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别问,我科举>第44章 拜访

摆脱了韩启,回了客栈,父子俩在客栈里将家伙什全部收拾妥当。

什么锅碗瓢盆都先一股脑的往车上装,客栈小厮都惊呆了。

考试这几天,李宁安没有吃过外面的食物,都是李明溪从客栈借用厨房做出来的。

就是为了防止发生腹泻或者其他突发状况影响到考试,毕竟要在考场之中待一天的,到时候若是出问题,便什么都晚了。

后面的乡试更是要在号舍中待数日,困在身体这一关的考生不知多少。

东西太多李明溪想着等回去之后再收拾,李宁安都可以想象到奶奶看着车上横七竖八的物品是什么样的场景。

上次去参加县试时,李宁安就说了不要带锅碗瓢盆,到时买些吃食就行。

可是老太太说外面的东西吃起来不安全,要是吃坏了肚子,岂不就没法考试了。

掰扯了半天,俩人怎么也说不清楚,可能是给许氏整急眼了,她直接从厨房拿出擀面杖,扯起袖子就直嚷嚷:“老娘让你带着你就麻利的赶紧装上,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听我的准没错,再敢瞎嚷嚷,我直接给你屁股敲开花。”

到底是谁在嚷嚷呀!李宁安想到小时候的悲惨遭遇,不禁捂了捂屁股。

一听这话李宁安就不敢再言其他,麻溜的收拾东西赶考去了。

先前还想着奶奶有些危言耸听,可是考了县试、府试才知道人心有多么险恶,但凡有些人听了某些考生学业优异他们就会私底下做小动作。

或是吃食,或是在考篮中偷偷塞入纸条,千方百计想着减少一个竞争对手。

自此,李宁安算是不敢折腾了,安安心心的带着这些家伙什随他赶考去了。

可能是这段时间嘴里淡出鸟来了,李明溪找了个借口说东西都放在马车上了,今个晚上无法做饭,两人到外面去开了个荤。

说是开荤其实就是在客栈中点了个酱猪肚切吧切吧蘸着蒜汁吃,这可把俩人香迷糊了,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根本停不下来。

眼见就剩最后一块,俩人做起了心理博弈。

李明溪瞪儿子一眼,好似在说你小子好歹是读圣贤书的,怎么就不知道尊老爱幼?

李宁安则是不看他,筷子稳稳的摁着猪肚往自己这边扒拉,一副老爹不让筷就这么僵着呗的表情。

看着李宁安欠抽的表情,“那不是你今天说的韩启吗?”

一回头,李明溪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猪肚放入了口中。

回头张望了半天,李宁安看着老爹傲娇的表情嘴角不自觉的抽了抽。

本想着俩人早点休息明日一早赶紧回家,可是来了趟府城,李明溪发现城里人穿的都是绸缎,光鲜亮丽。想想家里人都穿着布衣,有了钱,就想着扯几身布料带回去,让老娘做几身衣服。

这直接让李宁安服了,老爹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家里并不是没钱买不起丝绸,而是在三河村全都是农户,穿着那么靓丽给谁看呀!

全家穿着丝绸,怕不是还漏了富,平白惹人嫉妒。

不过转念一想,扯几身低调点的布料倒是没问题,便任由他去绣坊选一选。

还好刚到酉时,绣坊又是私人专营还开着,不然俩人只能放弃。

到了绣坊,去掌柜那边询问起布料的卖价,选了几匹低调点的布料便匆匆回来了。

当晚,客栈小厮提着热水来时,神情更加殷勤,李宁安中了童生掌柜的特地吩咐他做事用心点。

来时还恭敬的说了几句祝贺李公子中榜的吉祥话。

见此,李明溪乐呵呵的从怀里掏了几文钱递给了他,那小厮当即咧着个嘴笑呵呵的出去了。

这也不得不让李宁安感叹身份地位转变带来的好处如此之多。

第二日一早,在客栈门口俩人提行李,准备上车回家。

父子两人赶了大半天的路, 总算到了桃源县城。

进了城,李宁安见申时还未到,眼见时间还够, 便想着要去见一见林秀才。

他这次得中府试,多亏了林贺义县试前数日的悉心指导,途经县城理应去拜谢一下。

再者说自己要去县衙留档文书,若是不去一趟多少有些不合适,等以后见到了可不就有些尴尬。

“要不咱们带一点府城物事,我与你一同去看看?”

李明溪看了看天色说道。

闻言, 李宁安摇了摇头, “不必如此,只是简单感谢一番,爹若是去了,恐怕到时一时半会咱还走不了了,不过确实要带些东西感谢一番,府城报名和唱保时林先生都来了,属实麻烦人家了。”

李明溪小声嘀咕道:“咱家又不是没花钱,一两银子呢?”

老爹说那么大声,李宁安自然听到了,心里直接笑出了声。

自己老爹还真是单纯的可爱,作保银本来就该咱们出,人家赏识自己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这次去拜访是为了拉近关系,其中全是人情世故,与一位秀才而且是廪生相识怎么来说都是不亏。

与李明溪说好,他去十叔家走一遭,到时再来接他。

到了林府,门房热情的迎了出来,“李少爷回来的正是时候,老爷在前院,前两日还提起少爷。”

未等李宁安应话回门房,林秀才就高声说道:“贤侄以一十幼学之龄得中府试十二名真乃是天纵英才。”

“怎敢当叔父如此夸赞,若非叔父指点恐怕没有侄子的展示之际。”

李宁安不敢怠慢面露笑容赶紧迎上,顺着林贺义的叫法自然而然地唤起叔父来。

得了回应林贺义满面笑容,看到李宁安提了东西来,佯装生气道:“贤侄这就见外了,怎的还拿东西来。”

李宁安慕然感慨道:“五叔乃我亲叔,叔父与五叔是多少年的交情了,侄子来拜访哪有不带拜礼的说法,而且这些个物事不过是些为家中长辈裁剪的布料,虽然不是十分贵重,但侄子觉得与叔父甚搭,特地选作拜礼,还望不要嫌弃。”

哪有特地挑选,到了桃源县只是临时起意,这布匹是他从给大伯的布料中择了些带了来。

可是林贺义越听就越是热情,招呼他进了后院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