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第65章 荀彧认主

郭嘉听出了荀彧话里的意思,知道他是误会了,连忙放下酒杯,苦笑着说道:

“文若兄,这可就是你太高看我了!

我刚才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你在阳翟看到的,不论是工厂作坊,还是各种新鲜事物,包括城市建设,以工代赈的方案等等,这些设计其实都是主公的一手策划。

我们这些下属做的事儿,除了照章执行以外,甚至连拾遗补缺都够不上。”

荀彧闻言一怔,他原本以为之前郭嘉那样说,是因为谦虚,或者是为了给刘星的脸上贴金。

可是现在再看郭嘉认真解释的样子,好像真是自己想错了。

难道,这阳翟的这一切,真的都是刘星这个小家伙规划出来的!

荀彧在心中惊讶之余,也迅速开始了暗自思量。

以他对郭嘉的了解,他确认以郭嘉这样如此恃才傲物的人,不大可能会随便选择一个人就认作主公。

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原因,这个刘星确实是天纵之资。

荀彧回想自己来到阳翟后,这些天看到经历的,那一桩桩的新鲜事物,哪一个不是大开他的眼界?

还有那一件件的为民牟利的措施,哪一件不是强力地冲击他的思维?

这人得是拥有多么逆天的创造力,才能开创出如此多的创新产业?

这人又得是拥有多么强大的悲悯情怀,才能愿意如此对待那些流民百姓!

从荀彧从小接受的教育里,师古时君子之道乃为上道。

就如同后世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言:

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正所谓,向下要为民做主,让他们可以自食其力地活着。

牧民者,使其生,规其行,公平法度,有教无类。

向上要替君分忧,士大夫应立心身行一的准则,即便身居江湖,也要心忧国事。

为臣者,忠其君,分其忧,谨言慎行,开张圣听。

这样一段话,虽然作为后世中学生学习古文的一篇范文,张嘴背出来很容易。

但是回到现在这个时代,是要作为一个人求学之根本,是要从小立志,用毕生追求,身体力行地去践行的君子之道。

在荀彧的心里,现在阳翟的所有新鲜事物,新的管理条例,新的政务举措,都是他这些年的日思夜想、梦寐以求。

那就说明眼前这个岁数不大的刘星,应该是一个治世能臣。

假以时日,如果能给刘星更大的空间,或许他就能构建出一个,自己从小立志追求的大同世界。

这不正是自己心中的明主吗?

自己引以为傲的毕生所学,终于找到了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报效对象。

而且,那个一直在自己这个圈子里出类拔萃,又与自己志同道合的郭嘉,已经先自己一步认了主公。

这也是一个旁证,像拥有他们这样智力和境界的人,一个人或许有机率看错,两个人就绝不会意气用事。

说时迟,那时快。

这些念头看似纷繁复杂,但实际在荀彧的脑海里转上一圈,也就用了一两个呼吸的时间。

就在这电光石火的刹那间,荀彧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他提起面前的酒壶,给刘星与郭嘉各倒了一杯酒,这其实很不合规矩,哪有客人出手倒酒的道理。

但是刘星与郭嘉相视一笑,都知道荀彧此举为何,也就都没有拦阻。

荀彧给自己也倒了一杯,然后端杯致酒道:

“奉孝,恭喜你能够寻到咱们这些学子梦寐以求的有道之人。

没想到咱们颍川四杰,却是你这个最有才华之人,最先得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不过恭喜之余,我也要替公达与元常责备你一下,当初咱们不是说好共同报效一个明主吗?

你怎么却自己一个人在这里施展抱负,而把我们几个放在一边,完全不顾了呢?”

这话里的意思,就实在是明白不过,别说是刘星和郭嘉这样的人中之精,就算是把典韦这厮放在这里,他也能听明白。

我荀文若想要认主,你郭嘉郭奉孝给我个机会和理由啊!

郭嘉便连忙也端杯举起,正色道:

“文若兄说哪里话来,之前咱们刘氏集团治下,只拥有阳翟一个县城。

弹丸之地,奉孝不敢请各位兄长出山相帮。

而现在咱们刘氏集团所辖区域扩大,治理颍川全郡十七城,拥有了可以让各位兄长大展拳脚的最小空间。

我和主公一起商讨过,正想着过几天,稍微有了空闲时间,就带着主公一起,去寻你们几位呢。”

刘星也欣然举杯:

“文若确实是误会了奉孝,正如奉孝所言,前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努力研发新产品,和安置流民就业、生活问题,委实是脱不开身。

其实我早就听奉孝说过荀文若,荀公达,钟元常之高名,也早就想过找时间去向各位当面请教,无奈分身乏术,所以至今仍是缘悭一面。

不过咱们终究是有缘千里来相会,老天自将文若送到咱们跟前。

缘分哪!

今天我终于见到了文若,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古人诚不欺我!”

说着,刘星将酒杯高举过头,再一饮而尽。

两人这一番做戏,确实给荀彧搭起了一个好高的梯子,给足了荀彧尊严。

荀彧是何许人也,哪能不抓住机会。

只见他施施然站起身,认真地整了整自己的衣冠,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刘星躬身施了一礼,正声道:

“主公在上,请受文若一拜。

从今以后,荀彧必当唯主公马首是瞻,尽心竭力,为刘氏集团的发展效犬马之劳。”

刘星大喜,连忙抢过身去,伸手将荀彧扶起,并携其手至餐桌旁。

提壶再为三人满上一杯,举杯邀饮:

“奉孝,文若,我得两位大才相助,刘氏集团如何能不发达?

今天真是吉日,我欲与两位开怀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