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第96章 说服荀彧

真想不通,这广东的人真能喝,到了成都,又是一群酒精考验的高手,连续十多天,几乎就没清醒过!

…………………………………………………………

刘星这是首先要确保着,治下的百姓能活下去,由官府的治安体系与驻防军,给老百姓一个相对安定、公义的生活环境。

再慢慢地通过官办作坊,或者是鼓励民办作坊,帮助百姓活得富裕起来。

当然也有刘氏集团的农业发展部门,帮助教导为数最多的农户们先进的农耕技术。

这样一来,老百姓们安居乐业了,病有所治,学有所教,老有所养,谁还没事儿去参与什么黄巾绿巾?

信什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那不都是因为大家的生活不如意,活不下去了,才适其时,让张角兄弟建立起邪教。

结果弹指间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形成诺大的规模。

刘星也不教导他,只是让他自己去参悟。

这种事情,靠教导出来没有多大用处,还不如刘星最先开课教出来的那些学生呢。

那些人从懵懵懂懂的时候就被刘星引导着,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几乎全都是刘星灌输给他们的。

方法论也是用刘星设计的教材培养出来的,放在哪里都是刘星思想的执行者。

倒是荀彧,特意回来见了献帝,见了几次以后,就去跟刘星建议,要还政于献帝。

刘星微微一笑,这事儿他早就想过。

尤其是荀彧这个人,在刘星经过的那个原来历史上,他就是个绝对的汉臣。

虽然碍于曹操的淫威,他一直认真地为曹丞相做事。

但是,最后依然是因为他心中向着献帝,才被曹操给弄死。

刘星却没有像曹操那样,只是单独找他喝了一顿酒。

菜是刘星亲自下厨做的,酒也是刘星专门准备的,两人很随意地交流。

这是刘星一直推进的大家相处的方式,要不然各种繁文缛节把刘星烦得要死。

刘星端着一杯酒,直接就跟荀彧碰了一下,笑着说道:

“文若兄,你跟了我有好几年了吧!

我知你是一直心怀汉室,到今天仍然想要挽大汉江山于狂澜既倒,也希望我支持你。”

说到这里,他抬起手,将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荀彧先是点头,也端杯一饮而尽,然后执起酒壶,将两人的酒杯都倒满。

刘星接着又道:

“文若兄,我也知道你甚至想过,效仿那董卓老贼,由我来代替献帝。

可能那样的话,在你心里,不管怎样,还是大汉宗亲,刘氏嫡系执掌皇权。”

荀彧继续点头。

刘星接着道:

“文若,周朝号称前后统治八百年,秦则历经三世而绝。

我大汉自高祖立国,抛开王莽篡位那十几年,现在已经四百余年。

你告诉我,为什么就不能一直延续下去呢?”

荀彧端着杯,皱着眉,犹豫着想说些什么,但是一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说法。

因为他知道,他不能说些无法自圆其说的理由。

眼前这位小主公,不论是儒家经典,还是诸子百家,甚至是墨家的那些奇技淫巧,都无不精通。

刘星不等他回答,直接又说道:

“我来告诉你,是制度的失败!

换种说法,就是因为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发展。

周朝时期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没什么见识,一生中不出百里者十中有九。

只要你能让他活着,他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周武王弄了一堆的诸侯出来,还想着能靠这些人去治理诺大的国家。

他将自己的一大堆族人封为诸侯,平时以烽火狼烟调集诸多诸侯,开始了周王朝的统治。

由此可见,周王朝的统治政策其实就是靠血缘关系。

但是长时间下去血缘关系肯定会淡化,时间一长,就不会再有人因为血缘关系,而听从周王室的统治,那周王室其实就名存实亡。

可以说,就因为周王朝制定的这个统治制度的失败,才导致了灭亡。

到了秦朝始皇帝嬴政时期,虽然天下间经历了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的时期,但是老百姓中,开智者依然不多,大家还是以活着为第一要务。

可惜,那些年,前有持续几十年统一天下的刀兵之事,后有连续几年的洪水旱涝之天灾。

境内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境外又有外族对我华夏虎视眈眈。

始皇帝虽然开始巡视天下,想要做出应对之策,但是无奈巡视中一病不起,换了二世一顿无脑操作,终于将大好江山送与我们刘家高祖。

而高祖,以及文、景两帝,所制政策广纳群臣意见,极其符合当年老百姓的诉求。

所以他们掌管天下的时候,才能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及至到了武帝,虽然是心怀天下,但是因为经济达到了空前水平,库府充盈。

所制定的政策开始变得毫无弹性,一切都以力取,最后国力迅速下降。

而到了光武帝,他又是英武睿智之君,所制政策删减了前期很多错误和弱项,增加了不少惠及民生之事项。

但是这又过了百年的时间,民间开智者,比之光武帝时又多了一成有余,包括各种价值观,都有所改变。

这也才导致,一旦出现了天灾人祸,整个朝廷,诺大的一个系统,竟然纷纷崩坏。

所以,文若,你还要无脑地维护大汉江山吗?”

荀彧懵了,他自诩在这个世界上,能与他心智、见识相提并论的人,不超过一手之数。

但是今天听刘星给他讲的这些,却是他这辈子从来没有想过的道理。

其实这也不怪他,华夏文明到现在,还没发展出总结归纳的方法论。

荀彧脑子里就不停地循环刘星的那句话:

“文若,你还要无脑地维护大汉江山吗?”

他一时之间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有点儿不再坚定了,这大汉江山,跟主公所提的民族领先发展论比起来,还真就不值一提。

荀彧甩了下头,站起身,对着刘星施了一礼,然后开口道:

“主公,荀彧受教了,以后荀彧一定唯主公马首是瞻,绝无二心。”

刘星算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至于那些文武百官,愿意跟着献帝学习的,刘星也不拦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