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高桌上放了一溜晒干的小葫芦,按大小个儿排的,葫芦上下两个肚子都滚圆标志,没有太大也没有太小的,显然仔细挑过,看着很是舒坦。

  顾兰时抱着星星进来,星星看见葫芦,胳膊伸着身子拱着,嘴里喊着“要、要”。

  苗秋莲接过外孙,让站在高桌旁边的高椅子上。

  星星在椅子上站稳,笑嘻嘻就伸手就抓住一个葫芦,小手啪啪拍在葫芦肚子上。

  “噢哟,这小胖手,这么有劲。”苗秋莲在旁边捧场,星星更高兴了。

  今天一大早,苗秋莲就让竹哥儿捯饬了一番,头发洗了,换了新衣裳,鲜鲜亮亮到方金凤家,找方金凤小女儿做针线玩耍。

  当然,做针线是假,相看才是真。

  今儿来的汉子是隔壁清水村的,姓刘,比竹哥儿大一岁,今年十七,家中殷实,上头有个大哥,底下三个弟妹,人丁是兴旺的,刘家大哥已经娶妻,嫂嫂是个老实性子,话少厚道,待弟妹真真不错。

  顾铁山和清水村的刘向交情很好,特地过去仔细打听了一番,再加上隔壁村离得近,不说流言闲话,最起码一些人家的大事都听过一耳朵,心里原本就有底。

  刘家汉子的事,在方金凤来说媒时,顾兰时就了解的差不多了。

  小丫生下来后,家里其他人不说,花惜霜几乎每天都在,他没事就带星星过来转悠,说说闲话,顺便逗逗侄女。不过今天花家大哥过来,接走了花惜霜和小丫,说让回外祖家住几天,过段时日就送回来了,花老爹和花老娘想外孙女跟想心肝儿肉似的。

  “怎么样?看见了?”顾兰时看向竹哥儿问道。

  竹哥儿提起茶壶给几人倒茶,哪怕知道会有这一遭,还是微红了脸,尤其一抬眼,看见哥哥满眼的好奇,那眼睛都是亮的。

  “哎呀。”他不禁扭捏了一下,想藏住脸上那一点笑意,但还是忍不住露出来。

  顾兰时一看这模样,就知道有戏。

  到相看这一步了,自己爹娘自己知道,对幺儿惯着呢,要是竹哥儿不愿,这事儿就不得成,可只要竹哥儿点了头,这事就好办了。

  他拉着弟弟坐下,高兴极了,连声问道:“是个什么样的?他也看见你了?”

  “你猴急什么,小声点儿。”苗秋莲瞪他一眼,得亏是在自家,不然让人听到他俩嘴里说的都是汉子,长八张嘴都说不清了。

  顾兰时笑嘻嘻的,自家屋里,又有谁能听见,见竹哥儿害羞,他抬头又问苗秋莲:“娘,到底怎么样了?你俩都不说,让我干着急。”

  苗秋莲抿嘴笑,随后才说:“你是没瞧见,刘家那小子那模样,还挺俊的。”

  “个头儿没姑爷那么高,不过十里八乡,鲜少有能和姑爷比的人。”

  顾兰时点点头,确实,他头一回看见从边关回来的裴厌,也被那么高的个儿吓了一跳。

  苗秋莲又道:“却也不矮,挺壮的,不是瘦猴麻杆的模样,干起活来,你别说,真挺有劲的。”

  庄稼人挑女婿,够不到什么钱权显赫人家,看重的自然是力气和干活的熟练,遇着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哪能愿意,连地都种不了,成了亲一家子都得喝西北风去。

  “长得俊?”顾兰时在这么多话里,听到了这几个字,他揶揄笑着,用胳膊肘轻轻戳一下坐在旁边的竹哥儿,挤眉弄眼的。

  竹哥儿没憋住笑,竭力咬住下唇,逼自己不要露出来,不然也太羞人了。

  在看到顾兰时神色后,他一下子被戳中了藏在心底的那点小心思,又是羞又是急,伸手去推顾兰时:“哎呀,你怎么这样。”

  他急得跺脚,朝苗秋莲嚷嚷:“娘!你看他,哪有这样做哥哥的?”

