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之大宋明君>第162章 陷入僵局

“秦大人和张大人不在!”

使团的人简单地回复道,这倒是事实。

曹价和薜元礼有点小懵,咋还这么悠闲呢?却不想想,西夏摊上事了,关秦桧、张浚何事啊?替西夏着急吗?

“那,二位大人去哪里了?”曹价追问道。

“真不知道,可能逛街去了吧。”

“那,,好吧。”

曹价本来还想问问去哪里逛了,一想这京城可比不得宋国的汴京,地儿不算大,找人也没多少难度。

而且,使团的人看起来也不像说谎,估计是真不知道二人去哪儿了。

只好告辞,派人满城去找。

等找到二人的时候,竟然已是夕阳西下,天都快黑了,竟然一不小心过去了整整半天时间。

秦桧和张浚正在一家茶馆里,听说书的唾沫星子乱飞,说些三国时候的轶事,却是民间版三国演义的内容。

见曹价和薜元礼二人进来,秦桧笑道:“哎呀,这么巧,二位大人也来这里听书?”

曹价还无所谓,薜元礼却是一头黑线:巧你骂了隔壁的,谁有空跑这里来听书?

而且,不管怎么说,曹价和秦桧、张浚好歹相处了大半个月,还是更熟悉一点,便由曹价开口了:“呵呵,是啊是啊,真是太巧了,没想到秦大人和张大人也好这一口。”

秦桧见了薜元礼的脸色,便已经猜到二人来茶馆的目的了,十有八九是因为张伯奋就位了,着急了。

结果,曹价还在这儿顺杆爬,心理素质倒真是不错。可是,你说话时就不看看薜元礼吗?嘴角都起泡了!还有那脸色,多难看,跟家里死了一大堆就剩他一个人了似的。

“既然如此,二位大人坐下呗,”秦桧笑道说道,然后冲店小二招招手:“伙计,过来,给这二位爷上茶,茶水费我出!”

”好嘞!“伙计高兴地应道,便一手拎着茶壶、一手托着茶盘朝这边走来。

”不用不用,“曹价赶紧推辞,讪讪道道:“还是不用了。我们来找秦大人和张大人,其实,是有事相商。“

”那也不打紧,就边喝茶边聊,岂不挺好?“秦桧仍是一脸微笑,还多问了店伙计一句:”我说的对吧伙计?“

”那可不?“伙计一边把托盘往桌子上一放,一边用茶壶里的茶涮茶碗,一边笑着回道:“在我们茶馆聊天谈事情的可多了,几乎每天都有的。”

薜元礼黑着脸,终于沉不住气了,“啪”地一拍桌子:“听不懂人话还是咋滴?说了不喝茶,还瞎折腾!”

店伙计被吓得一哆嗦,转头看向秦桧:“老爷,这,到底还上不上?”

秦桧感觉这火候都已经超出预期了,便笑道:“好了好了,那就不用上了。”

说完,取出一小块碎银子往伙计手里一塞:“走了,不用找了。”

便昂首挺胸,迈开步子,往外边走去。张浚心中有数,也有样学样,感觉心里特敞亮。

曹价、薜元礼也不吭声,跟在二人身后,就像二人的跟班。

秦桧明天曹、薜二人跟着,也不说话,直接带着二人走回了驿馆。

曹价让驿馆的小吏清理了一间安静的房间出来,又上了茶水,四人围着桌子坐下。

秦桧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盅,吹了吹,抿了一小口,才悠悠问道:“不知二位大人前来,有何事相商?”

曹、薜二人早就心急火燎,好不容易等秦桧发话,曹价向前探了探身子,小声问道:“二位大人当真不知道何事?”

秦桧眉头微皱,将手里茶盅轻轻放下,回道:“适才,二位大人也看见了,我与张大人去茶馆喝茶听书消磨了半日,哪里知道有什么事情啊。”

曹价也不想再绕圈子,再绕一会儿天可真黑了,便直说道:“贵国先有张宪陈兵边境,说是策应使团。然后又有马扩、刘锜大军压境,贵国还没给个说法呢。如今,又冒出来一路兵马从西宁州直抵我国边境,据说领兵的将领是张伯奋。

我倒是想问问秦大人,这又是何意?”

秦桧一听果然是这回事,心里顿时更加放松,加菜了这是,好啊!

“我从京城出来已经有一个月了,到这儿也有半个月了,哪里知道这怎么回事啊?兴许,”秦桧停顿了一下,侧过身子对着曹价,一支胳膊搭在卓子上,另一手支在椅背上,意味深长地说道:“兴许是来找李显忠将军和护卫队的?”

又是李显忠,曹价知道绕不过这事儿,想就这事表个态吧,还真不容易。

因为李乾顺临走之前有过吩咐,只要谈及李显忠,就一概不认,拖就是了,直到夏州别院那边搞定为止。

秦桧或明或暗地屡次提及李显忠,显然是知道内幕的,更知道大夏这边一直是睁眼说瞎话,他这边是更更知道宋国知道他们是睁眼说瞎话。

说实话,这样子谈判,真心很累。

之前,一路兵来,不在话下,咱不紧张。

三路兵来,有点紧张,但尚能应付,也没啥大不了。

但这第四路兵再来,真心应付不了了啊。

更何况,谁知道还会不会有第五路大军啊?毕竟这是过先例的,宋神宗在位时,就是五路大军齐发,直接杀入大夏。

那时候还有大辽可以依靠,现在靠谁?

这样想着,曹价只觉得心里头似是有百万头草泥马四处奔腾。

就很无力。

不能思考。

不想说话。

薜元礼见曹价跟魔怔了似的,心里愈发着急,说话的声音不免提高了一些:“秦大人,你如此推脱的话,可就太没意思了!这分明是早就计划好了的,你怎么能装做一无所知?”

哼,现在急成这样了?

秦桧坐直了身子,冷冷地看着薜元礼,口气强硬地说道:“我大宋一千人的使团来了贵国,你们都能睁眼说瞎话,全都推脱说没这回事,怎么?现在到我这儿就不兴这个了?”

薜元礼顿时语塞。这事,在大夏高层,该知道的都知道,也不算什么多大的秘密。

之所以一直拖着不认,一是打那批华兴二代的主意,再就是俘虏了这批人,手里就多了些和宋国谈判的筹码,可以争取利益最大化。

但那是以前啊,现在,局势已经再度发生变化,宋国屯在边境的四路大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二十三万,这可是纯粹的战兵,实打实的兵力!

倾尽大夏之力,凑出这么多兵力都有些困难。

之前的紧急征兵,已经不够用了。

眼见天色已晚,秦桧又摆明了非李显忠不谈的态度,曹价和薜元礼无奈,只有怏怏而回。

可是,这样的大事,既然已经启动,岂是回避的了的?

更大的事情,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