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其它小说>渊薮>第九十八章

  海同深都已经忘记了之前向晏阑要过电子黑板这件事,当晏阑和苏行抬着电子黑板站在电梯口的时候,海同深自然被吓了一跳。

  “说着玩的,你还当真了。”海同深刷了卡,把人带进电梯。

  “都说了早就给你备下了,放心,真是二手的,连包装都没有。”晏阑指着屏幕边缘一块缺角说,“看见没,酒店报损的,新的我可舍不得磕成这样。”

  “知道。你就是再烧包也不会干这种蠢事,而且我也不是掏不起钱,就是想占资本家便宜而已。”海同深说完后又看向苏行,“身体还好吗?”

  “没事了。”苏行回答道,“睡了一整天,歇过来了。”

  “那再正式给你道个歉——”

  “不用,真的不用。我还得谢谢你,给了我个机会让我克服心理障碍。”苏行笑了笑,“有些事情能躲,有些事情躲不了,早晚都要面对的,所以趁着我年轻,在心理抗压能力强的时候早点克服,也是件好事。”

  “三位哥哥,能说点儿我听得懂的吗?”说话的是季瞬,也是刚才晏阑说的“再带一个”的人。

  晏阑道:“说点儿你能听懂的就是……这货薅我羊毛,还让你小哥带病给他办案,所以他现在是在讨好我怕我报复他呢。”

  “你大爷的!”海同深笑骂道,“就不能实事求是?”

  季瞬知道他们是在玩笑,便也跟着说道:“那没关系,我给小哥赞助一套新的解剖刀,直接上手。”

  海同深:“真是忘恩负义啊!当年谁三天两头去派出所捞你啊?全忘了?”

  说话间电梯已经把三人送到了22层,季瞬第一个跳出电梯,笑呵呵地说:“现在可不用你去派出所捞我了!”

  几个人七手八脚就把电子黑板装好了,海同深拿了饮料递给他们,之后围坐在一起开始说正事。

  季瞬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移动硬盘连接好,然后在屏幕上操作几下,同时说道:“之前晏哥联系我问我经纬集团的事情,正好我已经接手了本地业务,对这个合作有了解,所以我想还是我直接跟你们说比较好。你们也不是经侦的,对这些事情也都是一知半解,有些东西估计也理解不了,我尽量用外行人能听懂的方式说,如果有哪里不清楚的你们随时打断。”

  “季总请。”晏阑抬了下手。

  季瞬转头朝晏阑做了个鬼脸,而后开始说道:“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经纬宝库这个项目,我们跟他们只是最普通的租赁关系,没有别的合作。”

  “但是?”晏阑接话。

  “对。重点是在这个‘但是’。”季瞬介绍说,“我找到了近五年来我们和经纬集团的各种合作项目,目前可以看到是有资源置换的。”

  “不明白。”海同深说,“你们有什么资源可以置换?你们都是搞实业的,又都有地产项目,不是竞争关系吗?”

  季瞬解释说:“竞争的前提是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但有些时候,有些人起点就比我们高。斗地主玩过吧?当你手里的牌不好,抢地主也赢不了的时候,就得跟别人打配合实现共赢。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资源置换,最终目的当然还是自己的收益。我再说简单一点,你家这个盘,开发是四季,但物业是开豪的子公司。城东有一块地皮是开豪地产拿的,我们的物业部刚拿下那个盘的项目,这就是最简单的置换。进行这种置换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政策调控导致的,有的是要为拓展新领域铺路,当然也有一种是属于‘给谁都是给,找一个靠得住的给出去踏实’这种心态。同行是要竞争,但也不是无脑内斗,所有行业都是一样的,如果一家独大,最后就是整个行业没落,谁也没饭吃,大家都在维持着这个平衡。”

  “但你们跟经纬集团并不是一个体量的。”晏阑说,“我问了舅舅,他说咱们两家加起来再翻个倍,想要达到经纬集团的三分之一,可能都不到。”

