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梦中的俞旼珏估计是觉着额头疼,想伸手揉揉,可景赪的右手牢牢搭在他的左肩上,导致俞旼珏整个人像被景赪紧紧桎梏在怀中,连手都无法随意抬起。

  俞旼珏因身体无法动弹,在睡梦中很自然地挣扎了一下,他这一挣扎,像是惊醒了将他紧紧圈住的景赪。

  景赪身体一僵,这才缓缓放开了搭在俞旼珏左肩上的右手,接着慢慢将侧着的身体平躺。

  景赪平躺,肩膀也就离开了俞旼珏的额头。

  熟睡的俞旼珏无意识地凑向发热体,脸颊在景赪的左肩上蹭了蹭,然后左手往人胸前一放,半搂着景赪继续呼呼大睡。

  这是俞旼珏近些日子,晚上睡觉时做惯了的动作。

  被俞旼珏左手半圈着的景赪,大概也习惯了这样的睡姿,侧首看看身旁之人模糊的脸,右手抻了抻被盖,这才在俞旼珏平稳的呼吸声入眠。

  许是刚换了位置,俞旼珏下意识又向左侧翻身。

  他一动,又惊醒了景赪,景赪怕他摔下床,右手一伸,再次将人捞了回来。

  俞旼珏在睡梦中被人两次阻扰,心里不乐意了,嘴里于是开始嘟嘟囔囔着嗔怒。

  “阿九……有人不让我睡觉,阿九帮我打他……”

  俩人同睡一床,俞旼珏的头还靠着景赪的肩膀,俞旼珏说的话,景赪听得清清楚楚。

  次日清晓,俞旼珏只觉着脸颊发痒,伸手挠挠,一手毛。

  俞旼珏瞬间被吓醒了,眼一睁身体一抖,嗖的从床上坐了起来。

  定睛一看,发现原来是景赪的长头发被自己抓在手中,大概抓的时间有些久,全缠在了指间。

  景赪此时似是被俞旼珏惊醒,茫然地看了过来 。

  “啊……抱歉吵醒你了,阿九你接着睡,我去烧饭,今儿有人来搭灶房,我得早些煮些吃的。”

  俞旼珏说着就从床尾越过景赪下了床,边穿草鞋边回头同景赪道:“阿九,伤口痛不?昨晚能不能睡得着?”

  “伤口不打紧,阿珏无需担心。”

  “那就好,我先去烧饭,你再睡会儿。”

  景赪坐了起来,看着俞旼珏取了门闩走了出去,这才伸手将俞旼珏睡的歪斜的枕头摆正,又拿起枕头边放着的手表。

  看着表盘里的几根指针,景赪在心里换算了一下现时大体的时辰,发觉这名为手表的新奇物什,真的是个宝物。

  下了床,景赪取了后门的门闩,正在走廊外打水洗漱,一转头,看见俞旼珏抱着一个大背篓从前门蹑手蹑脚走进了屋。

  景赪认得那个竹背篓,先前阿珏出门都要背着,里面的物什还用一个大粗布袋包裹着。

  俞旼珏抱着背篓进屋,见阿九正在低头漱口,嗖的一下就将背篓又塞进了床底。

  盖灶房也不知会不会用到干柴,这背篓再藏在柴房可就不安全了,于是俞旼珏又将背篓藏回了床底。

  一大早,又是赶时间,俞旼珏也煮的简单,糙米粥和煮青菜。

  只不过在吃粥的时候,景赪的眼眸时不时瞥向腌着鸭蛋的陶罐。

  俞旼珏看见了,笑着道:“阿九喜欢咸鸭蛋?你的手还伤着,要少吃些腌制的食物,等你手好了,咱一顿吃两个咸鸭蛋。”

  景赪垂眸,夹了根青菜放进碗里。

  “今日重九了,也不知几位村长和村里人的摆卖开始了没有。”俞旼珏嚼着嘴里没滋没味的青菜,想着摊群上各种好吃的。

  景赪放下手里的碗筷,同俞旼珏道:“阿珏若是也想去瞧上一回……”

  “没有,我可不想去。”俞旼珏赶忙摇头,“我今儿要盖灶房还要搭间洗漱间,忙的很,可没闲工夫出门。”

  古代的集市再好玩,也比不过自己这条小命,可不能因为贪吃贪玩掉了脑袋。

  景赪见俞旼珏只是随意说说,并不是真的要去登山,也就不再提此事。

  刚吃过朝食,俞旼珏碗还在洗,村里来帮忙盖灶房的人,已经各自背着工具到了门口。

  “俞公子好,咱是来给俞公子盖灶房的。”

