里面连住人的痕迹都不曾有过。

杨延宜看着延伸到水井边的脚印,扭头观察了一下四周,拉着绳子就跳了下去。

他也发现了那条水道,但他钻进去,游了十几步之后,便觉得气短,不敢再深入,又游了出来。

显然,赵龙他们已经顺着这条水道,逃出了戒备森严的北平城。

现在是二月底,北平依然非常的寒冷。

浑身湿透的杨延宜,坐上了马车,就准备回家更换衣服。

林云的母亲之前身体不好,在刘一针那里诊治了许久,现在好了很多。

她正扶着一个老太太,缓缓的走入家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