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第63章 一八七年

而赵忠也就此对傅燮愈加地憎恨,但又因为畏惧其声望太高而不便加害,只好将傅燮外调出京,迁为凉州汉阳郡太守。

赵忠之所以这么安排,其实就是想借着凉州的引子,将来用三互法找机会陷害傅燮。

而傅燮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却是因为他早就看出了赵忠的毒计。

又因为他想到,在这样的局面下,自己为之矢志效忠的汉灵帝在哪里?

那个自己一直维护的顶头上司,皇甫嵩又在哪里?

想想碰到这样不合规矩的事情,竟然没有人站出来为傅燮说话,早已经让傅燮意冷心灰,萌生死志。

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

傅燮看了眼自己的儿子道:

“你很好,有才干也有智慧,以后一定要好好努力!

我把你托付给主簿杨会,他就如同我的程婴,以后他会好好照顾你的。”

听到这里,傅干哽咽不能出声,旁边的人也都流泪哭泣。

当时还有个汉阳人王国,也举旗反叛,自称合众将军,与韩遂等联合在一起。

他派前任酒泉太守黄衍进城劝降,对傅燮说:

“傅燮兄,时局已定,大汉朝就要灭亡了。

方今天下群雄逐鹿,而兄之名威传天下,兄之能力也让我等折服,我们都愿意奉你为主。

将来成王霸之业,即便不能当皇帝,成个伊、吕之勋也是不成问题,这难道不好吗?”

傅燮抽出宝剑指着黄衍叱责道:

“黄衍啊黄衍,你身为一个朝廷命官、州郡大员,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怎么反去助那逆贼,还要为他做说客呢?

你既然贪生怕死,那便去找个地方藏起来,苟且偷生,别特么跑到我的面前来,妄议天下!”

黄衍自觉惭愧,掩面退出,傅燮待他退出后,便率身边仅有的士兵出城迎战。

于是,汉阳太守傅燮壮烈战殉职于阵前。

傅燮的死讯传到雒阳后,汉灵帝刘宏十分哀痛怜惜,下诏追封傅燮,谥号为“壮节侯”。

没过多久,耿鄙原来的手下司马,扶风人马腾审时度势,也拥兵反叛,与韩遂等共推王国为主,攻掠三辅地区。

刘星也听说了傅燮的事情,不由也为他扼腕叹息。

如果自己早点儿派人去招揽他,会不会能救下他一命?

但是刘星转念又想到,以傅燮这样一个满心思都是忠君报国的人,就算刘星提前去招揽他,估计他也不会跟刘氏集团走到一起。

有时候,这就是命中注定。

…………………………

而离他们很近的长沙郡(今湖南长沙)也出事了。

有一个叫做区星的长沙人,自封将军,聚起了民众万余人,也起兵反汉。

攻打、占领了长沙郡好几个县城。

汉灵帝就派出孙坚去做长沙太守,进剿区星义军。

孙坚到了长沙郡以后,立即整顿政务、军务,然后探查清楚区星的底细后,大胆施展进攻方略。

并且在每逢作战时,他都是身先士卒,于是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即将区星部叛军荡平。

消息传回洛阳,汉灵帝为表彰其功,封孙坚为“乌程侯”。

……………………

到了一八七年的年底,颍川郡在刘星与手下这些人的不遗余力中,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更换了各地的县令主官之后,新安排过去的主官严格执行刘星等人制定出来的政策。

而由于刘星他们制定的政策中,包含了很多后世成熟的方式方法,对每个地方的治理,就都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变化。

这也让颍川郡内的士子人才都看到了希望,纷纷出来加入刘氏集团。

其中有一个人更是找到了刘星这里,不过他找的不是刘星,而是郭嘉。

他被人带着找过来的时候,正巧是饭时,郭嘉刘星等人正在用饭。

警卫报告说有一人前来寻找郭嘉,郭嘉看了刘星一眼,就点头准了。

不过他真不知道来人是谁。

等到外面的人一进来,郭嘉立即就站了起来,冲来人拱手行礼,嘴里喊道:

“荀彧,荀文若,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刘星刚开始没动地方,就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

这来人身高一米七八左右,身材英伟,长得帅气逼人。

他很是惊讶,来到这个时代以后,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好看”的男人。

不过当听到郭嘉报出他的名字,刘星就再也坐不住了,“噌”地一下就站了起来。

为什么?

就因为这人是荀彧啊!

后世看过三国的人,谁不知道,这荀彧、荀令君可是东汉末年最着名的谋士之一?

郭嘉虽然是后来曹操经常扼腕叹息的绝世谋士,可是真论起来,荀彧才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头号功臣。

在很年轻的时候,荀彧就号称有王佐之才。

而且无论是才能还是品行,都非常让人尊敬。

尤其是他的长相,妥妥的,曹操手下的颜值担当,曹氏集团的第一美男子。

说起荀彧的漂亮,那是在三国时期都出了名的。

根据《典略》的记载,荀彧“为人伟美”、“魄姿奇表,眉目如画”。

都是形容荀彧仪表非凡。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长相评语是“容貌甚伟”,伟是高大的意思,而荀彧的则是“又美又伟”,颜值超群。

当时有个三国时期“第一大喷子”之称的祢衡君,他那一张破嘴是逮谁骂谁,荀彧身为曹操的首席幕僚,自然也无法幸免。

不过,祢衡骂荀彧的话非常有趣:

“文若可借面吊丧。”

这一句评语,后来慢慢引申成了一个成语,隐指他人虚有其表。

而他评语的本意是:

荀彧这个人除了长得好看,啥也不会。

荀彧也赶紧抱拳行礼,回郭嘉道:

“我本来是去洛阳,寻人给我举孝廉,谋个职位。

可是路上听人说,现在的阳翟发展得非常好,不但世风一片海清河晏,民生也是蒸蒸日上。

我有些不太相信,便没去洛阳,拐到了这里。

后来看到官府招聘主簿,我想着看看到底有什么不同,就毛遂自荐,没想到真被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