  “欸,来了,劳烦你们了,”俞旼珏将碗往木盆里一撂,双手互相蹭了蹭水,小跑着去拉开篱笆门,“谢谢你们来帮忙。”

  “俞公子客气了,盖灶房,咱最拿手。”

  “诶不用谢不用谢,能来给俞公子帮忙,咱定是跑最前头的。”

  来的人一共有六人,三个壮年汉子,三个阿伯,个个脸上都露着憨厚的笑容。

  只六人中长得最高的汉子,像是个沉默寡言的,站在最后随着其他人一起笑,却并不说话。

  来帮忙盖灶房的人里,有两人是泥瓦匠,一人是木工,这三人是那几个大伯。

  另有木工带的徒弟,还有另外两人则是因为力气大才被叫来的,这三人则是那几个壮年汉子。

  “是这样的,我这儿盖灶房,我就想着偷懒不给各位包饭了,连着饭钱一同算,每天每人二十二文钱,大家可能接受?”

  俞旼珏原以为苏村长已经事先同这些人提过价钱的问题,谁知自己话音刚落,眼前的六人都有些愕然。

  “怎么?是我给少了?”不应该啊,难道重九是好日子,帮人做活还涨价了?

  “诶……不是不是,”对面几人又是摇头又是摆手,“苏村长只让我们几个来给俞公子盖灶房,没有说还给工钱的。”

  “就是,苏村长没说,咱们可不能收俞公子的钱。”

  “几位乡亲说的什么话,哪儿有帮人做活不收钱的,”俞旼珏笑着道,“我昨儿去苏村长家的时候,有同村长提过工钱,许是这几天太忙村长一时给忘了。你们要不收工钱,我家这灶房怕是永远也盖不起来喽。”

  “可……这……”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拿不准主意的样子。

  还是那沉默寡言的高个子先开了口:“谢谢俞公子,咱一定好好干。”

  有人带了头,其他人也就顺势跟着都同意了。

  “谢谢俞公子,咱一定给俞公子盖出最好的灶房。”

  “欸,好啊,谢谢你们。”

  俞旼珏带着几人去看过旧的灶房,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屋顶,必须要和屋子还有柴房连在一起。还有要怎样接缝,下雨天时出入才不会漏雨。

  几人听了,纷纷点头。

  俞旼珏又带他们去了后院,指了位置告诉他们要在什么地方搭洗漱间。

  两位泥瓦匠也同俞旼珏讲了灶房的样式。

  大炽现时的灶房有三种,一种就是最简陋的,因为不起土灶,灶房四面墙都是用竹或木板搭建。

  第二种则起了土灶,因连着土灶的那面墙一半是泥土,所以整间灶房的四面墙壁下边一半是泥土,上面一半则是木板。

  最后一种则全是泥土建造,价钱也是最高的。

  俞旼珏现时要起土灶,只能在后两种里选。

  俞旼珏没考虑价钱,只问了时间问题。

  泥瓦匠给出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全泥土建造的灶房用时最短。

  上山砍柴,下地挖土,相对来说,还是挖土快些。

  而且泥土挖来之后只需过筛就能用,但树砍倒之后,还得锯还得刨,古代这些活全靠人力完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偏偏这么辛苦,却不是造价最高的,泥土房才是造价最高的。

  不过想想也对,泥土泥虽然相比木房子要轻松些,但泥土房子的和泥却是一门手艺,和出来的泥,竟要密实,还要黏度高,更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天长地久的日晒,而不会开裂和倒塌。

  决定好了盖灶房的用料,几人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俞旼珏见人都在忙着,赶忙洗了碗,然后去灶头前端烧好的开水。虽然不能包饭,但起码不能让人从水桶里喝生水。

  将开水倒在大木桶里放晾,旁边备了竹筒杯和水瓢,放在走廊显眼的位置,这样有谁想喝水就会自己勺来喝。

  做完这一切,俞旼珏进了屋里,看见景赪对着前门坐着,双眸一直注视着一个人。

  “阿九,手痛不痛?”俞旼珏坐到景赪身旁,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发现是在看那沉默寡言的大高个,“他怎么了?阿九先前见过他?”

  “不曾见过,”景赪摇头,“观此人身手敏捷,下盘稳固,想来该是身上有功夫的人。”

  功夫?

  俞旼珏双眼一亮!

  活生生的古代大侠就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