  “对。但是几年前经纬集团出过事。”季瞬调出一份文档说,“这个是公开内容,你们现在也能查到。大约在五年前,经纬集团副总裁康宜轩辞职出走,带走了当时集团中层以上管理岗员工以及新能源项目部骨干共196人,成立了融宜新创。这个融宜新创成立第一年就抢走了经纬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超过50%的份额,对比康宜轩出走前后两家公司的年报可以看出,康宜轩直接截和了经纬集团80%的碳积分市场,当年仅售卖碳积分的收益就达到1.2亿。这1.2亿对于经纬集团当年的总收益来说其实不算多,但对于它的战略布局和后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新能源是现在的热门领域,所有人都在往里扎,但真正能做出来的人其实并不多,经纬集团留不住康宜轩这样的人才其实是一个信号,对于这种老牌企业在新领域的形象是个负面影响。这里面涉及的事情就太复杂了,说了你们估计也不太明白,总之就是,经纬集团虽然靠着品牌底蕴仍然在新能源领域有份额,但从这几年的财报来看,一直没有实现扭亏为盈,他们是在用其他收益填补新能源这一部分的亏损。合同上的时间显示,这个经纬宝库的项目是在康宜轩还在经纬集团的时候就签订了,在合同签订的一年之后,康宜轩出走。而根据业内的消息,康宜轩和经纬集团高层的内斗持续了至少三年,也就是说,这个项目其实是在内斗的时候康宜轩拍板定下的,而他在出走之后选择了放弃——”

  海同深打断道:“呃……你能再说简单一点吗?”

  季瞬想了想,说:“高管离职从来不是递了辞职信到时间就走那么简单的。康宜轩出走之后立刻成立自己的公司并同时带走了那么多人,这么大的动静,就算他真的人格魅力强到能一呼百应,也不可能在几天之内就完成。按照时间推论,他在代表经纬集团跟我们签订合同的时候,有很大的概率已经在谋划自己的后路了。那么在这个时候他做主导的项目多少会带有利己的目的性,可是这个经纬宝库却还留在经纬集团,而这份合同有效期长达十年。想一想,你都要辞职了,还会为对自己不好的老东家签一个长达十年拥有长期高收益的合作项目吗?康宜轩是个纯粹的商人,我不觉得他有那么好心。”

  晏阑问:“经纬宝库这个项目你们有分成?”

  季瞬回答:“没有。合同细节不能告诉你们,但我可以说的是,租金收益很高。”

  晏阑:“签的时候你们没发现问题?”

  “我爸的原话是,‘那可是经纬集团啊!他们能图咱们什么?人家手里漏点儿肉汤出来就够咱家吃上好几年的了’。”

  海同深眨了眨眼,说:“这是不是就是你刚才说的那种,给谁都行,不如找一个靠得住的给出去?对于经纬集团来说,四季地产就是那个算是靠得住的,对吧?”

  “是这么回事,但是……”晏阑抬了手,看向季瞬说,“按照你说的,康宜轩的主战场是新能源,并不在实业上。而且这种级别的宝库,在自家地盘上做是最省钱也是最稳妥的,宝库前期投入大,资金回流周期长,放在自家项目上就不存在合约期满被退租的风险。这种明显不合理的事情,你爸妈真没看出来?”

  季瞬有一种无奈于两人毫无管理常识的感觉,语气中带了些许吐槽的感觉:“大哥!曦曜没职业经理人吗?这份合同说到底也只是个租赁合同,根本不用上董事会的。而且签这份合同的那位经理人也已经跳槽了。”

  海同深:“去哪了?不会跟着康宜轩跑了吧?”

  “没错。”季瞬说,“所以我才被叫回来接手公司事务的。大概两年前,我们这位前任经理人离职之后,我跟经纬集团那边的人碰过几次面,他们遮遮掩掩的,但还是露了一些线索出来。根据后来的调查,我心里大概有了个猜测,康宜轩当时手里应该是有一笔不明收入需要洗出来,他借助经纬集团的名头,找到已经在混改进程中的我们,实现了他左手倒右手的套现。”

  晏阑疑惑:“你们混改了?”

  “只有我哥那个公司混改了,四季地产没有,不过那个时候确实是有风声说整个四季地产都要混改。”季瞬得意地笑了一下,说,“是故意放出去的假消息,因为当时集团内部也有些弯弯绕绕的小故事,这就不跟你们说啦。总之就是,这个经纬宝库从立项到完成,我们跟经纬集团都被康宜轩玩进去了。但也并没有产生伤筋动骨的损失,毕竟经纬宝库一落地就立刻招来了不少业务,人家财大气粗,金字招牌往那一摆,自然有客上门。而我们收租子更没有什么损失,所以这个项目就暂时维持现状了,等到了合约期再说。”

  海同深思考了一会儿,提问道:“他怎么用这个项目洗钱套现?”

  “这个可操作的空间就比较大了,我说一种最容易理解的吧。假如我手里有一笔黑钱,现在四季地产有一个项目要招标,我通过代持、入股或者干脆成立个皮包公司的方式弄个白手套,让白手套成为这个项目的乙方。如果这个项目实际花费是1万,乙方给集团报5万,除去花费掉的1万,剩下那4万就是乙方的,也就是戴着白手套的我的了,那1万就是洗钱的成本。而且在现实中,乙方中标报价是包含乙方利润在其中的,所以收益更高,能洗出来的钱更多。”

  海同深:“那就查不出来?经纬集团作为项目甲方难道不会对乙方进行审核?”

