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第14章 曹操来了

可是郭嘉却在旁边劝说道:

“主公,您这样做恐怕不太太合适。

想那曹孟德,在青年才俊中威望颇高,仅次于那袁本初与袁公路。

这次张邈发起讨伐董卓,袁本初虽然被推举为盟主,但是却领着众联军按兵不动,只有这曹孟德与鲍信勇于发兵进击。

所以,经过此次讨董之后,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曹孟德必然会声名大振。

但是他还是仰仗咱们这次过来打败了徐荣,虽然咱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报阳城之仇,但是却也真的解救了曹孟德。

现在人家过来不管是真的来感谢,还是想要寻找助力,咱们都要以礼相待。

这样做,最少可以为主公扬名。

这很重要,有了名声,您以后再招收人才就不会那么麻烦,即便您哪里也不去,就在大营中坐,也是自有人来投奔。”

刘星立即了然,这名声大起来以后的好处他自然知道,刚才想拒绝,只是他的一个下意识的反应。

他随即命人让放曹操进来,郭嘉又阻止他道:

“主公,曹孟德是来致谢的,您何不亲自去迎接一下,以彰显您礼贤下士,虚怀若谷的胸怀。”

刘星一想也是,反正虽然救他不是出于本意,甚至自己都曾经起过帮着徐荣给曹操补上一刀的念头。

但是现在的结果就是自己救了他,作为恩人,难道还不敢去见他吗?

就整理了一下衣服,大步流星地走出军营。

曹操正站在军营外面,旁边还跟着四人,离开他们不远处有千把人或站或坐,一个个精疲力竭地聚在一起。

看到刘星率领几人出来,曹操的目光明显一亮,不过当他看清楚刘星的面容时,眼神里却又透出复杂的情绪。

刘星紧走几步,迎着曹操就伸出双手去,嘴上开口道:

“来者可是孟德吾兄,义元久仰大名,今日方得一见,果然是当世豪杰也。

吾曾听闻许子将评论孟德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真真慧眼如炬。”

《后汉书》与《资治通鉴》收录的记载说,曹操没有声名不显的时候,曾经置办厚礼很谦逊地求许劭为他谈相。

许劭因他是宦官后人而看不起他,不肯为他谈相,曹操就威胁许劭,许劭不得已,就说:

“你是清平之世的能臣,乱世中的英雄。”

曹操和鲍信本来是过来向豫州军队致谢救命之恩的,以为这是黄琬带过来的队伍。

可是到了近前才发现,大旗上一个明晃晃的大字“刘”,就有些糊涂。

问了军营外值守的兵丁,才知道这支队伍确实是豫州兵,但是带头之人却是姓刘。

刘星、刘义元。

曹操虽有疑问,但是都已经走到这里了,且对方并没有对自己这些人表现出敌对的态度,只是让他们在营外等等,就自去传报。

曹操与鲍信对了个眼神,也就在这里等着看,这个刘星刘义元到底是个什么样人出来。

不过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不一会儿从大营里出来了这么年轻的一个男子,高大威武(相对于曹操不到一米七),英俊潇洒不说,还很热情洋溢,且对待他们这些败军之将暖语温言,让人如沐春风。

曹操的反应极快,他也立即伸出双手,与刘星把握在一起,嘴上苦笑应道:

“许子将那是被我逼不得已,才给了我一个似是而非的点评,不过都是些客气话。

反倒是刘贤弟少年英才,年纪轻轻却有如此气象,却是令我我曹孟德自愧不如。”

刘星放开互相把握的双手,延请曹操进入军营:

“孟德兄,既然你我在这里有缘相逢,先不论其他,且与我进去大营里面把酒言欢,咱们来一个煮酒论英雄可好?”

曹操早已打定主意,自己以及手下这点儿人,在人家看来根本就毛也不是,所以根本就没有矫情,笑着应道:

“那我就不客气,腆脸叨扰贤弟一回。

不瞒贤弟,我们与董卓军大战了一天,可谓是又累又饿。

不过贤弟还要伸出援手,为我那些乡兵准备些吃食,否则他们怕是要坚持不住了。”

刘星自是点头应允,立即回头吩咐传令兵:

“传我命令,按照我军标准,为这些兄弟准备饭水,另外派军医去为他们诊治伤情,同时消除卫生隐患。”

曹操也吩咐旁边的一人,让他回去跟余下众人说清楚这边的安排,配合一下,千万莫出了龌龊。

一路行来,到了刘星营中,却是给曹操带来不小的震撼。

刘星接收了汝南黄巾,因为时间关系,还没有进行刘家军标准的军事训练。

但是他却从一开始就颁布了刘家军中的纪律:

军容、风纪必须严整。

在军营中,绝不允许有人仪容不整,作为军人必须要有军人的精气神。

行走坐卧,都要有军人的姿态,挺胸抬头,收腹拔背,声音洪亮,志气昂扬。

卫生安全一定严管。

无论什么时候,不论是个人卫生,还是公共卫生问题,都必须重视。

军营中绝不允许有随地大小便、吐痰、乱扔杂物等行为,如有违背,一律严惩。

轻者一十、二十军棍,重者打完军棍,还要开除军籍。

治乱要用重典!

即便是这样,也是用了很长时间,才将这些人的习惯,扭转到刘星勉强能够接受的程度。

不过仅仅是这样的两个严要求,就让曹操感觉到自己与人家的差距。

这才是治军的典范,相比较而言,自己带的那些人叫什么?

往好了说,叫散兵游勇。

往差了说,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说什么讨伐董卓,如果不是刘星适逢其会,自己这些人肯定全军覆没在这里。

想到这里,曹操竟有些意兴阑珊,直到进入刘星的大帐里,他甚至都有一些心不在焉。

刘星的帅帐中,自然是少不了一张大圆桌子。

这是可以拆卸移动的,是由刘星亲自设计。

他喜欢平时与郭嘉等人平等相处。

因为经历过后世副部级行政单位的洗礼,包括平时看了那么多的名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