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听着卢象升的话,并没有立刻就下决定,而是将目光看向张之极和孙传庭。

两人见崇祯的目光投来,也知道崇祯是在询问他们的看法,孙传庭随即开口:

“陛下,微臣对曹文诏又或是我大明其他将领都不了解,本不应该多言,但卢督统,既然举荐曹文诏想必此人定有过人之处,也定能胜任训练水师的任务。”

崇祯轻轻点头,对孙传庭的不卑不亢很是满意,“英国公你也说说你的看法吧!”

“陛下,曹文诏此人微臣虽然没见过,但也略有耳闻,卢大人曾经和他一起战斗过,微臣相信卢大人的眼光。”张之极毫不避讳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崇祯已然不是以前的崇祯,可不会像之前那般优柔寡断。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源于对卢象升的信任,他相信卢象升不会无地放矢,再有就是曹文诏此人确实是有名的良将。

崇祯只是略微琢磨就当机立断:“既然如此,那就以军阁的名义给曹文诏下令,提拔他为山东登州水师指挥同知,即日到登州去和郑鸿逵会合,在山东募兵训练水师,募兵数额他们自己做主,以登州水师目前能承受的极限为准。”

崇祯说到这,并没有要停下的意思,话锋一转问道:“说起流贼,如今是个什么情形?”

崇祯话音一落,张之极就赶忙出声:“回禀陛下,从洪承畴和秦良玉近日递往内阁的军报中得知,张献忠、李自成、高迎祥、罗汝才这几股比较大的流贼已经转出凤阳,一路向西进入了湖广境内。”

“而山东的刘泽清、江北的左良玉也声称有大股流匪作乱,并且还向朝廷申请拨款拨物让其募兵抗击流贼。”

张之极说到这又解释了一句:“上面几位在发这些军报前,均还未收到朝廷成立军阁的信息,所以他们还是如以往一样把军报传到了兵部,现在的兵部无权处理军情,所以又把军报转到了内阁。”

“内阁接到后才又转到军阁,只要几位将军得到成立军阁信息后,以后的军报会直接发往军阁。”

崇祯轻轻点了点头表示默认此事,随即追问道:“你们对目前剿匪的形势有什么看法?”

“回禀陛下,依微臣之见应该集结重兵毕其功一役,依托有利地形将流贼一起拿下不留后患,省得他们到处作乱。”卢象升目露凶光的回道。

卢象升话音刚落,孙传庭就接过话茬:“陛下,微臣不赞同卢督统所说,所谓的流贼大多都是百姓因缺粮被匪首蛊惑,为了吃一口饱饭才跟着造反,不可一味杀之。”

张之极也在此时出声:“陛下,微臣觉得应当剿抚并用,对于那些鼓动造反的匪首头目或是顽固分子应当予以诛杀,对被蛊惑参与造反的百姓可以适当宽容。”

崇祯听了三人的话,也大致了解了三人对流匪的立场,卢象升相对比较激进、孙传庭相对比较柔和,而张之极则是中和两者剿抚并用。

但是,也有一点却让崇祯颇为奇怪,这里唯一打过仗剿过匪的卢象升为何会如此激进?

卢象升虽然有一个卢阎王的称号,但据自己观察卢象升也不是嗜杀之人,那他为什么在对处理流贼这件事上如此激进?这其中肯定有原因。

崇祯念及此处,看着卢象升故作姿态的问道:“建斗,伯雅说得也有道理,大多数流贼不过是普通百姓被裹挟造反,建斗为何要如此激进?”

“陛下,微臣不否认大多数流贼都是被裹挟的百姓,可这善良的百姓也有凶狠的一面,这就好比吃人的老虎,只要吃过一次人,就再也遏制不住想一直吃人。”

“有的百姓最初确实是为了一口吃的才跟着流贼造反,可是他们在尝过不劳而获就能从其他人手中抢到粮食钱财时,他们就不再是为了一口吃的了,而是真的想做流贼,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就算朝廷愿意给他们从良的机会,他们自己恐怕都不愿意。”

崇祯几人听着卢象升的侃侃而谈,一时陷入了沉默。

不禁让崇祯感慨,看来以前自己在对流贼的事情上还是有些肤浅了。

可是肤浅不代表崇祯没有自己的主观看法,崇祯想了想缓缓开口:

“建斗你说的有道理,可那些被裹挟着造反的百姓,始终是我大明的百姓不是外敌,一味杀之确实不妥,造成今天这种流贼四起的局面,也不是百姓的错,错在朝廷、错在朕。”

“不管怎样,还是要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至于他们是选择改过自新从良,还是选择顽抗到底就看他们自己了。”

崇祯说到这,念头急转,用吩咐的口吻说道:“给秦良玉和洪承畴传令对流贼不要直接绞杀,愿意投降的可自行归乡耕种,朝廷一样会免费给他们发放粮种,免除他们五年的赋税,对他们造反的事既往不咎,对于那些负于顽抗的再行绞杀。”

听到崇祯这话的孙传庭和张之极即刻出声称赞:“陛下仁德。”

至于卢象升虽然不赞成剿抚并用,可是皇帝都下了定论,他自然不好再反驳。

崇祯对两人的称赞不以为意,像是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这刘泽清和左良玉还有脸向朝廷伸手,要是前两个月他们配合洪承畴一起对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进行围剿,哪还会出现凤阳祖陵被刨的事,此二人难堪大用。”

崇祯可是还记得此二人在历史上的功绩,刘泽清在京师被围之时,明明手上有几十万大军却以从马背跌落摔伤为由见死不救。

到了南明时期刘泽清拥护福王登基受到重用被封为东平伯,是当时的江北四镇之一,可他却在扬州告急奉命增援之时,投向清军,间接导致扬州失陷,发生了史上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

左良玉则是个养兵自重的家伙,在杨嗣昌担任兵部尚书期间,两人一唱一和经常黑部下的功劳占为己有,害死了有贺疯子之称的贺人龙。

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左良玉在对敌作战时,遇到弱的对手就打,打赢了就像朝廷邀功,遇到强的就跑,然后向朝廷伸手养贼自重。

为此,左良玉还说了一句名言:“吾即尽贼,安所见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