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朕!大明暴君崇祯,既风流也霸道>第108章 废除屯田军制度

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听着崇祯这气吞山河的话语,一个个热血沸腾,不自觉的就挺直了身体,尤其是那句“凡日月所照之处,皆为大明国土”让他们莫名其妙的觉得骄傲。

可是总有不识相的人会在这时候泼冷水。

“陛下,西边蛮夷之地距大明何止千万里,要实现陛下刚刚那番高谈阔论怕是难如登天。”叶向高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说了这么一句。

崇祯听着叶向高这话也不生气,自己只不过是想用这番说词来暂时化解朝中的文武之争。

至于能不能制霸世界,只要自己不中途暴毙,那答案只有一个,那是肯定的。

“呵呵……”

崇祯冷笑一声:“叶大人,朕可以明确的告诉你,那一天肯定会实现,朕只是在担心到时候叶大人还能不能看到。”

崇祯这话一出,叶向高顿时觉得后脊背一凉,低头退回了朝班。

崇祯走回龙椅坐定,趁着朝臣们的一腔热血,提高嗓音再次重声:“以后武将打天下,文臣治天下就是我大明的国策,望众位爱卿谨记。”

“臣等遵旨。”

崇祯看着大殿之上的大多数朝臣都应声后,也不由得松了口气,不管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这文武之争都暂时被压下了。

崇祯趁着这热血气氛,跳开军阁要有文臣参与的话题,再次开口:“既然是军事改革,那也不能单纯的只改兵马调动制度,我大明军队的诟病也需要治一治了。”

崇祯这话一出,朝堂上的气氛也为之一变,都在猜测,这皇帝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兵部尚书范景文第一个迈步而出:“陛下何意,还请明示。”

崇祯笑了笑不答反问:“范爱卿既为兵部尚书,可知我大明在册的兵丁有多少?”

这个问题对范景文而言,根本不需要思考,信手拈来,“回禀陛下,我大明在册的兵丁共计两百三十万,这其中包括驻守九边的边军以及各地剿匪军和屯田军。”

崇祯微微的点了点头:“那朕且再问范爱卿能战的又有多少?”

听到崇祯的问话,范景文略微思考了一下,才缓声道:“回禀陛下,除了边军和洪承畴、左良玉、刘泽清的剿匪军还有秦良玉的白杆兵以外其他皆不能战。”

崇祯对范景文说这些当然心知肚明,之所以这么问范景文,是想借范景文的嘴说给大殿上的这些大臣听听。

“范爱卿说的不错,既然不能战,那还留着这些兵丁做什么?”

崇祯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朝堂上众人的反应,见没人出来说话,这才接着往下说:

“屯田兵制度是太祖时期定下的养兵之策,闲时为民、战时为兵,历经两百多年,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大明了,所以朕决定废除屯田兵制度。”

崇祯话音才落,前内阁成员孔贞运立刻就跳了出来:“陛下,万万不可,这屯田兵制度是太祖定下的国策,怎能轻易说改就改,陛下这是在违反祖制。”

前内阁成员刘宇亮也跟着附和:“陛下,孔阁老说的对,就算陛下要军事改革,也不应该更改太祖定下的国策。”

崇祯斜睨了孔贞运和刘宇亮一眼,暗自腹诽,没了实权还敢叫唤,要不是老子故意留着你们,这朝堂上哪还有你们的一席之地。

崇祯直接选择了无视两人,对两人的话置若罔闻,自顾自的接着说:“屯田兵战时为兵闲时为民,平时缺少必要的军事训练,根本就不具备和敌人作战的素质。”

“每每战争来临,屯田兵都会为了逃避兵役而流离失所,在朕看来,他们既然不具备和敌人作战的先决条件,那还不如脱去他们的军籍,让其安心种田更为合适。”

崇祯这话让大殿为之一静,不少人开始沉思起来。

至于刚刚出来挑事的孔贞运和刘宇亮,见崇祯说的话和他们说的牛马不相及,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自己这是被皇帝无视了,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哪还敢出声,只得默默的退回朝班。

过了良久,英国公张之极,才出班躬身道:“微臣细细想之,觉得陛下所言甚是,可是如果让屯田军脱去军籍,那我大明的军籍人员将会直线下降,微臣担心会影响到往后九边和剿匪军的征兵。”

张之极之所以会这么说,可也不是无中生有,那是因为明朝的户籍森严,军籍祖祖辈辈都需要当兵,要是让这些人脱了军籍,那岂不是没人当兵了,他的担心倒也不无道理。

崇祯对张之极的说词也不否认,笑着摆了摆手:“英国公所说有一定道理,但却是不用担心兵源不足的问题,脱了军籍不意味着他们就不能当兵。”

“以后只要是想当兵的不论户籍皆可参军,只要提高军人待遇,杜绝军中腐败,厚待军人家眷,朕相信我大明定会有不少有志青年愿意报国参军,这天武军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朕把这种招募方式称为义务兵。”

义务兵?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听着这个新颖的词汇,窃窃私语。

孙传庭也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陛下英明,微臣支持陛下撤消屯田军,改为招募义务兵。”

紧接着卢象升、张之极也站出来表态,“微臣也支持陛下撤消屯田兵。”

得到三人的支持,崇祯也不管文臣在想什么,清了清嗓音:“屯田兵的事,说到底是军事范畴,既然军阁的三位都同意了,那即日起就撤销屯田军的军籍改为农籍。”

一众文臣本来想开口再劝的,可是皇帝都说了这是军事范畴的事,这就让他们有点无从开口了,不得不佩服皇帝的活学活用。

兵部尚书范景文见状,暗自摇了摇头,颇为无奈,也不知道自己开始就支持皇帝军事改革是不是对的,但事已至此,又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