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望阙台【完结】>第104章 三四 秋月明(一)

  在擒虎军回京不久,珗州朱雀河出了奇景,数百条鲤鱼拍成长队,远远看就像是一条巨龙,许久不散。

  朝中有官员上疏,说鲤鱼成龙,其实是祥兆,是上天在嘉奖官家的功绩。李祐寅非常高兴,于七月改元建兴,欲展鸿鹄之志。

  时光飞逝,分明夏才至,这会儿已然八月半。

  因是中秋,宫中赐宴,群臣入殿与陛下共贺中秋。

  且说朝堂之变,原先太尉赵仕谋官拜殿前司都点检,后以病为由休闲在家,到了八月,又称病重,不能朝见。官家怜他年事已高,免奉朝请。

  又因右相齐延永请辞职官,官家于七月新拜右相。原本上欲除尚书右丞曹规全为右相,同颜辅仁私下里商议时,颜辅仁力拒立其为相。无奈,官家只得另择资历深厚的御史中丞杨荀,大拜其为相。

  经佟刘起义,朝中罢数位官员,为补漏阙,颜辅仁举荐大理寺两位寺正林珣、雷孝德,皆入三省,分别任尚书省左司郎中及尚书省右司郎中。另有御史台数个差遣空缺,原监察御史刘宜成授殿中侍御史一职。

  至于原先李祐寅考虑的谢曹两家联姻之事,因曹规全婉拒,便也作罢。

  正逢中秋,圆月悬空,筵席热闹,群臣皆坐,举盏吃酒。好几月不见的太尉赵仕谋也坐在其中,李祐寅看赵仕谋已经全无从前骁勇善战的影子了,分明白发横生,全然老态。赵仕谋真的老了,现在他被罢去兵权,什么威胁都没有了。这就是李祐寅最想看见的事情,他多吃了好几盏酒。

  筵席上正在玩飞花令,每年都要玩一场。这是文臣们颂圣的最好时机,总之什么诗词都能用来颂圣,哄得李祐寅非常高兴。武官们玩不进去了,他们低头喝酒,有时候被文官们讽刺了,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新任右相杨荀与殿前司副都指挥使谢祥祯坐得近,交谈颇欢。颜辅仁坐在前,偶尔与赵仕谋说话,但意兴不足。

  谢承瑢与谢忘琮坐一起,他们不爱喝酒,吃了几筷子菜就又闲住了。

  “你今天不高兴?”谢忘琮问。

  谢承瑢点头:“我总有不详的预感,却又不知不详何处而来。”

  “今天日子不一般,官家要是吃多了酒,兴致来了,就今日把你的婚事下旨了。”

  谢承瑢果然紧张起来:“不要下咒。”

  他往后面看,赵敛也无趣着呢,正撑额玩碟子里的菜,拨弄酒盏。

  “我和赵二的事情,爹不知道吧?”谢承瑢问谢忘琮。

  “不知道他知不知道,你还怕爹知道?”

  谢承瑢说:“我就是不想那么麻烦而已。”

  飞花令玩完了,李祐寅举起酒杯就要喝酒,就在此时,刘梦恩托着一个锦囊躬身而进。

  李祐寅问道:“是朕向道长请的贺词么?”

  刘梦恩说:“是。”

  “好,拿过来!”

  李祐寅提起袖子,和群臣解释说:“今年年初,我在奉先祠外元清宫碰见一个道行很深的道长,很灵。正好今日中秋,我特意请人去向他求了一份贺词,就当着诸卿的面启封吧。”

  他缓缓揭开绢纸,只见那上面清清楚楚的几个字:十天子,旦迎朝。除旧符,恭新桃。

  他愣了一下,同刘梦恩说:“道长记岔了,今天可不是除夕啊。”

  刘梦恩也望过绢纸贺词:“兴许是道长记岔了。”

  李祐寅满心疑虑地反复读那十二个字,转而笑说:“既然是道长记错了,那就当是他写的新年贺词吧。朕读出来,也没有什么不要紧。”

  曹规全带头叉手道:“恭听陛下。”底下官人们都叉手说:“恭听陛下。”

  “明天子,旦迎朝。除新符,恭新桃。”

  “好文采!真乃生花之笔!”底下那些大文人纷纷鼓掌,“我们读了这么多年书,都写不出如此好的贺词!”

  赵敛本来在玩酒,听到这些话,不免觉得万分滑稽。他稍仰背,躲着讪笑起来。

  纪鸿舟揶揄道:“真不愧是大才子们。”

  程庭颐不解:“难道写得不好么?”

  “正是因为好,我才夸。”纪鸿舟说。

  赵敛食指沾了酒,在桌上随意写了一个“飞”字。今天玩的飞花令就是“飞”。

  “为什么偏偏是‘飞’呢,因为官家终于能飞了。”赵敛歪在一边,偷偷看着前面谢承瑢的背影,“真是好词。”

  “赶明儿,我也替二哥到道观里求个贺词。”纪鸿舟说。

  “哦,求什么?”

