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嗒咔嗒,咔嗒咔嗒。”

李鸿升眼睛盯着眼前的电脑,手指不断翻飞,快速的敲击键盘,此时已经凌晨一点半了,虽然明天还要上班,但他还没睡,而脸上厚重的黑眼圈表明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我在干嘛?我为什么在敲代码?’

思绪一闪而过,李鸿升没放在心上,当前要紧的是把这个bug改完,明天经理就要看到成果。

代码改了又改,运行频频报错。终于,三点了,保存之后,李鸿升直接瘫在床上,不想思考,冥冥之中就已经入了梦乡。

小时候,我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或许是上小学的时候认真听过一段时间,一年级考了全级第二名,父母喜出望外,觉得我是个读书种子,至今还记得父母那高兴的样子,以及那段时间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于是我以为,努力读书是让父母开心的事。

于是我坚持认真读书,我或许是有点天赋的,至少在这偏远小学的学生里我算是有天赋的,成绩一直保持全级前五,但我天赋又不算好,一年级那次全级第二就已经是我的巅峰了,父母也不再因为我全级前五的成绩高兴了。我的努力,我的认真父母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但那时候的家庭气氛总体还是非常好的,父母疼爱,孩子努力上进。

初中我进了当地的最好的重点初中,家里非常高兴,我缠着要买的电脑也买给我了,那时候好的初中都是要考上去的,不像现在。

进了初中,我的好成绩显得平庸,也没什么特长,只会读书。同学一个个会钢琴、舞蹈、绘画,读书也比我强。第一次摸底考试,全班五十五人,我第三十七,回到家,父母也没责怪我,觉得第一次考试,失误紧张也正常。

很遗憾,我的天赋在初中算不上好,努力学习也不过中等水平,父母渐渐失望。当努力得不到回报,我开始躺平放弃,不再疯狂刷练习册,于是我从练习册中摆脱出来,我有了时间,我开始玩游戏,那时候的游戏已经很精彩了,尽管成绩不如意,但在游戏里,我是救世主,是英雄,是带领团队走向胜利的大佬。

初三上学期,第一次模考,全级八百人,我第七百五十名左右,我才恍然,我成绩已经这么差了。重点初中之所以为重点,氛围占了不少功劳。升学,这个压力切切实实的压在我身上,压在我家庭上,班主任找我父母约谈。

谈完之后的那一天回家,我的电脑不见了,我多了一堆补习班要上,我失去了逃避的港湾。我开始拼命学习,疯狂刷题,睡得越来越晚,起得越来越早。

中考结束了,我也释怀了,成绩不好不差,上不了市重点,但上了区重点。我接受了自己,接受我不好不坏的天赋,接受我软弱的内心。在这个我水平处于上游的高中,我过得非常愉快,没有自卑,没有不自信,开朗乐观,朋友众多。

高考后,父母帮我选了计算机专业,说这个赚钱,我对未来没什么说法,当时计算机确实挺火的,于是我就选了计算机。

大学四年,过得算是有滋有味,人生首次,感到了自由。我为了这自由也付出了代价,我的成绩说不上好,只能说过得去,毕业季找工作没找到,大厂看不上我,我看不上小厂。

一转眼,毕业了,没回家,留在大城市拼搏。在家里感受不到安慰和舒心,只有压力,大城市生活难,我做了不少工作,刷盘、送外卖,最后找了个小厂,干回自己的专业工作,敲代码。

小厂工作也不让人省心,庙小妖风大,领导没什么本事,对业务不熟,也不会什么管理手段,只会压力别人,经常说的话是“我不管你有什么问题,我招你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三天,这块没搞定你就给我走人,有的是人接替你。”

同事也勾心斗角推卸责任,我小城市新来的,没了这工作就得流落街头,自然工作量都压到我身上,每天熬夜加班加点工作。

这就是我,李鸿升,庸庸碌碌,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