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这话让汤若望有苦难言,徐光启生前是和他颇有交情。

他也确实从徐光启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但徐光启同样也从他身上学到不少关于火器方面的知识。

他们俩最多算是交流互通有无,可到了崇祯这里却说成他单方面向徐光启学习。

而且还怀疑他想把从徐光启那里学到的火器知识,偷偷传回故国。

汤若望脸色凝重百口莫辩,他来大明也不是一天了,他深知这个国度的皇帝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可以一言决定他的生死。

所以万般无奈和委屈也只得往肚里咽,而且他听崇祯的话语,对他好像不是很善,只得赶忙改口。

“皇帝陛下,微臣的确是像徐先生,学了一些粗浅的火器制造方法,若皇帝陛下不弃,微臣愿意到工部协助毕大人。”

崇祯一听汤若望这话顿时不乐意了。

虽然自己之前是胡说八道,为的就是能让汤若望把自己造枪造炮的技术毫无保留的交出来。

可这个洋鬼子却玩起了斗心眼,说自己只从徐光启那里学到粗浅的火器制造方法,这不是摆明了要保留一手么?

对洋鬼子崇祯可不会那么客气,顿时面目一板,冷声道:“汤爱卿,你说你只从徐光启那里学到粗浅的火器制造知识,你这是在嘲笑我大明的火器落后?”

崇祯话音刚落,还不等汤若望出声辩解,张之极就跳了出来:“陛下,这汤若望东拉西扯言语不实,竟敢公然在朝堂之上欺瞒陛下,论罪当诛。”

汤若望一听这话顿时急了,直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皇帝陛下,微臣愿将毕生所学全部奉献给大明,望皇帝陛下开恩。”

崇祯心里冷笑连连,小样!老子身为大明皇帝,要是连你这个小小的传教士都治不了,那老子这个皇帝也别做了。

别看这些传教士人畜无害,其实他们就是西方列强排头的侦察兵。

他们名义上打着传教的口号,实则干的是打探别国民情军情的活。

只要他们认为故国有实力侵略这个国家,那么后续就会有战船接踵而至。

西方列强现在没有侵略大明的原因,不是他们心怀仁义不想,而是现在的大明虽然孱弱,但还不是他们可以撼动的。

不说别的,单是福建郑芝龙那块硬骨头他们就啃不动。

但西方列强对这个东方大国一直没有放弃侵略目的,直到清末八国联军踹开清王朝国门。

这些事,崇祯既是穿越仔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他当然心知肚明。

但现在的大明想要惩处西方列强还为时过早,眼下还要指望汤若望配合毕懋康研发新的火器。

是以看到汤若望服软,崇祯又变得和煦起来。

“汤爱卿不必如此,起来说话吧!你能从善如流朕心甚慰。”

崇祯面容含笑的客气了一句,接着道:“朕知汤爱卿到我大明来是为了传教。”

“朕可以答应你,只要你好好辅佐毕爱卿研制出新的火器火炮,朕就允许你在我大明随意传教。”

跪于大殿的汤若望听到崇祯这话,心下松了一口气,传教不传教的先不说,这条命算是保住了,颤颤巍巍的站起身:

“微臣定不负皇帝陛下所托,一定好好协助毕大人研制出新的火器和火炮。”

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崇祯变得更加和煦。

“哈哈……好!朕相信有汤爱卿协助,我大明的新型火炮和火器将会很快问世。”

说到这,崇祯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开口询问:“汤爱卿,你们一行的传教士有不少人吧!”

“这里面还有没有像汤爱卿这样懂得火器制造或者是懂得冶炼之术的人?”

崇祯怕汤若望不肯说实话,末了,又补充了一句:“汤爱卿,你可要想好再说呀!”

“你要是不加思考的乱说,英国公肯定又要弹劾你在朝堂之上欺君,那朕可就保不住你了。”

汤若望一听这话,顿时心间一凉。

大明不是礼仪之邦吗?之前皇帝陛下一直很友好的,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无耻?

大明的皇帝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无耻了?

这不是赤裸裸的欺负威胁自己这个外国人么?

汤若望在内心里暗骂不已,但为了自己小命,也只得恭敬应声:

“回禀皇帝陛下,据微臣所知,同微臣一起来到大明的西方人,确实有懂火器制造的他们大多都在一个叫濠镜澳的地方。”

濠镜澳?

崇祯坐在龙椅上想了想,这不就是后世的澳门吗?

有了汤若望的提点,接下来的事也就好办了。

今天的朝会进行到这已经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了。

之后伴随王承恩的一声退朝,今日的朝会正式结束。

下了朝的崇祯还不等回到御书房,就迫不及待的向王承恩吩咐:“王大伴,把骆养性宣到御书房来。”

“老奴遵旨。”王承恩应声而去,崇祯则是直奔御书房。

不多时,身穿飞鱼服腰挂绣春刀的骆养性就跟着王承恩来到御书房。

“卑职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大手虚抬:“起来说话。”

“谢陛下隆恩。”

待骆养性站起身,崇祯也不拖泥带水,直接了当的吩咐道:“明天是监生名额换粮的日子,你亲自到现场维持一下秩序。”

骆养性虽然不解皇帝为什么让锦衣卫去做维持秩序这种小事,但也不敢多言。

崇祯像是看穿了骆养性的想法,又叮嘱了一句:“监生名额换粮关乎到赈灾事宜,而且参加的人又都是达官显贵,难保他们不会为了争夺名额出什么乱子。”

“所以你可不要把这事当成小事,必要的时候要给他们足够的威慑,绝不能让换粮一事出现任何差池。”

“卑职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骆养性很是恭敬的回了一句。

“另外,你派一队人到濠镜澳去把那里的红毛鬼全都给请到京师来。”

崇祯说到这挑了挑眉:“如果碰到不识时务的,朕允许你动武把他们抓到京师来,但前提是不能伤残更不能把人弄死。”

之所以这样说可不是崇祯爱惜洋人性命,而是他还指望这些洋人给大明造枪造炮,当然不能弄残或者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