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龙飞凤翔>第62章 一丘之貉

史思明本也是狡黠奸诈之人,如今他兵强马壮,大权在握,他一旦下定决心诛杀安庆绪,安庆绪哪有能力抵抗了?

史思明亲自给安庆绪写了一封信,给安庆绪灌了一碗迷魂汤。史思明在信中承诺,他愿与安庆绪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彼此之间互相帮衬,与大唐三足鼎立,共享天下。此外,史思明还收买了安庆绪的心腹张通儒、高尚、安太清等人,他们一波接一波地向安庆绪建言,与史思明结成同盟有百利而无一害。

于是,呆头呆脑的安庆绪带着大将崔乾佑、孙孝哲,他的弟弟们,以及几百号贴身亲信,浩浩荡荡地前往史思明的大营结盟。

一路上,那安庆绪喜气洋洋、趾高气昂,他的皇帝位终于还是保住了。安庆绪心中暗暗发誓,从此以后,他定会好好重用史思明,让史思明替他开疆扩土,成就他安庆绪的万世伟业。

安庆绪带着几百号人马行至虎爪山,正欲与亲信下马休息时,忽然空中传来阵阵利箭的破空声,安庆绪久经沙场,心下当即明白遭遇埋伏了,而且对方至少也有两三百人。利箭如飞蝗似的一阵阵飞来,幸好士卒们都披挂了坚硬的铠甲,他们在铁盾牌的掩护下,毫发无伤地抵挡住箭雨的射杀。

待箭雨过后,一大拨人马大声喊叫着“杀死安庆绪,赏黄金万两”,这帮人呼啸着从山坡上冲下来。不过让安庆绪气愤不已的是,他发觉这帮人竟然是山寨的匪徒,为首的竟然是收了避暑招凉珠和绿真珠,却没刺杀史思明的刺客,当然这刺客就是龙清川。

龙清川带着史思明手下的精锐,以及一众忠于史思明的江湖杀手,手持各种各样的兵器,与安庆绪及其亲信砍杀拼斗。

虽然安庆绪骑射俱佳,武艺高强,但他面对之人皆是武艺出众的高手,在他们持续的打杀下,安庆绪很快便抵挡不住了……不过安庆绪依旧洋洋得意,他察觉到这些匪徒的包围中,有个不起眼的漏洞:匪徒们虽然挖了陷马坑,甚至用了拒马桩阻挡他们逃逸,可在离拒马桩不远处的小山坡,至少有三丈高,可匪徒们竟没有派人防守。

安庆绪心中暗自咒骂,匪徒毕竟匪徒,哪里懂得行军打仗之道?

安庆绪当即派几十名弓箭手占据了小土坡,他们居高临下地疯狂射箭,匪徒们骂骂咧咧地,丝毫没有还手之力。安庆绪抓住这个漏洞,号令士卒迅速清除掉了拒马桩和陷马坑,尔后,他又在大将崔乾佑和孙孝哲的掩护下,不费力气地冲出匪徒的包围圈,一路逃向史思明的大营。

当安庆绪平安地到达史思明大营时,史思明先是大吃一惊,但他也是久经沙场的老狐狸,很快便镇静下来。他殷勤地跟安庆绪客套热情一番,然后安排上丰盛的酒宴,款待他们大燕国的皇帝,安庆绪也不失时机地吹捧他如何勇斗匪徒,如何将匪徒打得落花流水、跪地求饶……

杜康酒,烧尾宴,舞姬曼妙的舞姿,让安庆绪满心欢喜、乐不思蜀,史思明心中却是郁闷,他跟龙清川精心选择了埋伏地,又派出了几百名精锐士卒,怎么都能将这安庆绪一网打尽!

可为什么这安庆绪还能轻易逃脱了?

