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我为万朝大佬讲历史>第83章 据理力争

陈玉: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劲敌项羽后发现再也没有像样的敌手,天下大局已定。于是,经过诸侯及群臣劝谏几次后决定称帝,建立了大汉王朝。

陈胜:狗贼刘季,又当又立!

汉高祖:你懂个锤子!这种叫做该有的仪式感!

陈胜:直接宣布不就好了吗?脱裤子放屁,简直了!

汉高祖:你当时直接宣布了,结果呢?

樊哙:结果走上了人生的快车道,坐着他的破车,很快去了阴曹地府!

陈胜:樊狗,果然吐不出象牙!

樊哙:“破车王”你能突出么谦虚点!

陈胜:谦虚你大爷!草包樊狗,你快挂!老子忙去了。

樊哙:去修你的“破车”吗?其实大可不必,我这里跟周勃要几辆竹车,烧给你就好!

周勃:各种款式应有尽有!

陈胜:草包!

……

陈玉:有一天,汉高祖在初步确定的都城——洛阳的南宫设下酒宴,招待群臣。

汉高祖:各位爱卿,我有个问题。

群臣:陛下请讲!

汉高祖:希望你们实话实说。

群臣:诺!

汉高祖:我为什么能夺取天下呢?项羽为何失去天下?

高起:陛下傲慢还不尊重别人,项羽仁厚懂得爱护士卒。但是陛下有功必赏,项羽做不到。

王陵:没错!每当手下攻下城邑的时候,陛下就把那些地方大方地分封给有功之臣,很好地做到了有福同享。

而项羽则没有这种气度,忌妒有功之臣,打了胜仗不给封赏,打了败仗却动辄杀头。文武群臣慢慢的就失去了进取之心,这就是原本占据优势的项羽失去天下、不被人们看好的陛下能够逆风翻盘笑到最后的原因。

汉高祖:你们说的这一点,朕很爱听。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朕不如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朕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攻必克,战必胜,朕比不过韩信。

陈玉:汉高祖认为这三人都是人中龙凤,自己能够遇到和使用他们,是极其幸运的,是自己能够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所在。相比之下,项羽只有范增这么一位大才,却不能放心使用,难怪他会失去天下。

虽然王陵等人只说到了一点,但足以看出他们对于分析天下大势很有自己的见解。而且王陵有一说一,这在汉高祖走前答复吕后问计的时候专门指出这一点——王陵性格较直,可以为相,由陈平辅佐就好。

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丞相曹参去世了。吕后和汉惠帝听信汉高祖临终遗言,安排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由陈平辅佐王陵处理好丞相的相关事务。

汉惠帝刘盈因为其母吕后残忍对待戚夫人被吓得不轻,落下了难以医治的病根,逐渐油尽灯枯。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刘盈驾崩。

吕后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打算封几位吕氏族人为王,她朝议时咨询王陵等人的意见,王陵极力反对。

王陵:高皇帝杀白马而立下誓约——不是刘氏子孙称王的,天下人都要起来讨伐。现在太后封吕氏为王,明显违约!

吕后:哼!哀家不爱听!陈平、周勃,你们意下如何?

陈平:高皇帝夺取天下,爱屋及乌,封了刘氏子弟为王。现在太后您老人家临朝称制,想要封吕氏子弟为王,未尝不可。

周勃:巧了,我也这么认为!

吕后:好好好!哀家就知道你们是明事理的人!

陈玉:散朝之后,王陵训斥陈平、周勃不说人话、不干人事。

王陵:当年高皇帝和文武群臣歃血为盟的时候,你们没有在场?

陈平:在的嘛。

周勃:没错!

王陵:现在高皇帝走了,吕太后临朝称制已经极为不妥。

更为过分的是,太后还打算封娘家人吕氏为王,你们不但没有劝谏还去迎合她的意愿,简直不说人话,不干人事!

违背了曾经的誓约,百年后你们还有什么面目去见高皇帝?

陈平:王丞相,当面斥责和当廷力争方面,我不如您。

王陵: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实吗?

周勃:听陈平大人把话说完!

陈平:但是如果要说到保全江山社稷,维护高祖后人,您却不如我。

陈玉:陈平说得合情合理,王陵回答不上来。很生气,但没有别的办法。

可见,汉高祖交代吕后后事时提到关于王陵的话很有先见之明——王陵可以为丞相,但过于耿直,需要陈平辅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