  “账面做平了,项目落地了,甲方又不是执法单位,你让他们怎么查?”季瞬分析说,“其实我现在有点儿怀疑,这个宝库项目的落地不只是为了这一笔钱,或者说最终拍板决定这个项目的决策层是知情的。毕竟要做这个项目可不是一个人就能决定的,而且后面这个项目留在了经纬集团,实际上对他们是有利的,这几年跟本地博物院和几家拍卖行的合作就让经纬宝库赚了不少,可以说是名利双收。而且因为本地有了这样级别的宝库,文物巡展场次和艺术品交易量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文旅部门借着这个风打造城市文化标签,互相借势促进经济发展,招揽投资,这都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然凌堇姐姐也不会把艺术画廊放在俞江这边。”

  一直旁听的苏行在这时出了声:“艺术品拍卖可是很好用的洗钱方式。”

  晏阑摇头:“经纬集团不至于干这种事。”

  “那康宜轩呢?”苏行又问。

  “哇……哦……”季瞬夸张地做了个表情,“好大的瓜……这事能让我知道?”

  “别闹了。”海同深抬了手,说,“回去跟你爸妈说一声,这不是闹着玩的。”

  “放心,我心里有数。”季瞬笑了笑,“你们一让我查和经纬宝库的合作,我就跟家里说了,这几天各家分公司都忙着自查,目前看来是没什么问题的,当然,如果查出来真的有存疑的,我们肯定第一时间配合调查。对了,我刚才把手头可以对外公开的文档都留给你们了,这个东西比较专业,你们可以找经侦的同事看看,或者问我也行。我完成任务,先撤啦!”

  “我送你——”海同深立刻起身。

  “不用送,你们聊案子吧,我又不是不认识路。”季瞬拿了包很快跑到门口,“我走啦,三位哥哥拜拜!”

  房门关闭,晏阑轻轻摇了摇头,说:“还跟个孩子似的。”

  “说正事的时候不像个孩子就行了。”海同深往沙发上靠了靠,说,“经纬集团的体量这么大,你刚才说它不会做洗钱这种事,是它不屑于做,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现在我们说的经纬集团,实际上是寰宇亚太在国内的分部,寰宇亚太是老牌外资了,各领域都有产业,没必要为了区区几千万丢掉整个中国市场,经纬集团的决策层也不会这么短视。”晏阑手中又转起了笔,“刚才季瞬后面说的招商引资那一部分才是关键。季瞬明显在正话反说,她是在告诉我们,这事是自上而下的。上面想打造文旅名城,除去自身地缘和历史条件以外,人文环境和配套条件也很重要。这个经纬宝库从立项到落地的时间都很快,就咱们这个审批制度,如果不是自上而下主导的,不可能有这种速度。而且康宜轩能通过这个项目真的洗出钱来,也证明这个项目的预算本来就很充足,有那个量让康宜轩去折腾。所以这件事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康宜轩主导的,他只是选了一个最富裕的项目占了便宜。至于拉上四季那边,或许跟方禹还有点儿关系。”

  “啊?”

  这次连晏阑都对海同深无奈了,他简单解释道:“你以为真的所有企业都愿意混改收归国有吗?方禹的平方电子接了国字头的单子,势必就要损失他原本可以拥有和抢占的海外市场份额。跟政府部门合作,说出去好听,但整个体系的运转规则复杂,对企业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就算方禹和季瞬的爸妈曾经当过兵,那也只是曾经了,现在他们只是普通的商人,是纳税公民,谁也不能拿以前的经历道德绑架他们让他们吃亏。把平方电子缺失的市场份额用其他项目补足到四季地产,总比大张旗鼓搞政策倾斜让别人眼红惹出麻烦要好。”

  海同深了然道:“我明白了。所以四季地产和经纬集团都跟这件事没什么关系,如果真的有关系,那也轮不到咱们来查了,对吧?”

  “对。”晏阑点头。

  海同深松了一口气,接着说:“但是这个康宜轩,我觉得可以查一查。如果季瞬说的是真的,康宜轩真的从这里面洗了钱出来,那他就是犯罪了。”

  晏阑又补充:“季瞬虽然咋呼,但是在咱们面前她不会说谎话,也不会夸大其词。她能说出洗钱这事,证明她肯定是听到了什么,而且消息来源应该相对稳妥,只是牵涉商业机密,她不能明说。他们那些人的圈子里消息传得快,这不稀奇。”

  海同深点头:“这我明白。那个康宜轩的事,辛苦你帮我查一下了。接下来我想跟你们俩说的事可能会很离奇,你们俩坐稳了。”