  “当然是开过光的贺词。”

  赵敛嘲弄道:“你最好是求个我和谢同虚的,保证成真的。”

  纪鸿舟还没回答,程庭颐就凑过来说:“陛下找的这个道士,不会是在朱雀桥边上算命的那位吧?”

  “朱雀桥算命的?那是江湖骗子,苑儿。”

  “这不就是信者信的东西么?”

  赵敛蹙眉:“什么朱雀桥边上算命的道士?”

  程庭颐说:“之前元夕,朱雀桥底下坐了个道士,嘴里爱唱疯疯癫癫的歌。”

  赵敛神思一转:“元夕的道士?”

  “怎么,二郎也见过这道士?”

  “没见过。”赵敛笑笑。他的目光转到菜肴上,模糊地回忆起去年元夕在河边听见的某个收摊道士唱的歌,什么甘为良缘抛金玉,又是什么君恩如夜中梦。

  他都快要忘记那首歌了,正在回忆,忽然听陛下叫他:“赵观忱!”

  赵敛站起身,拱手拜道:“陛下。”

  李祐寅醉醺醺地走向他:“朕记得前几年,也是中秋,也是在这儿,朕替你大哥寻了门婚事。”

  “臣记得。”

  “你大哥也在这儿,朕却不问他。你觉得你哥哥和长公主,如何?”

  赵敛从容答道:“实是佳偶天成,神仙眷侣。”

  “好啊。”李祐寅很满意,“观忱也有二十岁了吧。”

  “至今年十月初五,才满二十。”

  “那是可以了。”李祐寅在殿中转了一圈,像是很醉了,“朕又想做个月老,替观忱牵个线了。我听闻秦州崔卿家还有个三娘,还未婚配。”

  崔伯钧抬起眼来:“陛下!”

  李祐寅抬手打断他,问赵敛说:“卿以为如何?”

  堂中静极。

  赵仕谋未有什么急迫神色,甚至都没有往那处瞧一眼,泰然自若模样。

  谢承瑢握紧酒杯,险些洒出酒水。他确实是有不详的预感,但不知这预感不是指向他。他生怕旁人见了起疑心,连眼都不敢转,只顾锁着酒杯里他自己的倒影。

  其余官员大多都是看戏,挑眉弄眼,想等着赵敛如何应对。

  赵敛同他父亲一样神情自若。他一点儿也不怕,还能直视上李祐寅的眸子。

  “恕臣不能遵陛下之意。”

  群臣哗然,有人指责赵敛说:“无礼之辈!怎敢抗陛下旨意。”

  李祐寅的笑容像是锢在脸上,赵敛表情自若,他自然也是表情自若。他问:“为什么不能遵呢?”

  赵敛道:“臣忠陛下,陛下信臣,君臣情深,臣自然敢说心事。我已有中意之人,不愿辜负,也不想奉诏。”

  谢承瑢吁了一口气。

  “这话,我好像在哪里听过。”李祐寅面不改色,“看来,你已经有心仪的人了?”

  赵敛说:“臣知道三衙将领择婚须由陛下过目,也万分庆幸陛下还记得臣。不过臣心有选定,如若陛下仍想为臣择婚,臣只好辞去官职。”

  “赵观忱!实属无礼。”曹规全即刻责备他,“你以为陛下赐你的官职都是儿戏么?说丢就丢!”

  崔伯钧安稳坐下来,不再和李祐寅争论自家三姐的事情了。

  李祐寅平静地看着赵敛,说:“你很耿直啊,赵卿。”

  赵敛说:“臣以为,心中有话,与其藏着掩着,待日后堆积成怨言,倒不如此刻全部说出来。臣知道陛下广开言路,自然不会降罪于臣。臣无敢欺瞒陛下,臣就是有心仪之人,此生非他不娶。请陛下成全。”

  李祐寅盯着赵敛的眼睛看了很久,终于大笑:“你们听听,无敢欺瞒!这朝中谁不是战战兢兢地过日子,唯独赵观忱。我喜欢你这样,有话直说,不要遮遮掩掩、拐弯抹角。”他坐回去,又问赵敛,“你心仪谁,朕给你赐婚。”

  赵敛说:“臣不想用圣旨来压着谁,只求顺其自然。望陛下成全。”

  李祐寅笑不出来了:“赵观忱。”

  “臣在。”

  李祐寅反复把手里的玉珠揉很多遍:“朕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当然不会怪罪你。今天是好日子,既然赐婚不愿,朕就再赏你个官儿吧。传朕旨意,擢赵敛,为拱卫大夫、慈州团练使。”

  *

  筵席毕,群臣散去。

  赵敛惊魂未定地走在宫巷之中,他哥哥赵敬从后拉住他,喊道:“二哥!”