  星星站在高椅子上拍小葫芦,啪啪响个不停,看见阿姆在笑,他停下手,也咯咯笑出声。

  苗秋莲抱着星星过来坐下,满脸喜意,见竹哥儿羞恼了,才笑瞪一眼顾兰时:“行了行了。”

  “那娘,你和我金凤婶子说了?”顾兰时笑眯眯问道。

  星星抱着小葫芦不撒手,苗秋莲陪外孙玩,伸手拍了拍葫芦肚子,随后星星也拍一下,闻言她抬头,说:“可不,刘家小子一走,我跟你金凤婶子说了会儿话,见竹哥儿愿意,就同她点了头,后头就看那边怎么回话。”

  顾兰时点点头,心想他们家竹哥儿模样好,年纪合适,再说了,他们家日子也不差,算得上门当户对了。

  *

  清水村。

  刘知安同老娘张芸芳一起进了家门,他爹刘才和大哥刘知福都在家里干活等着。

  他是外姓汉子,干完活不好停留,只能和老娘先回来,回头等媒人过来,再说后面的事。

  刘才蹲在窗根下吸烟杆,见人进了门,将烟袋锅子往地上磕磕,随后起身,问道:“如何?”

  话音刚落,就看见二儿子神色带喜,他心里一下子就松了口气。

  刘知安没多言语,只朝爹和大哥点点头,示意自己愿意。

  “这都几个了,再不乐意,非得急死我和你爹。”张芸芳在旁边道,边说边往灶房走,系了襜衣忙起来,这回和之前着急上火不一样,她面带笑意,心中那叫一个欢喜。

  刚才回来的时候就问过老二意思,这不一路都是高兴的。

  说起来刘知安相貌不错,他家日子也好,从十五岁起,就找媒人说亲,也有人见他模样好,特地上门来说。

  可刘知安是个死脑筋,不但相看过一个了,还在路上无意碰见过另外一个,愣是说没对上眼,不愿意,嘴里还叨叨着什么缘不缘的,听都听不懂。

  她常常骂老二,念两年书认得几个字,就长能耐了,连亲事都不顾,关起门来过日子不都一样的。

  不过回想起来,那顾家小哥儿,模样周正又漂亮,要说还挺合眼缘的。

  西屋。

  刘知安将新衣裳脱下,露出健硕的身躯,他换上旧衣站在桌边倒水喝,微垂的眼眸被长睫覆盖。

  再抬眼便露出一双没什么锋芒凌厉的眼睛,瞳仁黑而温和,鼻梁英挺,唇不薄不厚,是十分端正的相貌。

  兰竹。

  这名字一听就好。

  刘知安坐在炕沿,眉眼里不觉带上一点笑意,从窗外看进去第一眼,称不上惊艳,可眼前就是一亮,他心里像有什么被拨动一下,轻轻的,但经久不散。

  之前还相看过一个,是个姑娘,论模样和打扮,其实比顾兰竹还要胜两分,他也懂对方是漂亮的,可就是心里觉得没劲,打不起成亲的精神。

  他娘骂他死脑筋,他确实这样,不乐意就是不乐意,无论家里人怎么劝,他都不愿成亲,直到今天。

  ——

  竹哥儿和刘知安相看之前,顾兰时就知道对方是谁,就是他和清水村人不熟,不知道是哪家,还特地问了一下他娘。

  等回后山了,他同裴厌说了一声,第二天裴厌去清水村屠户家买肉了,假作不经意闲转,到刘知安家门口晃了一下。

  虽没见着刘知安,但见刘家家境不错,房屋院墙整齐,裴厌心里有了数,起码竹哥儿成亲后吃饱穿暖不成问题。

  想想也是,岳丈岳母仔细挑的人家,肯定不会差。

  *

  方金凤那边第二天就同顾家回了话,两家人都欢喜,这亲事,自然就妥当了。

  顾兰时惦记着竹哥儿的事,离得近,走几步的事,因此早早知道了,高兴之余,也有竹哥儿长大了的感慨。

  小时候才那么一点点,小时候长得又白又好看,就是爱哭,泪包儿一样,捏一下脸蛋都要哭几声,如今竟到了成亲的年纪,真是不知不觉。

  隔壁村离得近,比大姐姐二姐姐回娘家方便,而且他们村人不说买肉,买豆腐肯定是往清水村去的,能随时照看到竹哥儿,这么一想,顾兰时心里就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