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暴露了,那就大大方方的承认。

崇祯心里嘀咕,脸上却是一脸和煦的笑着,拔高嗓音喊道:“都起来,都起来。”

可是崇祯发出的声音,却被淹没在士兵们高亢的万岁声中,任他叫破了喉咙也没人理会,最终崇祯只得无奈的看了看孙传庭。

孙传庭立刻会意,只是左手轻抬做出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瞬间教场上空的万岁声戛然而止。

这看得崇祯啧啧称奇,由此可见,孙传庭的治军手段,确实有过人之处。

崇祯见整个教场都归于安静,再次拔高声音喊道:“都起来、都起来。”

士兵们这才一个个站起身来,脸上掩饰不住的激动,特别是那个张书生尤为激动,他不但见到了皇帝,而且皇帝还和他说了话,不但说了话,皇帝还用了他的弓箭。

这些大头兵虽然一个个满脸激动,但依然保持着安静,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可别怪这些大头兵没见过世面,他们可不就是没见过世面么。

要知道,大明末年人口以亿计,能真正见到皇帝的又有多少,不要说他们这些流民大头兵,就是当官的也没有多少见过皇帝本尊的,单凭这点,他们就可以吹一辈子。

崇祯在教场上扫视一圈,又朝着士兵拱了拱手,大声道:“朕知道,你们在参军前都是流民,是大明对不起你们,是朕对不起你们,让你们受苦了。”

周围的一众大头兵,听着崇祯的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当今天子崇祯皇帝陛下,竟然向自己拱手行礼,说大明对不起他们,要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就是剁了他们的脑袋他们也不信。

一时间,教场上刚刚那种安静也不复存在,传出一阵阵嘈杂的议论声。

实在是崇祯的所作所为,冲击太大,别说场上的大头兵就连孙传庭、王承恩、张世泽等一群人也为之一振。

崇祯可不管他们在议论什么,在想什么,学着刚刚孙传庭的手势,抬了抬左手,教场又变得一片安静。

崇祯一脸肃穆的接着说道:“过去的朕就不说了,往后只要朕还是大明的皇帝,只要这天下还是我大明朝,就绝不会让你们再忍饥挨饿,让你们的子孙忍饥挨饿,你们做流民苦,朕又何尝不苦?”

崇祯一边说着,一边慢慢脱下自己的外套,把补满内衬大大小小的几十个补丁给露了出来,顿时全场一片哗然。

王承恩看到这一幕当场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孙传庭和张世泽也忍不住抹泪,就连小吏阎应元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谁能想得到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竟然穿着补了几十个补丁的衣服,这古往今来恐怕是第一人。

张书生身旁的一个大头兵,低声道:“张书生,你说这皇帝是不是在故意做戏给我们看?”

其实,有不少大头兵都有这样的想法,张书生白了这大头兵一眼:“你是不是傻?叫你读书你要放猪,你知道什么叫君无戏言吗?皇帝陛下是不可能说谎的。”

崇祯把场上人的反应看在眼里,用手指着身上的补丁,神情并茂的接着说:

“这件衣服从朕登基之初,穿到现在已有八载,这身上的每一块补丁,都是皇后一针一线给朕缝补的,朕减衣缩食,只为能省下一点钱来救济灾荒;

看到上千万流民嗷嗷待哺,朕痛心疾首,朕杀贪官、除奸商只为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大明的子民们,朕并没有放弃你们。”

说到这,崇祯见气氛已经烘托的差不多了,随而话锋一转:“朕知道,你们很多人来参军只是为了一口吃的,并不是真的想参军为国效力;

你们之中肯定有人被建奴、鞑子抢过,肯定有人妻儿老小因此而蒙难,朕之所以组建天武军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不让我大明子民再受外敌欺压;

如果有人只是为了一口吃的留在军营,那么,大可不必,你们可以选择离开,朕也绝对不会让你们饿死。

但是如果你选择留下来,那么就要做好保家卫国、马革裹尸的准备,将来朕会带领天武军马踏营连,彻底铲除建奴和鞑子,为死在建奴、鞑子刀下的大明百姓报仇,朕必将让整个蒙古草原和辽东成为我大明的牧马场。”

崇祯悲情激昂的演讲,把这群大头兵的情绪彻底调动了起来。

崇祯话音刚落,人群中就有高亢激奋的声音传出:

“我要留在军营,我的父母都是被建奴杀死的,就我一人逃了出来,要不是皇帝陛下让我进军营,我早就饿死了,我要跟着皇帝陛下为父母报仇杀光建奴。”

“对,我也不走,我的妹妹姐姐,都被鞑子给糟蹋了,我要留在军营为他们报仇。”

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不断在整个军营蔓延,有很多同样遭遇的人被点燃了仇恨的情绪,已然忘记了自己最初入军营只是为了有口饭吃。

这些流民都是北地的,而北地的百姓或多或少都遭遇过北方异族的侵害,所以崇祯刚刚的那一番说词,更能引起他们的心声共鸣。

崇祯见状,再一次抬起左手,刹那间,教场又为之一静,崇祯再度拔高嗓音:

“好!你们都是我大明的好男儿,朕今日在此立誓,一定带着各位兄弟踏平北方异族,为死难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报仇。”

崇祯这话,落入这些大头兵耳里,一石激起千层浪,皇帝竟然称呼他们为兄弟,既然称呼他们死去的亲人为兄弟姐妹、乡亲父老,完全没有和他们摆皇帝的架子,崇祯这操作,彻底俘获了这群大头兵的人心。

就连一旁的孙传庭、阎应元等人,也因为有这样的皇帝而感动莫名。

人群中的张书生听着崇祯这番说词,又想起死在建奴刀下的父母已经是泪流满面,喃喃自语:

“爹娘!你们看到了吧!我们大明的皇帝立誓会为你们报仇。”

张书生嘴里嘀咕着,抹了抹脸颊的眼泪,突然高呼道:“崇祯皇帝陛下万岁……”

张书生的这一声喊像是有魔力一般,一传十、十传百,只是刹那之间,“崇祯皇帝陛下万岁,崇祯皇帝陛下万岁”的声音一遍又一遍的回荡在天地之间,如山呼海啸般久久不退。

见到有如此大的动静,崇祯心里笑了,人心士气可用,也不枉费自己这一番骚操作。

崇祯这么做固然有私心,但这私心却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大明。

况且,他说的都是真的,并不存在白嫖、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