  无数双眼擦过兄弟二人。

  赵敛望着这些冷漠至极的官员们,一想到自己将要融入其中,恨不能立刻脱身,逃离这里。

  他对赵敬说:“哥。”

  赵敬将赵敛拉到角落里:“你疯了,你怎么能抗旨不遵!”

  赵敛背靠着墙,重重地叹出一口气:“我知道。”

  “你知道什么你知道!”

  “我知道官家在想什么,我们家,和崔家,是绝对不会联姻的,官家也知道这个道理!今天,他不过是想来探探我。”赵敛扣住赵敬的肩膀,“他最想看的,不是我的左右逢源,他是想我表忠心,表态度,他想要我的把柄!我若是不如他的愿,将来每一条路都会行得万分艰难!”

  他直着身往前再走。

  赵敬追上去:“你差一点就要死了,你知道吗?!”

  “官家就是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好官家,怎么会在这时候治我的罪?”赵敛的声音渐渐小了,“哥,官家要颜面,他要千古流芳,他要做万世明君。”

  “阿敛,官家怀疑你和谢承瑢的关系,你现在要是把谢承瑢拉下水,让官家怀疑谢承瑢,我们家做得那么多功夫都白费了!”

  赵敛忽然沉下脸:“什么功夫?”

  “阿敛!”

  赵敛狠狠地瞪赵敬一眼:“我和谢同虚不是逢场作戏。我从来没想过要害他,你也别想!”

  头顶那轮月明得刺眼,赵敬抬头,满眼都融进月色中。

  **

  李祐寅躺在辛明彰身侧,一闭上眼,绢纸上的十二个字就印在他的脑海里,每一撇、每一勾都深刻。

  他翻过身,背对辛明彰,又想那十二个字。

  十天子,旦迎朝。除旧符,恭新桃。

  这绝对不是什么贺新年的词,他也不信道士会记错日子。冬日那么远,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记成除夕。

  “官家。”辛明彰在他身后念道。

  他回过神来:“彰儿。”

  “官家睡不着?”

  “有些。”

  辛明彰把手搭在李祐寅腰间,疲惫地说:“今天殿下带着润珍过来,我又教他喊‘爹爹’。”

  李祐寅握着她的手:“他会喊了吗?”

  “他不会,他只会哭。”

  “他又哭了。”

  辛明彰露出惺忪的眼:“我担心润珍,倒不是担心殿下照顾不好他。”

  “我知道你的心思。”李祐寅叹息说,“想废后并不容易,你要等等我。”

  “我怎么好让官家废了她,我也是被废过的人,当然知道被废的苦处。官家就当是心疼我,不要和殿下计较了。”

  良久,李祐寅才道:“是我的错。”

  辛明彰抱着他几欲落泪:“官家再不必烦忧了,如今太尉已将兵柄交出,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兵柄……”李祐寅冷哼,“兵柄交上来了,可颜辅仁还在。顾命大臣还剩他一个,我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办法罢黜他。他身后站着那么多读书人呢。”

  “冬天又要到了,官家。”辛明彰扑在他怀里,“相公今年也有六十多了吧?年纪大了,总不必担心的。”

  李祐寅念着颜辅仁,遗憾道:“你知道么?颜相公原本应该是我的先生。可是他不愿教我。”

  “我从未听官家提起过。”

  “我也很少和别人说过。那时候,爹爹封了大哥做太子,令颜相公做太子少师,平日教大哥读书、练字。相公把所有能教的都教了,什么治国之道、为君之道,还有他毕生的理念,他的抱负……大哥成了真正的君子,他宽容、儒雅,他心中有不一样的天地,所有人都爱戴他,所有人都敬重他。”李祐寅有些黯然,“可是大哥没了。大哥没了,爹爹身子也不好了,我又被爹爹封为太子。我以为相公也会来教我,可他说,他没有精力再教出另一个太子了。所以爹爹找了沈右丞。”

  李祐寅露出狼狈的神色,“我永远都不是最优选,只不过是迫不得已,才择中了我。”

  “我却以为,官家是上天之选。不然,官家又是如何做得了官家呢?”辛明彰想起赵家两位郎君,说,“可是,颜相公又是怎么教得了赵大郎的?”

  “赵敬?”李祐寅笑笑,“颜辅仁心有大志,他自己没成家,当然想找个人替他完成愿望。可惜,颜辅仁不信我,他不信我能帮他完成志向。”

  “什么志向?”

  “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志向,一个幻想中的国度。”李祐寅仰首,把头顶帷幔看够,“他有一场梦,我也有一场梦。”

  “官家的梦是什么?”

  李祐寅哝哝说:“我也不知道。”

  “我知道官家的梦是什么。”辛明彰支起身子。

  “是什么?”

  “是所有人都站在官家这边。”辛明彰轻声说,“这也是妾身的梦。”

  【作者有话说】

  之前是崇源年,现在是建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