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之大宋明君>第176章 拒绝倭国

对于倭国的请求,赵构是不可能答应的,与钱不钱的无关。

关于平清盛将会开启独裁时代的问题,他不过是在脑子里转了一圈,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从现在到平清盛真正掌权,还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呢,大概率是实现不了了。

原因么很简单,他根本不可能让这个国家继续存在那么久。

等到三大海军建成,几十万海军将士分乘上百艘大型战舰、上千艘中小型战船,依靠领先世界的枪炮直接推平倭国,岂不快哉?

平忠盛不知道赵构脑子里一会儿便想了这么多东西,还以为他动心了,便进一步劝道:“届时,无论在高丽获得多少财物,我国都与贵国分享!这是借款的手续,我可以先交给陛下保管。”

说着他便从怀里掏出一沓文书,双手奉上。

赵构接过一看,这个借款文书竟然完全是以汉字书写的!

和后世的借款合同基本差不多,大意就是拓俊京向倭国借款一千万两白银,用于解救仁宗,推翻李资谦,专款专用。

落款处分别加盖有拓俊京私人印鉴和倭国白河天皇印鉴。

即便这些手续是真的,仁宗的确可以推脱的一干二净:简简单单提那么一句用于解救我、推翻李资谦就行了?随便造这么一套所谓的借款手续都可以来找我要钱?想的美!

而且,赵构有理由相信,这套手续是假的。

拓俊京已经死了,死无对证,不管什么脏水都可以往他身上泼。高丽和倭国,虽然都不是什么好鸟,但相较而言,高丽更加可信一点。

后世的事实证明,倭国人,是最自私自利的,根本没有所谓的底线。他们从唐宋学到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却因为缺乏历史的沉淀,唯独没有学到儒家文化的精髓:仁、义、理、智、信。

换句话说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儒家思想,是华夏人传承了几千年,经过几百代人的丰富、修正、完善,才能够真正形成。

不是说搬了些书籍回去,学会了说汉话、写汉字,再穿上汉服,就叫继承了儒家思想,差得早呢!

读过《孙子兵法》就把自己当成兵法大家了?

这么幼稚的伎俩,说实话,赵构都懒得拆穿他。

他眉毛一挑,玩味地说道:“你倒是说说,想要我朝如何助你们一臂之力?”

平忠盛一听这话,真有门啊这是?脸上顿时一喜,说道:“听闻贵国有巨型战舰,每艘可容纳千名战士,舰上有红衣大炮,射程远、威力大。

如果贵国能出动一、二十艘巨型战舰,一、两万战士携新式武器,从渤海湾出击。我国渡过日本海,从仁川登陆。

两面夹击之下,高丽必亡,进而,两国联军可以完全控制半岛全境……”

平忠盛说得正嗨呢,赵构却已经不想再听下去了。

尼马,打得好算盘!

说实话,一、两万携带新式武器的海军,那是真够灭亡高丽的了。

真要有这心思,我不会从鸭绿江、渤海湾同时从南北两个方向出兵?哪里还需要你倭国从仁川登陆打配合?

蹭吃蹭喝的听得多了,这特么还有蹭枪蹭炮的?

“你不必说了!”

赵构及时打断了平忠盛的激情发言:“高丽怎么说也算是我大宋的友邦,所以,你们要去打他,那是你们的事,我国不可能、也不会出兵!你就别妄想了!”

“这,,”

平忠盛有点懵,不想出兵,你早说啊,还问怎么帮忙干嘛?

好在,这并不是他的真实目的,不过是以退为进的计策罢了。

他用力地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在脸上重新堆出自认为比较灿烂的笑容,说道:“陛下所言即是,是我方考虑不周,还望陛下不要生气。”

赵构微微抬手,淡然说道:“生气倒不至于,只是想提醒你,说话之前要动动脑子,不要信口雌黄。”

平忠盛心说:谁说我没动脑子了?连三十六计都用上了好吧。

当然了,嘴上,他不可能这么说。

“陛下既然不肯出兵相助,”他斟酌着用词,谨慎地说道:“不知能否给予别的支持呢?”

赵构一听,立马便明白了,呵——,狐狸尾巴露出来了这是。

便面带微笑地说:“哦?别的支持?挺有想法的哈,说说罢,你们想要什么样的支持?”

关键的时候到了,平忠盛的心跳骤然提速。

有点紧张。

“陛下,我方,我方,希望能得到,一百门红衣大炮,和一万发炮弹,一万支华兴二代,和一百万发子弹。用于,用于此次,攻打高丽。”

他结结巴巴、很艰难地说完了这番话。

同时,他心里的紧张情绪也得到了缓解,说话也利索了些:“我方愿为此支付巨额银两,白银两千万两!”

见赵构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他连忙又加了一句:“外加黄金两百万两。”

最后这一句,是他自己加的,他认为值得,白河天皇可没有这意思。

因为这么多金银加起来,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

这么多钱花出去,接下来好长时间,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可即便平忠盛的话说到这个程度,赵构也没有丝毫的动心。

在他眼里,倭国的金银,不管多少,

就已经是自己的了。

拿我自己的钱来收买我?

这不扯淡吗?

扯远了,扯远了,他回过神来。

平忠盛的目的,还是枪和炮,从他进殿之时看侍卫的目光就知道了。

初心未改。

“再不然,我方可以出一半的钱,购买技术也行。”

平忠盛察言观色的本领果真不错,见赵构不吭声,立马又退了一步。

一千万两白银,一百万两黄金,这么多钱,只买个技术,够有诚意了吧?

“平忠盛,你怕是不知道,上一个打我华兴二代主意的,是西夏,”赵构笑着说道:“现在呢,西夏驻的兵,已经是我大宋的士兵。西夏的州城,也是我大宋在守着。就连西夏的官员,也是我大宋在管着哩。”

平忠盛闻言,猛地一个哆嗦。西夏的事情,早已传遍各国,作为外交人士,谁不知道?

可这时候说这话,几个意思这是?

想想也不行吗?

高丽王朝派了左一拨右一拨的人来,也是重金求购,求购不成就是各种打听。

前些时候,更是想要宋国派人过去帮他们管理国家,这可是连我都知道的事。

这枪和炮的诱惑力有多大,你真的知道吗?

这能怪我们心里长草吗?这草正是你们种下的啊!

平忠盛的心,乱极了。

赵构不再搭理他,担心一生气,就不考虑他三七二十几了,直接出兵倭国了。

平忠盛心事重重地离开,看那背影,似乎有些落寞。

那借款手续,的确是假的,不过是因为拓俊京死了,造个死无对证的的东西出来,找个理由来宋国忽悠。

能忽悠宋国出兵当然最好,那就是实际意义上的结盟了,这个愿望能达成,以后啥都好说。

忽悠不成,就出重金买,有了那么多的枪炮,就等于是掌握技术了。毕竟,在偷师方面,可不是吹,哪国也比不上。

这是《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中都提到的以退为进,也是谈判时常用的技巧。

就是先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就等着你拒绝。

然后再退而求其次,提低一点的要求,不好意思拒绝了吧。

还拒绝?那我再退一步,总得给点面子吧?

说实话,如果换作徽宗或者钦宗,平忠盛的这点要求,真有可能就实现了。

奈何赵构这个穿越狗,对国之重器、核心技术太重视了,根本不可能拿去换钱。

更别说,还是拿自己的钱换技术,给别人用。

哪有这么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