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叫我沈公子>第89章 反咬一口

呃……这怎么跟自己想象得不大一样呢?

看着沈煜焦急地在屋子里翻来翻去,郑溪瀚终于忍不住问道:“沈师爷都把什么交给她了?”

“银票,两千两银票。”沈煜双眼通红,气得身体都在哆嗦,嘴里不停地埋怨道:“我就说怎么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我刚到郑家,就有美女送上门来,还给我保媒拉牵纤,依我看,她们就是一伙的。”

听到这,郑溪瀚的脸顿时露出尴尬之色,因为保媒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侍妾许氏,要不是自己这几天一直在忙,说不定这件事就落到自己头上。

这时候,郑溪瀚早把追究沈煜的事忘到脑后,面带尴尬道:“郑师爷千万别误会,其实我那二夫人也是被她给蒙蔽,搞不好连她的银子都被偷了。”

“哼,你们家大业大,丢几千两银子都算不了什么,可我不行,那两千两银子可是我全部身家,这下全丢了,该怎么办?”

顿了顿,沈煜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道:“对,报官,这件事一定要报官,我再画幅肖像张贴与城门,一定能把人给抓到。”

郑溪瀚一听,顿时吓了一跳,连忙摆手道:“沈师爷三思,这件事千万不能让外人知道。”

“为什么不能?凭什么不能?我才是受害者。”

此时的沈煜比郑溪瀚表现得还要激动,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唾沫星子都喷到了郑溪瀚的脸上,好像郑溪瀚才是跟吉祥一伙的。

这件事当然不能报官,要是报官,就得有官差进来搜查,郑家有许多见不得人的地方,万一被他们搜出来的话,牵连可不是一星半点。

可是看到沈煜坚决要报官的态度,郑溪瀚也不由开始头疼,犹豫了一下,轻声道:“要不这样,沈师爷丢的银子,我给你补上如何?”

“你?”沈煜脸上闪过一丝狐疑,那眼神分明就是在怀疑郑溪瀚跟吉祥是一伙的。

这怪异的眼神看得郑溪瀚也是有口难言,连忙解释道:“沈师爷千万不要误会,我跟那玲珑绝对不是一伙的。”

“呵呵呵。”

沈煜虽然没说什么,但这三声冷笑,却分明表达了自己怀疑的态度。

郑溪瀚更加头疼了。

早知道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自己绝对不会把沈煜给叫回来。

现在好了,沈煜身上的疑惑是洗清了,自己反倒成了嫌疑人的同伙。

一时间,郑溪瀚也不知该怎么跟沈煜解释才好,尴尬地摇了摇头道:“总之一句话,人,我肯定是要抓到的,但报官这件事,郑师爷还是算了,丢的银子我马上就会补给你,你还是先忙收粮的事情吧。”

说完,郑溪瀚几乎逃一般地离开了沈煜的院子。

看着郑溪瀚远去的背影,沈煜脸上先是露出一丝得意,接着很快便消失不见,反倒是被浓浓的担忧所取代。

自己开始担心起吉祥的伤了。

玲珑是内贼的消息迅速在郑家内传遍。

只是人们讨论的并不是一个在郑家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女子,而是整个事件最大的受害者……沈煜。

沈煜最近的风头在郑家正劲,早已成为众人话题中的焦点。

尤其这一次郑家收粮一事进行得这般火热,许多人都在谈论这次事成之后,郑家会给沈煜多少银子。

有的说怕是得几万两,有的说几万两怎么能够,怕是得十几万,甚至还有人说四爷酒后吐真言,要分一成的利润给沈煜。

那可是一成的利润呀。

怕是没有上百万两也有几十万两,这要是能嫁给沈煜,哪怕是为妾,恐怕这辈子也不用愁了。

只是这些惦记的人还没行动,一个消息便犹如当头一棒砸了下来,二爷房中二夫人身边的丫鬟玲珑已经先行一步,都住到了沈师爷的房中,一下坐着了自己正房的身份。

剩下的这些丫鬟这叫一个后悔,后悔自己没早点动手,只是想有些举动的时候,沈煜偏偏又出门了。

就在大家摩拳擦掌等着沈煜回来时,好好表现一番的时候,一个更大的锅砸了下来。

玲珑居然是内贼,将沈师爷所有的积蓄全都席卷一空跑掉了。

这么大的锅的确让人有些目瞪口呆,等到反应过来之后,众人心思不由重新活络起来。

这玲珑是不是傻?放着这么耀眼的金龟婿不要,偏偏就偷了些小钱。

要知道这件事结束之后,沈师爷的钱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既然你不想要,那要的人自然多得是。

很快,沈煜的院子外便成了郑家最热闹的地方,也不管沈煜在不在家,府里这些丫鬟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在外面晃悠,为的就是见到沈煜一面,若是能像玲珑那样爬上沈师爷的床,这辈子不就不愁了吗。

只是一连在沈煜院子外面晃了几天,除了那个叫丫丫的小丫鬟整天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之外,居然连沈煜的面都没有见到。

最后一打听才知道,沈师爷最近在忙收粮的事情,怕是一时半会也不会回来。

知道沈煜不在家,那自己还打扮给谁看。

众丫鬟纷纷走掉的同时,也不忘拿些好处给丫丫,试图让她在沈煜面前多多美言几语。

“可怜的孩子。”丫丫嘴里吃着送来的蜜饯,脸上却露出一丝同情,嘴里喃喃道:“你们要是知道玲珑的厉害,肯定不敢来招惹公子,不过现在……”

看着面前堆积成山似的零食,丫丫脸上露出一丝开心的表情,兴奋道:“当然是越多越好。”

一个字,忙。

两个字,真忙。

这几天的功夫,沈煜几乎是脚不离地地守在仓库外面,一车一车的粮食被送进了仓库中,迅速地装满一个又一个的仓库。

比起沈煜的忙碌,四爷郑溪丞却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收粮的价格虽然不高,但今年粮食丰收的情况却远远超出自己的预计,先前的一千万两白银早已经花得一两不剩,每家每户又掏了一百万两,才勉强地支撑到了现在。

可现实的问题是,市面上的粮价非但没有上涨,反倒是降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