安庆绪可没史思明那些鬼心思,他与史思明勾肩搭背,频频劝酒,并扬言等他安庆绪打下这花花江山后,定会与史思明共享荣华富贵。史思明小心地赔笑应酬着,内心却踌躇不决,不知如何处理眼前之局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连着灌了几壶美酒,安庆绪醉意朦胧,便意浓浓,他在几个亲信的陪护下出恭,偶然间瞥到了站在茅厕旁的龙清川。

那龙清川竟然还对他微微一笑,然后挥了挥手上的宝剑,做了个刎颈的手势后,扬长而去。

安庆绪瞬间吓出了一声冷汗,怎么在大帅的军营中看到了匪徒,难道他跟大帅是一伙的?安庆绪的酒也醒了,他在亲信的提醒下,意识到了事情背后的含义:史思明必然有所图谋。

可他已深入虎穴,就如待宰的羔羊,无力反抗。六神无主之下,安庆绪立即采纳了亲信的建议:委曲求全,先保命为主。

安庆绪也顾不上出恭了,他当即返回营帐,收起刚才的狂妄之气,谦卑地对着史思明下跪磕头:“臣安庆绪辜负众望,丢了东、西二京,深陷唐军重围,幸亏圣人看在太上皇之情面,率大军前来营救,臣感激不尽,日后定当结草衔环报答圣人。”

安庆绪莫名的举动,不但让崔乾佑和孙孝哲摸不着头脑,就连史思明也是诧异万分。

史思明小心问道:“本帅忠心不二,又与太上皇情同手足,圣人为何如此见外?”

安庆绪吓得抖抖嗖嗖,忍不住低头哭泣:“臣都看到了围剿安庆绪的匪徒,他们就在大帅的营帐中,大帅既然要杀我安庆绪,又何故要与安庆绪结为同盟?”

安庆绪之言如晴天霹雳,崔乾佑和孙孝哲当即拔出腰间佩刀,大声怒斥:“史大帅,难道这是鸿门宴?”

情形走到这一步,史思明心知再也没有退路了,他也不可能放安庆绪回去,既然扯破了脸皮,那就无须顾忌情分了。

史思明狠狠地将酒杯摔在地上,营帐内内外外涌入了众多披甲侍卫,他们在瞬间便缴了安庆恩亲信的武器,将他们五花大绑,即使有反抗者,当即被诛杀在地。

史思明破口大骂:“安庆绪小儿,丢失两都且是小事,可你身为臣子,居然弑父夺位,天地不容,今日我史思明要替太上皇清理门户。”

安庆绪不断地磕头求饶,只要史思明饶他一命,他定会派人送来玉玺——不,他亲自送来玉玺,尊称史思明为大燕国的圣人。

可他的求饶没有换来史思明的一丝同情,史思明沉着脸号令道:“弑父篡位之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安庆绪罪恶滔天,人神共愤,本帅今日欲替天行道,替太上皇行道,当众斩了这安庆绪逆贼。”

史思明心如磐石,他已无路可退,只能宰了这安庆绪,清除他登基路上最大的障碍。史思明喝退众人,蹲下身子阴险地问:“贤侄啊,你莫要怪我无情无义,谁叫我看上你屁股下的宝座了。如今你是非死不可。”

安庆绪早已成了一摊烂泥,他耷拉着脑袋哀求:“请圣人饶安庆绪一命,安庆绪还不想死啊。”

“哎,你那个死去的老爹他难道想死吗?人固有一死,迟早逃不掉,贤侄又何必多活个几十年了?不过看在本帅与安禄山同袍的份上,五马分尸,凌迟,腰斩,或者其他酷刑,贤侄你喜欢哪一个?”

“非得……这些吗,连个全尸也不能留?”

史思明一脸奸笑:“当然可以。但本帅有少许疑问,你得跟我实话实说。”

……

史思明公开处绞死了安庆绪、崔乾佑、孙孝哲、高尚等人,甚至连安庆绪的几个弟弟也没放过。引起叛军中忠于安家势力的不满,双方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争斗,史思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收编、吞并了安庆绪的残余力量。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安庆绪政权和军事集团的覆灭,叛军的实力大大受损,大唐只剩下一支有实力的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