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第64章 老了的袁绍

袁尚不再逗留,带着人径直回府。

傍晚时分,李儒和庞统回来禀报,说曹虚口中的消息全部挖出来,曹虚的人都已经处理干净。

包括曹虚在内,全部处死。

对外的宣传,也散播了一丁点的消息,说袁谭意图安排人到辛评的身边,让辛评谋划刺杀袁尚,辛评主动告发,袁尚把刺客诛杀。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审配。

审配如今也支持袁尚,见消息有利于袁尚,直接到大将军府求见。

见到袁绍后,审配直接道:“主公,卑职有一件事,不知当说不当说。”

袁绍又消瘦了许多。

好在精神还好,袁绍摆手道:“正南,有什么事情尽管说,不必顾忌。”

相比于田丰、沮授,袁绍更器重审配。

政务上,审配比田丰、沮授更擅长,且审配更忠于袁绍的。

审配说道:“主公,外面有一则消息在传,说长公子袁谭,安排刺客到辛评的身边,让辛评运作安排,意图刺杀世子。”

“辛评找到世子,主动告知了所有的事情。”

“最后,世子带着人以雷霆手段,诛杀了刺客。消息在坊间传出,不知道真假,卑职暂时还没有去求证。”

袁绍眉宇间多了一抹冷色。

袁谭一直要夺嫡,要继承袁绍的基业,谁都清楚。官渡一战,袁谭就处处针对袁尚。不仅如此,袁谭拉拢了辛毗、辛评,乃至于此前的郭图,也站在袁谭一边。

一直以来,袁绍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想到袁谭还要刺杀袁尚。

袁绍怒气升腾起来。

他现在看袁尚,怎么看怎么顺眼,不管是袁尚的能力,以及袁尚的孝心,都让袁绍满意。也就导致,他越是看袁谭,也就越看越瞧不上。

袁绍深吸一口气,他并未多想,吩咐道:“来人,通知世子、辛评来一趟。”

“是!”

侍从得令,便立刻去安排。

袁绍吩咐下去后,看向审配道:“正南,你怎么看待这一事情?”

审配听到后,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袁绍道:“但说无妨。”

审配沉声道:“回禀主公,关于刺杀一事,或许是真的。”

袁绍道:“理由呢?”

审配道:“主公安排人通知袁谭和袁熙,定下世子的身份。而袁谭是长子,长幼有序,他有想法很正常。”

“尤其袁谭在青州,有了自己的力量。”

“如果他的力量很弱,或者一直被控制在邺城,那也就罢了。因为有自己的力量,野心就会随着力量的增强而变化。”

说到这里,审配躬身道:“卑职斗胆分析,请主公降罪。”

袁绍听到后叹息一声。

审配的话有道理,如果袁谭一直在邺城,没有什么权势,应该不敢乱来。袁谭接触了权势,且镇守地方,形成了自己的力量,不会甘心丢失权势。

袁绍道:“袁谭人在青州的事,交给显甫以后去解决。曹操虎视眈眈,袁谭动不得,否则青州动荡,必然给曹操可趁之机。”

审配略微皱眉。

现在动袁谭是最合适的。

袁绍在,一纸令下,袁谭不敢反抗。不过这事情,审配没有多说。想一竿子打翻袁谭,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容易引起袁绍反感。

袁绍完全站在袁尚的一边,这就足够了。

时间不长,袁尚、辛评进入,两人齐齐向袁绍行礼。

袁绍目光落在袁尚的身上,道:“显甫,袁谭这孽障,真的安排了刺客来杀你?”

袁尚有些惊讶,问道:“父亲怎的知道此事?”

袁绍一注意到袁尚的神情,顿时道:“你倒是孝顺,不愿意说出来。可这样的消息,怎么可能瞒得住。”

袁尚说道:“这一事情,是我袁家内部的事,说出来惹人笑话。自家人内部的事,有矛盾有冲突,打生打死,可关上门还是一家人。如果事情闹大了,就必须处置。而且现在内斗,容易给曹操可趁之机。”

袁绍微微点头,对袁尚更是满意,越看越是喜欢。

他选的继承人不差。

袁谭这孽障,真是个混账,竟然敢刺杀袁尚。

袁绍也没有多言,看向辛评,没有多说什么,吩咐道:“辛评,你做得很好。”

辛评郑重道:“大将军册立世子,卑职自当尊奉世子。”

袁绍道:“你有这个认识很不错,可惜,辛毗没有你这样的通透观念。显甫一个人留下,都下去吧。”

“喏!”

审配和辛评转身退下。

房间中,只剩下袁尚和袁绍父子二人。

袁绍道:“显甫,青州还需要袁谭镇守。他的事,为父会敲打一番。关键在你这里,要迅速成长起来,有自己的影响力。”

袁尚道:“我明白的。”

袁绍眼神渐渐锐利起来,继续道:“你如今是世子,未来的敌人不是袁谭,而是曹操。毫不客气的说,袁谭在曹操的面前,那如三岁稚子。你连袁谭都解决不了,未来挡不住曹操。袁谭留着,算是为父给你留下的考验吧。”

“儿子理解父亲。”

袁尚大体明白了袁绍的心思。

袁绍宠溺袁尚,把世子之位给了袁尚,但袁谭毕竟是袁绍的儿子。

又因为袁绍本质上,完全不放心外人执掌青州,加上袁绍要考验袁尚,多个原因叠加下,袁绍没有处置袁谭。

袁尚没有说什么,局势对他有利。

更何况这是他设下的局。

袁尚微微一笑,自信道:“请父亲放心,儿子会处理好一切的。”

“去吧!”

袁绍摆了摆手。

袁尚转身就退下。

袁绍枯坐在房中,忍不住又咳嗽起来,到最后又咳血。他眼神悠悠,更多了一抹希冀,希望袁尚能真正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